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牺牲了多少共产党将领?
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原因,很多人认为,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共部队只牺牲了1位将领,而国民党部队却牺牲了100多位将领。这种认识存在着极大的误区。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了局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艰苦抗战,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中国整整经历了14年的抗战。在这14年中,中共领导下的抗日部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殊死搏杀,并逐步由散兵发展到正规军。仅1937年后的全面抗战中,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游击队人员损失共584267人。
如果与国民党部队牺牲的同等级别的将领进行对比,仅东北抗联就有70位以上的中共将领在抗战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由于受到资料的限制,笔者以为,实际上远远不止70位中共将领。
抗战中牺牲的许多中共部队高级军官,本来与国民党军队将领级别相当,但并没有被授予同等的军衔。国民党方面为了拉拢人心甚至给一些土匪部队授衔,而对中共将领却十分苛刻。
1937年八路军和新四军改编时,由于部队编制的减少,许多位中共部队的高级军官,实际上被降了几级使用。八路军由原来的三个方面军改为三个师,有的军级编制降为营级编制,如原红二十九军改编为第一二九师特务营。在此次改编过程中,大多数红军干部不得不降级使用,许多高级将领“官降三级”,甚至“官降四级”。这就导致后来在抗战中牺牲的中共部队的将领,许多本来与国民党军队中将领级别相当,应当是将领,但并没有被授予同等的军衔。
如1938年4月18日牺牲的叶成焕烈士,红军改编时由师政委改任团长。如果根据国民政府当时授予旅长以上为少将的规定,叶成焕烈士理应为将军。
中共部队从初创到抗战初期在待遇方面都是平等的,官兵待遇基本上是一样的。因此,也就谈不上实行军衔制的问题。
七七事变以后,为了国共合作和促成全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共提出了军衔问题。1939年4月2日,八路军以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的名义,给毛泽东和中央书记处发电,正式提出了在我军内实行军衔制度的建议。此后,有一部分中共将领被授予了军衔,如当时的第一二○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被授予了中将军衔,第一二○师参谋长周士第、第三五八旅旅长卢冬生等被授予少将军衔。实际上,中共部队在这一时期被授予军衔的只是少数人,这部分人大都是需要经常与国民党打交道或搞统战工作的人。到了1942年4月24日,党中央作出了“军队中暂不规定等级军衔”的决定。
此外,党中央进行过两次纯属临时性的授衔。一次是在1945年9月,党中央给临时派到苏联的六位派出人员授以军衔。另一次是1946年,为了便于中共部队派往各地的军事调停处的代表能与国民党的代表平等工作,进行了临时性的授衔。
二战中,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苏联、美国等都曾对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嘉奖的同时,普遍追加了军衔,就连侵略者日本的军队也不例外。如,1937年8月29日,侵华日军第三师团步兵五旅团步兵六联队队长仓永辰治步兵大佐,在入侵上海吴淞铁路码头的作战中,被中国军队击毙,死后被追晋为陆军少将。国民政府方面,如第七十九军中将军长王甲本在衡阳保卫战中壮烈殉国,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但对于中共领导的抗日部队牺牲的将领们来说,没有对他们进行过军衔上的追加,只是在建国后追认为烈士。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在全国授予军衔的时候,只是对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中共将领进行了军衔授予。
(摘自2015年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