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控编减编目标 促进公益事业发展

2017-01-26 01:06:13浙江省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17年3期
关键词:机构编制调剂民办

● 浙江省编办

严控总量创新编制管理专栏(4)

实现控编减编目标 促进公益事业发展

● 浙江省编办

浙江是沿海开放省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外来流入人口不断增加,事业编制不足与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挖掘事业编制潜力、提升用编效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浙江省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的总体要求,坚持向改革要编制、向创新要编制、向管理要编制,较好地促进了公益事业发展。

一、瘦身强身相结合,发挥“集聚”效应

(一)控编减编“一刀切”,切出三万编制。2015年,浙江省统一部署开展了控编减编工作,其中,省属事业单位(不含省属高校、医院)统一按10%的比例精简,市县统一按5%的比例精简并由省级集中管理。据统计,省属事业单位涉及553家,平均每家精简8名;市县所属事业单位涉及6675家,平均每家精简4.1名。通过精简编制,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手中都有了一定“余粮”,事业编制作为机动编制,可以统筹调剂使用,重点用于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需要和直接关系民生的公共服务领域,在编制总量内实现“强身”。

(二)用好绩效评估,腾出编制空间。近年来,部分地方积极探索开展事业单位绩效评估,通过客观评价事业单位的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将评估结果作为职能调整、编制增减、机构撤并的重要依据。比如,常山县机构编制部门围绕职责履行(机构编制执行)、工作业绩及内部治理、社会评价三大块内容,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了30项评估共性指标,采取单位自评、主管部门鉴评、评估小组考评、服务对象参评相结合的方式,科学评定评估等次。根据不同等级,对评估对象实施分类管理。对评估为A级的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予以用编支持;对评估为B级的单位,从严控制办理机构编制调整事项及空编使用;对评估为C级的单位,通报批评,并发出整改通知,限期整改,整改期间暂缓办理机构编制事项;评估对象应承担的主要职责已消失或大幅弱化的,可以采取冻结机构编制事项或按规定对其机构编制事项进行调整,甚至撤销。

(三)多管齐下挤空编,优化编制结构。除了绩效评估,各级机构编制部门通过监督检查、分类改革、编制责任清单等,适时调整核减工作任务不足、职能弱化、长期未进人的事业单位空编,冻结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编制,作为储备编制资源的“蓄水池”,按一定比例用于满足学校、医院等重要民生事业的增编需求。比如,宁波市江北区机构编制部门通过机构编制督查,结合事业单位履职情况,核减了133名“沉睡”事业编制;杭州市富阳区机构编制部门通过梳理部门职责体系,编制了责任清单,对职责重叠交叉、职能弱化的部门,先行推进机构编制整合,共精简事业编制15名。

二、改革创新相结合,发挥“导向”效应

(一)推行专业领域改革,集中核减空编。一是推进培训类事业单位改革,核减空编161名。结合正在推行的省级机关事业单位经营用房统一管理改革,对各省级部门所属的培训类事业单位以划转移交或注销关闭的方式脱钩,脱钩事业单位空余编制由机构编制部门一次性核减。截至目前,共核减14家单位的161名空编。二是推进行业协会改革,核减空编18名。根据中央有关要求,对省级部门管理的行业协会、学会、基金会等社团组织使用的事业编制分步进行清理,直接核减空编;对个人愿意留在行业协会、学会、基金会的使用事业编制人员,转换个人身份,核减编制;对其他现有编内人员连人带编划转到本部门所属的其他同类事业单位,锁定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编制退一销一。

(二)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化解增编需求。近年来,凡是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事项,一律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不再核增事业编制。如原由事业单位提供且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的基本养老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检验检测服务、动物强制免疫服务等项目,一律要求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不再新增事业编制。

(三)改革用编方式,核定部分编制用于周转。部分地方探索在编制总额内由机构编制部门核定一部分编制在有关事业单位周转使用,而不计入单位的核定编制数。如舟山市核定了一定数量的事业编制用于周转,主要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任务等急需招录、引进人才的用编,单位使用这些编制后,如出现自然减员或人员调离时,将予以核减。

三、疏堵相结合,发挥“减压”效应

(一)优化结构,调剂使用编制。近年来,部分地方探索编制管理实行系统内控总量原则,对系统内人员总数满编超编的,系统空编单位所需人员原则上由系统内部调剂;对系统内人员编制总数空编的,满编超编单位因引进紧缺人才、改善人员结构等需要使用编制的,采取系统内编制调剂解决的办法。如舟山新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紧缺,但幼儿园教育阶段编制有空余,当地机构编制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在教育系统核定的编制总量内进行了合理调剂,保障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用编。此外,事业单位使用空编进人,如系统内无法调剂,鼓励在同级其他事业单位之间调剂,逐步达到消化超编的目标。

(二)推动民办事业单位发展,减轻体制内增编压力。在公益服务领域资本多元化的现实条件下,应大力促进民办公益事业发展,“官办”与“民办”并举、“两条腿走路”。2015年以来,在丽水等市开展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改革试点,以此为切入口,推进民办事业单位发展。考虑到体制内外人才流动难的问题,将非营利性的民办学校、医院依法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并核定一定比例非财政供养的“民办事业单位报备员额”,与财政供养完全脱钩,只起到体制内外人才流动和参加事业养老保险的“通行证”作用。纳入民办事业单位报备员额的民办学校、医院,用人主体仍是民办学校、医院,但人员录用必须符合事业单位人员招录规则或者从公办事业单位交流过去的人员,并实行实名制管理。纳入报备员额的人员可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公办学校可双向流动。从长远看,民办学校、医院发展了,学生、病人就会向民办机构分流,政府对公办学校、医院的编制和财政投入也自然会减下来,起到“减压阀”的作用。同时,民办事业单位的发展也会对体制内事业单位改革形成倒逼之势。

猜你喜欢
机构编制调剂民办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成才(2023年13期)2023-10-24 08:48:32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9-03 01:08:50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机构编制实名制与档案管理
兰台内外(2017年5期)2017-06-06 02:24:18
网通政务新浪潮 共话机构编制新未来
——2017年第一期机构编制部门信息化专项培训班(领导力班)顺利举办
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相应措施探讨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