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颖
贸易保护主义升级的中国应对
□陈希颖
1月20日,白宫迎来了新主人,“特朗普时代”的大幕正式拉开。然而,回顾过去的一年,全球局势风云莫测,黑天鹅事件此起彼伏,经济停滞、外来移民、恐怖主义严重地撕裂了欧洲,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陷入衰退与震荡。当全世界都把目光聚焦到这位新任美国总统,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未来满心期待之时,特朗普却公开反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要求重新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并毫不修饰地喊出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口号,令世界唏嘘。
“贸易保护主义”历来被视作“全球化”的反义词,是一种闭关锁国的、狭隘的、反全球化的国际贸易政策,而由此带来的“贸易战”将严重危害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习近平主席指出“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不能否认,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但是,如果把眼下世界呈现的种种动荡不安、未来即将面临的各种危机都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显然是愚不可及的。
在全球经济陷入迷乱,美国退出、英国单飞、俄罗斯走偏、日本展现不出应有的格局之时,我们不禁想问,中国作为世界大国,能否扛起经济全球化的大旗,能否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达沃斯论坛上承诺的大国担当,为世界经济的未来提供一种确定性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2016年,中国经济依然处于世界前列:经济增长方面,中国提前4年实现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结构升级方面,中国正在经历从以工业为主导的时代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时代即后工业化时代的重大转变,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之最;消费方面,中国消费品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创业就业方面,中国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再创新高。
其次,改革开放始终是我们坚定不移的道路。2016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成果丰硕的一年,以“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为抓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放管服”改革持续释放红利……中国坚持通过改革破解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勇于破除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与此同时,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2016年,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实际交易额均有大幅增长。
再次,中国正在引领全球化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取得了丰硕的经济、文化与社会成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众正在实实在在地享受着全球化带来的进步红利。中国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推动制定了《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等,大力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服务便利化,为世界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为世界经济复苏出谋划策。
1月,就在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达沃斯论坛的同一天,英国新铁娘子特蕾莎·梅在富丽堂皇的兰卡斯特宫发表了备受瞩目的脱欧计划演讲,她的演讲同样振奋人心,英国脱欧的目的绝对不是建设孤立主义不列颠,而是一个更加强大、更加公平、更加统一和更加外向型的英国,它脱离的只是欧洲,而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的确,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历史大方向,而一个正在持续有力地推进改革、维持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建立公平有效的分配机制、实践令人信服价值观的中国,一个始终关注全球发展、强调合作共赢,始终坚持“开放、包容、普惠”的中国,必将赢得世界的认可和尊重。
作者单位:浙江省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