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上的山水欢歌
——福安市溪潭镇磻溪老区基点村走访记

2017-01-25 20:02林耀琳
红土地 2017年7期
关键词:福安市左联福安

林耀琳

红土地上的山水欢歌
——福安市溪潭镇磻溪老区基点村走访记

林耀琳

磻溪地处蕉城、周宁和福安三县市(区)交界处。80多年前,这里出了一位“革命老妈妈”潘玉球和闽东唯一的“左联”作家刘宗璜。如今,村里洋房新楼错落有致,乡村公园清新大气,乡村新貌美如画卷。

千年古村革命先辈传火种

沿着潺潺小溪到了村里,展现在面前的是一条铺满鹅卵石、绵延近千米的古街。最辉煌时,这里曾有120多间店面,仅染布店就有11间。建于清末光绪年间的大宅院,规模恢弘富丽,于青砖黑瓦、雕梁画栋的古色古香中,散发出独特魅力。

1932年至1934年,叶飞、施霖、曾志、陈挺等闽东革命领导人以磻溪为中心,建立下西区红色根据地,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潘玉球家成了革命掩护点,她和丈夫卖地捐款支持革命,全家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战士。在那腥风血雨的斗争中,潘玉球的丈夫、儿子、大伯相继为革命牺牲,但潘妈妈依然毫不退缩。她的至忠至诚,得到革命战士们的深切爱戴,叶飞尊她为义母,战士们称她为“革命老妈妈”。如今,她的故居已成为“革命老妈妈潘玉球事迹陈列馆”“福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著名的“左联”作家刘宗璜先生的故居,坐落在磻溪一座幽深的老屋。1933年他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大学“左联”小组负责人,经常与进步同学马子华、田间等开展“左联”布置的飞行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还兼办了工人夜校,培养工人通讯员,并先后发展周而复、洪遒等参加“左联”。他响应“左联”文学大众化的号召,发表了《北风歌》《雪下面的春天》《灰色驴》等作品。他回福安后成立“福安临时治安协会”,积极筹备粮草,支援游击队,迎接大军解放福安。

能人带动调整产业结构

上个世纪,磻溪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两季水稻,由于种植结构单一,经济收入少,村里卫生状况更是不如人意,磻溪一度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

2003年,刘宗华被推举为村委主任,新一届领导班子一手抓粮食生产,一手抓经济作物,大力引进苏阳杨梅、美国脐橙、水蜜桃、雪柑等经济作物。刘宗华挨家挨户动员,免费送杨梅苗,还亲自示范种植方法,坚持了整整三年。在村干部的带头下,村里的农业种植结构渐渐由原来的“稻—稻”种植变为“稻—水果”种植,而且所种植的水果品种也越来越多,实现了多元化发展。不到三年时间,村里引种了上千亩杨梅、芦柑、脐橙、红桔等经济作物。2006年,刘宗华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依靠特色种植,村民陈绍贞的年收入从种粮食时的三四千元增加到五六万元,村里像他这样的种植户有三四十户,村民过上了小康生活。

强村富民“夫妻书记”比翼飞

多年来,磻溪村两委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2011年,完成了镇区到磻溪7公里的道路硬化,接着又拓宽了公路,将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变成致富路。

2012年,任满三届的村支书刘宗华卸任,乡亲们又推荐他的妻子刘小清接任村支部书记。村民们说:“刘宗华夫妻俩能做事、吃得了苦,是真心真意为了我们能过上好日子,选他们当书记,村民放心。”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刘小清带领群众一方面发展特色产业,另一方面走美丽村庄的建设道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村里大力发展食用菌、茶叶、畜牧业、竹木、果蔬及渔业等六大特色农业产业。2016年,村民人均收入达2万多元,被定为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如今的磻溪村华丽变身,站在滨水公园,绵延数百米的树林郁郁葱葱,春日的清风、蔚蓝的天空、翩飞的白鹭,融为一体。村子里绿树环绕,村道整洁;重修后的千米古街,仿佛拾回当年的辉煌;沿溪休闲栈道,成为村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在外经商的刘泽荣,回到村里投资办起了“耕心谷农家乐”,建起了百香果、樱桃采摘园,为前来游玩的城乡游客提供餐饮、娱乐、住宿等服务。“是家乡越变越美,让我们这些在外的游子有了回到家乡发展的信心。”刘泽荣说。

(作者单位:福安市委报道组)

猜你喜欢
福安市左联福安
四十年“左联”研究情况流变新见
——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为例
张福安作品
鲁迅人格就这样渐高渐大
爱心托起希望 助学点亮梦想——福安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构建特色学生资助之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深入基层情系老区——福建省老促会到寿宁、福安开展迎“七一”系列活动
福安市水蜜桃褐腐病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福安花猪及福安野花猪开发利用前景
姚辛:穷尽一生为“左联”
揭秘左联期刊反“围剿”出版传奇
福安船舶业扬帆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