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同步”的浙江实践

2017-01-25 20:35汪燕
浙江经济 2017年6期
关键词:协调性工业化城市化

□汪燕

“四化同步”的浙江实践

□汪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四化同步”战略思想,是党中央基于对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和我国基本国情的深刻理解作出的战略决策,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几大战略任务统一起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华民族复兴梦指明了方向。

“四化同步”不仅仅要求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且要求“四化”协调发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协调、不匹配、不同步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2012年十八大首次提出“四化同步”要求后,各界人士纷纷对“四化同步”的重大意义展开讨论。当时笔者认为,要推进“四化同步”,首先应该判断“四化”分别已经达到什么水平,同步性(协调性)究竟如何?只有对这两个问题有了客观清晰的认识,才能明晰今后的发展方向。于是,2013年笔者带领课题组就上述两个问题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研究。

我们设计了一套评估“四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构建了测算模型,对浙江2003年-2012年“四化”发展水平和协调状况进行了定量测算,并结合当时浙江发展实际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工业化进入中期后半阶段,结构性问题是制约工业化进程的最大障碍;二是城市化处于中期前半段,但“人的城市化”进展较慢,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三是信息化已进入发展提升阶段,但信息产业创新要素供给不足明显;四是农业现代化即将迈入发展中期,基础仍较薄弱。

通过对“四化同步”协调性的评估,结论是:2003年-2012年浙江“四化同步”发展协调性略有提高,但一直在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之间徘徊,协调水平仍然不高。主要表现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不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是“四化同步”发展的短板。

上述结论,在今天看来还是较为符合实际情况的。

十八大以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浙江“四化”发展水平和协调性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笔者沿用之前的研究方法,对当前浙江“四化同步”发展水平和协调性重新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十八大以来浙江“四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5年与2012年相比,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了48.8%,城市化发展水平提高了27.9%,信息化发展水平提高了14.2%,工业化发展水平提高了0.78%。与此同时,“四化同步”的协调性明显增强,2015年比2012年协调性指数提高了21.5%,由长期徘徊的“中级协调”一举迈入“良好协调”阶段,并接近最高等级的“优质协调”。

浙江“四化”发展水平和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与浙江近年来适应、把握和引领新常态,着力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补齐发展短板等一系列战略举措是分不开的。浙江推进“四化同步”的实践,也为我国实现“四化同步”探索了浙江经验。

坚持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面对新旧发展动力转换的挑战,浙江一方面着力培育新兴产业,突出在信息经济、健康、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积极培育万亿级大产业;另一方面积极修复传统产业动能,推动“互联网+”、智能制造、机器换人等行动,引导支持企业加快摆脱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多依赖资源要素消耗的发展状态,推动浙江工业化结构向更优更有效率转型。

积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推进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建设,深化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和中心城镇改革发展,积极培育特色小镇,促进浙江大中小城市(镇)和城乡协调发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发挥信息化的创新引领作用。紧抓“两创”热潮,落实“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等战略举措,建设“云上浙江”“数据强省”,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已成为浙江重要的支柱产业,信息经济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覆盖、深带动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

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着力培育新业态、推广新模式、壮大新实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强化“三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尤其是以农村电商为代表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对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浙江要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探索新路径,积累好经验,努力成为“四化同步”的标杆省。

作者为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浙江经济》总编

猜你喜欢
协调性工业化城市化
协调性练习在小学足球训练中的作用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小学足球教学的协调性训练对策分析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宁波市土地利用结构协调性评价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雕塑的城市化
环境雕塑在共有空间中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