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梅
(黑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哈尔滨 150006)
·西方哲学研究专题·
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探析
杨 梅
(黑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哈尔滨 150006)
现代性是吉登斯现代性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然而吉登斯并没有明确定义现代性的范畴,而是从社会组织模式这个较为广泛的角度来理解并使用“现代性”这个概念。现代性具有断裂性、双重性和反思性三个特征。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在不断扩大,因而进一步阐述了现代性的时空分离、脱域机制以及反思性知识等三个现代性的动力机制。吉登斯不仅阐释了现代性的特征和动力机制,还进一步分析了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在吉登斯看来,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是现代性理论的核心部分。在《现代性的后果》这本著作中,吉登斯分析了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机器以及对暴力工具的掌控这四种现代性的维度,认为这四种维度之间相互联系。他通过阐述现代性的四种制度性维度明确指出现代性的后果是全球化。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一方面改造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可预计的灾难,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安全。但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最终是指向未来的,尽管蕴含一定的乌托邦色彩,但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特征
现代性这个术语在当代学术界被广泛使用,引起很多学者的思考和讨论。对于什么是现代性,学者们涌现出不同的争论,提出不同的理解。英国的安东尼·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阐释了其的现代性理论,表达了他对于现代性的见解。现代性是吉登斯现代性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然而吉登斯并没有明确定义现代性的范畴,而是从较为宏观的维度来解读并使用“现代性”这个范畴。因而,笔者试图从现代性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现代性的动力机制、现代性的四个制度性维度以及现代性的可能的后果和意义四个方面展开对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的论述。
尽管吉登斯没有给过“现代性”明确的定义,但是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的第一部分导言中他却指出将遵循对认识论和文化的研究,立足于制度,对现代性一词进行解读。在吉登斯看来,现代性实际上指的是一种社会生活样式或者一种社会组织模式,大约1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1]1。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吉登斯那里现代性与时间以及地理位置有关。现代性首先是指某一时间段的欧洲并且随着欧洲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地向外延伸,现代性具有扩张性与渗透性。其次,现代性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
吉登斯认为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存在着断裂,在一个时期向另一个时期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断裂。因此,在吉登斯看来断裂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之一。吉登斯把断裂理解为从表面上看不同于所有类型的传统秩序,它特指现代的社会制度所具有的特殊性,而且这种特殊性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吉登斯认为,现代性用一种独一无二的形式把我们归置于不同于任何类型的社会制度之中,使之呈现出自己特殊的生活状态。从形式上来看,相对于以往的时代发生的变迁来说,现代性引起的变化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形成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联系方式。从内容上来看,现代性带来的革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尽管现代和传统之间还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他们之间也存在着断裂。然而,现代性断裂为何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吉登斯看来人们一直接受的社会进化论是导致现代性的断裂被忽视的主要原因。吉登斯认为人们的固有思维认为历史总是存在着一个大的方向,即使会发生一些人们无法估计的问题,但大致方向不会发生变化。他认为马克思的思想也同样深受进化论的影响。进化论的观点认为历史是由一条主线展开的,以狩猎文化为起点逐渐发展到农耕时代最后以发生在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为终点。但是,吉登斯认为历史没有进化论所形成的“总体性”形式,它并不具有某些组织和变革的统一性原则,不能把历史看作是一个统一体。在《现代性的后果》中,吉登斯直接强调了现代性时代降临的绝对速度是理解现代性断裂的关键所在,在现代性的条件下社会的变迁速度更加神速。其次,应该注意到变迁的范围问题。吉登斯认为现代性的断裂体现在全世界的变迁上,世界的各个地区都在经历巨变并且相互之间联系密切。最后,现代制度自身存在的特殊本质。吉登斯认为,现代社会所呈现出来的构成形式不是在以前的社会中都能寻找到原型,现代社会中的一些组织形式虽然看似传统社会的延续,但一定存在完全不同的特点。例如现代出现的城镇尽管依然建立在传统城市的原址上,但却确立了新的组织秩序和原则。因此,现代性的特征之一是断裂。
现代性的第二个特征是它是一种双重现象。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同时具有安全与危险、信任与风险的问题,现代性的双重现象是现代性的又一重要特征。现代社会制度相较于前社会制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提高,在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机遇的同时也随之产生很多无法估量的风险。现代性不仅具有其光明的一面而且又具有其黑暗的一面。现代性的第三个特征是其反思性。吉登斯强调现代性的特征并不是为新事物而接受新事物,而是对整个反思性的认定[1]32。他认为人们通过反思性地运用知识这一过程不断地建构起现代性。
