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8%的增速从何而来

2017-01-25 23:52:46罗一清
浙江经济 2017年9期
关键词:增加值服务业浙江

□罗一清

一季度GDP8%的增速从何而来

□罗一清

“8%的GDP增速位居东部沿海几个经济总量较大的省份之首,超过了广东、山东、江苏等省份,这是多年来没有出现过的。”从深层看,这是浙江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主动换档的意识与姿势比别人早了一步,复苏的节奏比全国提前了一拍

连续21年GDP稳居全国第四的浙江,今年一季度以同比增长8%的速度,一跃而起,直接跃过广东、江苏、山东等多个全国经济总量靠前的东部经济大省。今天的浙江,与居全国经济总量第18位的土耳其相当,人均GDP达12577美元,已经接近世界银行分类标准中的高收入经济体水平。但是,世界经济低迷,浙江砥砺前行。

都说“浙江的今天是中国的明天”,一季度的“开门红”是否意味着浙江经济经历了动能转换的严峻考验,继续立于涛头手把红旗旗不湿了呢?

增速多年未有,GDP首破万亿

今年一季度,浙江全省生产总值10552亿元,首次突破一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0%,比全国同期高出1.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71亿元,同口径比去年同期增长18%。

根据各省市区陆续公布的经济数据,第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的前五名已经出炉,依旧是: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河南省。广东省GDP总量位于第一,达到19438.05亿元,浙江省以10552亿元排名第四。

GDP前四名当中,浙江的GDP增速名列第一。“8%的GDP增速位居东部沿海几个经济总量较大的省份之首,超过了广东、山东、江苏等省份,这是多年来没有出现过的。”浙江省统计局局长王杰在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时介绍,“一般公共预算18%的增幅在这些省份中也是最高的。”

分产业看,一季度浙江第一产业增加值297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4436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5819亿元,增长10.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5.2%,其中批发和零售、交通、住宿和餐饮、金融、房地产、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4%、7.0%、5.3%、6.6%、7.8%、20.8%和8.9%。

“以信息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拉动浙江整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王杰表示,此外,一季度工业增长明显加快,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3%、11.6%和9.3%。工业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回暖,尤其是国际大宗商品例如钢材、煤炭、化工等的价格大幅反弹,带动行业整体性复苏,对浙江一季度增速较快有重要影响。

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表现亮眼

浙江一季度GDP增长8%,跟自己比,这一增速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都有所提高;跟兄弟省市比,这个成绩比广东、江苏、山东主要沿海经济大省都高。在大家所处外部环境相似的情况下,今年浙江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开门红”,原因何在?

分析浙江一季报,可以看到,浙江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其中以信息服务业为主体的营利性服务业增长20.8%;规上工业增加值3907亿元,增长7.5%,这一增速为2014年以来的同期最高,其中计算机通信等信息制造业增长25.8%、汽车制造业增长18.2%、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7.7%。

当下的浙江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超过半壁江山,占GDP的比重为55.2%,在三次产业中基数最大、增长速度最快,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营利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近20%。

再看工业。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浙江制造一直以小商品示人。经过多年努力,浙江制造面貌已经焕然一新。这几年,像海康威视、华三通信这样的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成为举国关注的明星企业。重大装备制造一直是浙江的短板。这些年,浙江一直在狠下功夫补短板,引进了一大批大好高项目。随着这些项目的陆续投产,产能渐次释放,浙江工业的后劲越来越足。统计显示,计算机、汽车、仪表、专用设备、医药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20%。

这个“两个20%”的较快增长,无疑为浙江一季度的好形势奠定了扎实的结构性基础。也预示着浙江经济充足的后劲。

“变山顶缺氧”为“空中加油”

有人说,一季度8.0%是不是预示着浙江经济率先走出“L型”?判断经济运行不能用短期的月度之间、季度之间的波动就匆忙得出一个结论,重要的是看大势。浙江的这个8%,是在去年一季度GDP增长7.2%基础上的8%,是在去年全年增长7.5%基础上的8%。

当然,一季度国际市场外部复苏的因素也功不可没,但也不能太过于乐观。王杰表示,总体来说世界经济还处于一个深度调整、缓慢复苏的过程中,还很难得出一个复苏的结论。浙江经济增长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不能以短期的经济表现来判断长期经济形势。但这至少传递了一个信号,浙江经济找对了跑道,在正确的道路上开始跑起来了。

先到山顶先缺氧,浙江是如何让“山顶缺氧”变为“空中加油”的?数据背后,凝聚着浙江经济加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懈努力,而这最终升华为一套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近年来,浙江的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方向是遵循市场规律、适应市场需求,路径是正向引导与倒逼推动并举、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根本动力是改革创新,实质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拳不离手”的浙江,练拳练得后劲足。比如,“四换三名”就是很好的抓手。今年以来,浙江积极通过提升产品标准、质量、品牌,引领省内制造业迈向中高端。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加快“智”造转型步伐,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缓解用工和成本压力,竞争力显著增强。截至目前,全省已有44家企业获得77张“浙江制造”认证证书,制定实施165个“浙江制造”产品标准。

除了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之外,“最多跑一次”、政府当好“店小二”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优的环境。

由此可见,浙江经济之所以在今年一季度率先一跃而起,正是因为浙江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主动换档的意识与姿势比别人早了一步,因而复苏的节奏比全国提前了一拍。

新实体经济表现独树一帜

与兄弟省份的比较之中,可以发现,浙江经济动能的转换在加速进行当中,浙江经济转型的后劲越来越充足。

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省发展历来各有侧重,在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上也各有体现。从GDP总量来看,广东省依旧名列第一。作为我国进出口贸易大省,广东省经济总量的一直领先,这也与一季度进出口数据的明显回暖有关。来自广东海关的统计数据,一季度广东进出口总额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5.4%。

在规模以上工业方面,江苏则表现出了自身的优势。根据统计,1至2月,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9.1%,增速较上年全年回升9.1个百分点,为近4年来同期最高增速;占全国比重达14.6%,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对于山东来说,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是其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的亮点。一季度,山东省民间投资完成6111.2亿元,占全部投资的75.2%,增长8.0%,增速比去年提高1.4个百分点。与浙江相比,民间投资增长额仍相差一段距离,但山东与历史数据相比却有不小进步。

增长动力方面,四省统计局数据均强调发展新兴产业,为经济增长确立新动能。这一方面,浙江的表现尤为亮眼,浙江省的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3%、11.6%和9.3%,对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贡献率分别达65.9%、59.6%和34.3%。

与兄弟省市相比,浙江最大的特色或许是新经济,或曰新实体经济。这些年,浙江不遗余力扶持新实体经济。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正在迅速崛起:阿里巴巴集团去年合计纳税238亿元,带动平台纳税至少2000亿元,相当于4000家大型商场的销售体量,创造了超过3000万个就业机会。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浙江全省工业增速6.1%,对比去年同期5%的增速,已经出现了加速上扬的态势。这同时表明,传统的制造业与新实体经济同频共振,齐头并进。这种新旧动力的成功切换,构成的是高质量的GDP。

猜你喜欢
增加值服务业浙江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四川化工(2022年3期)2023-01-16 10:43:31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经济(2022年10期)2022-10-12 05:28:26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消费导刊(2018年9期)2018-08-14 03:19:56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商周刊(2017年6期)2017-08-22 03:42:43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44
四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09
浙江医改三部曲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