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再强
红色赤水 古镇荣光
陈再强
赤水,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嵩部,地处永泰、德化、仙游三县交界处,是嵩口唯一的革命基点村,也是福州市“最美文化村”之一。
在赤水这方红土地上,先辈英烈们留下了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迹。在革命战争年代,赤水村的湖边自然村曾是1935年夏以钟循仁为书记的中共闽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机关驻地,留有钟循仁亲笔题写的《夜雨》——“乌云连雷鸣,紫燕飞雨升。红旗北上战,赤子南下征。紫山饥寒逼,湖边饱暖称。明夕共同天,今朝主义真”的诗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福建省委委派饶刚生到该村开辟革命据点,在地下交通员黄声烟家建立秘密联络站,发展地下网点,时任中共闽中特委国璋、林汝南及县委领导人饶云山、郭永星等人都曾在这里开展过革命活动。在那白色恐怖的日子里,黄声烟、林爱菊夫妇,黄声庆父子,黄开泉烈士等不怕牺牲、不畏艰险,为接应、掩护、转移地下党重要领导人九死一生、四方奔走。身为代保长的赤水金潭自然村的黄金藻,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毅然投身革命,为省委送情报、筹粮饷、开路条,后遭拘捕,关押永泰县城监狱被摧残致死。解放战争时期,赤水还是以毛票为队长的永(泰)德(化)仙(游)边区游击队200多人的活动地。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游击战士从赤水、东湖、洑口、紫山、山寨、后亭转战盖洋、南山、赤岭、粗坑,纵横数十里,给苟延残喘的国民党当局以沉重打击,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这一幕幕悲壮而辉煌的画面,这一页页闪光的老区革命史料,薪火相传地砥砺着红土地儿女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坚韧不拔、奋然前行。
人们都说,赤水是有福的。的确,今天的赤水再也不是世人印象中的那个穷乡僻壤的闭塞山旮旯了。这里紧靠203省道,在方圆48.5平方公里的辖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漫步村中,放眼望去,李花灼灼,蜂飞蝶舞,茂林修竹,点缀其间,在风光旖旎的赤水溪畔、宽敞洁净的村主干道两旁,数十幢崭新气派的农家楼院拔地而起,房舍内供水、供电、网络、通讯设施一应俱全,从星散在永德仙边远深山老林、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10个自然村异地搬迁至此的山民们终于圆上了祖祖辈辈的安居梦,从他们那一张张写满笑意的脸上,不难看出当地群众的生活如今有了质的提升,更由衷地感受到近年来党和政府老区扶建政策给这方红土地带来的勃勃生机和融融暖意。
居住环境的改善固然令人欣慰,但山村里的群众文化生活同样精彩,不久前村里新建落成的群众文化中心便是一个缩影。这座拥有300多个观众席的活动中心装修典雅、功能完善,舞台、银幕、投影仪、灯光、音响齐备,还安装了中央空调。这里不仅为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提供了便利场所,也为当地文化活动的开展搭建了理想平台,每逢节庆日,乡亲们总是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观看电影、欣赏地方戏、教唱红歌、学跳交谊舞,自娱自乐地纵情挥洒着心中的乡愁和情感,就连那些年逾花甲的大爷大妈也按捺不住地上台秀一把。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嘉年华为凝聚人心、强化乡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文化注入了正能量。2014年12月,该村被福州市委文明办、市农办、市文联、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市社科界联合会、《福州晚报》社联合授予了“福州市最美文化村”称号。
诚然,在浸染着红色文化的赤水人心中,这方红土地日后还会有更大的作为,他们深深意识到,特色产业的发展是推进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是强村富民的基础。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他们正在征集充实革命老区德育教育基地纪念馆的史料馆存;修葺永泰赤水中共福建省委、闽中特委联络站旧址,传承红色文化。我们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注扶持下,红色赤水将成为名符其实的生态福地、最佳乡村旅游区,为千年古镇再添一抹新的亮色。
(作者:永泰县老促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