呼之欲出的中国大湾区
浙江省商务研究院院长、WTO浙江研究咨询中心主任,研究员
浙江“大湾区”战略的主体应该是杭州湾区;谋划杭州湾大湾区发展,浙江要积极有为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要以“一带一路”统领新一轮对外开放。突出开放强省,必须要谋划实施一批最体现浙江资源禀赋、最契合国家战略使命的重大开放举措,实施大湾区战略就是这样的重大开放举措之一。“湾区”一词多用于描述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和城镇所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而衍生的经济效应则称之为“湾区经济”。
世界银行曾有一项数据显示,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是世界一流滨海城市的显著标志。国际一流湾区都以开放性、创新性、宜居性和国际化为其最重要特征,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发挥着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功能,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对标三大世界级湾区,均有自身的特色。纽约湾区,世界金融的核心中枢,是国际湾区之首;东京湾区,以产业聚集为特色,湾区汇集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这个以制造业、重化工业为主形成的工业带,产值占日本GDP的40%,还是日本的能源基地、国际贸易和物流中心;旧金山湾区,被称作“最靠近的梦想”的地方,鼓励冒险、刺激创新、容忍失败、崇尚自由的氛围形成了硅谷独特的创新文化。
湾区战略是国内全新的发展战略。2017年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提出大湾区发展规划设想。
中央之所以提出大湾区设想,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国际国内的双重压力和挑战,亟需培养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从国际来看,当前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开始推行“去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模式,全球经贸投资规则和经济治理体系面临重构,这对于开放型经济比重较高的中国带来较大冲击,需要有新的平台和载体来进行应对。从国内来看,经过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转型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若干区域经济的领头羊。
浙江要突出开放强省,必须要做好“大湾区”这篇大文章,搭建起深度开放的大平台。浙江地理上的湾区很多,有杭州湾、象山湾、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温州湾等等,但是浙江“大湾区”战略的主体应该是杭州湾区。
杭州湾位于北半球太平洋西岸,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浙江省和上海市之间。地理上的杭州湾区西起海盐县澉浦镇和慈溪之间的西三丰收闸断面,与钱塘江水域为界;东至上海扬子角-宁波镇海连线,与舟山、北仑港海域为邻;杭州湾大湾区城市群指的是由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与浙江的杭州、宁波两大区域中心城市,以及嘉兴、绍兴、舟山三个较大城市组成的城市群。
杭州湾区具有地理区位上的天然优势,一头连接陆上丝绸之路,一头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同时还是长江经济带的出海口,拥有全球最密集的港口群。杭州湾有望成为世界著名湾区,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杭州湾有一个超级中心城市上海,是中国经济中心,位于长江出海口,长江是中国命脉;有两个世界级超级大港:集装箱吞吐量第一的上海港与货物吞吐量第一的宁波舟山港,是世界进出中国的主通道;有三个国家级新区:舟山群岛新区、上海浦东新区、梅山新区;有两大自贸区,上海自贸区和舟山自贸区;有五大核心都市圈:上海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金华-义乌都市圈;从产业基础来看,杭州湾地区产业体系完备,各地分工有特色。更重要的是,在创新发展已成为全球趋势的当下,杭州湾大湾区具备了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潜质。
谋划杭州湾大湾区发展,浙江要积极有为,也要积极接轨上海,使得杭州湾城市群能够竞合有序、协同发展,打造引领长三角、辐射全中国、服务于“一带一路”的经济合作新平台,形成以上海为龙头,以杭州、宁波为依托,以嘉兴、绍兴、舟山重要节点的大湾区经济核心圈。要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全球创新高地,培育利益共享的产业价值链,打造金融核心圈,共建大湾区优质生活圈。
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这个国家“头部地区”的繁荣。杭州湾就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头部地区”,其未来就是这个国家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