在吉登斯看来,人们若想要更好地理解现代性的性质,就必须要站在现代制度的动力机制的基础上去把握。吉登斯强调,现代性的动力机制从本质上来看是立足于时间和空间的割裂并且最后又得以重新组合的形式之上的。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再排序组合,进而导致了社会体系的脱域,从而形成了现代性的三个动力机制,而且他们之间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第一,空间和时间的分离。吉登斯认为现代性与时间、空间相互联系。在吉登斯看来,所有的前现代文化都有计算时间的方式,人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自身所处的位置以及具体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时间和空间是同步的,他们的社会生活是“在场”的,总是受制于时间和地点的约束。而在现代社会中,空间渐渐不再只是强调具体的地理位置,与地点相互脱离联系,因而在现代性社会中地点变得不再明确。在吉登斯看来,时空的分离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正是因为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社会生活中的诸多限制也逐渐被打破,创造了革新的多种可能性。其次,时间和空间的分离使得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塑造出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运行模式,推动了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最后,随着现代性的推进,对建构未来有帮助的传统社会中沉淀的“历史”也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动力。时间和空间的重新组合有利于建构新的社会历史。
第二,社会系统的脱域问题。吉登斯把“脱域”定义为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1]18。在他那里,脱域主要是时间和空间以新的方式再次建构的社会关系,其机制主要分为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两种不同的类型,作为其中之一的象征标志又是由政治合法性符号和货币符号两种构成。象征标志是能够在不考虑任何因素的条件下可以传递、扩散信息的互相沟通的媒介。而专家系统主要是指负责编织人们社会生活的范围并且是由技术成就和专业队伍所组成的体系。这些脱域机制的基础都是信任,它们都认为时间和空间的分离是时间和空间得以延续的前提。在吉登斯那里,由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脱域机制都立足于信任,因此,他强调信任和现代性具有密切的关联。然而他同时也认为虽然信任可以使人们在危险的环境中获得安全感,但是脱域与信任的联系依然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
第三,反思性运用知识。吉登斯认为随着现代性的产生,反思被渗透在现代制度的方方面面,导致意识和实践自始至终共同存在于一个过程之内,而且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相互反映的过程。社会实践总是不断地受到关于这些实践本身的新认识的检验和改造,从而在结构上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特征[1]34。吉登斯强调人们是在对知识的反思性运用的过程中建构起现代性。现代性的关键之处在于对社会实践的新的认识一直在连续不断地检验旧的社会实践。知识的反思性运用促进了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产生,致使社会生活脱离传统模式,进而推动现代制度的发展更新。这三种现代性动力机制相互联系,共同推动现代性的前进步伐,致力于现代世界的产生与出现。
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阐述到,他理解的现代性内核是从制度视角切入来进行解读和剖析的,故此,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也是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核心部分。吉登斯在本书中分析了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机器以及对暴力工具的掌控这四种现代性的维度,并且指出这四种维度之间不是互相孤立、互不干涉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
第一,资本主义。在吉登斯看来,资本主义主要是围绕资本家对无产者的劳动果实的剥削以及无产者的雇佣劳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商品生产的体系。资本主义生产者之间根据市场需求的物品展开激烈的竞争,而这些物品的价格成了他们的信号。吉登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次级类型,他强调资本主义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会推动并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而且这种创新具有普遍性和持久性,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特征。其次,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居于重要地位,不同于其他社会制度,甚至决定着其他社会制度的运行。再次是资本主义社会实行财产私有制,资本的所有权和被资本家压榨的劳动者生产商品的数量有关,社会等级明确。最后则是资本主义国家依附于资本的积累,缺乏其主动性。
第二,工业主义。这是现代性的又一个制度性维度。工业主义是指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生产社会商品,它提前估计了生产规模,组织模式化生产,协调生产的各个环节。工业主义不是简单地运用大机器进行产品生产,而是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高新机械化技术,它通过电等动力使人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吉登斯认为工业主义是“人化环境”的发展,它可以改变原始的自然环境,促使社会呈现全新的面貌。
第三,监督机器。吉登斯认为现代社会必须存在监督机制,伴随现代社会的发展监督日渐重要。在吉登斯看来,监督主要强调的是在政治层面引导其统治管理人民的行为,时刻监督管理社会秩序和掌握各种信息。他同时指出监督一方面可以直接进行,例如在公共场所或者便于直接实行互相监督的场合。另一方面监督也可以间接实行,这就要求必须把握并明确各种社会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监督。
第四,对暴力工具的掌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更新换代,各种不可知的力量变得越来越难以琢磨,特别是现代社会是一个各种高科技的战争与核战时代,因此国家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暴力工具才能保证社会安全与和谐。军事日渐成为国家在人们面前建立权威的重要性手段。
现代性的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机器以及对暴力工具的掌控这四种现代性的维度互相交织形成整体,它们之间密切相连不可分割。吉登斯强调战争的工业化是联系工业主义与军事力量的关键。同样,在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之间也可以建立起一些清楚的联系。在现代社会,工业主义推动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由于工业主义的发展,人们利用自然资源大量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各种商品,对自然的改造日渐加深,从而促进了资本的增加,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此同时,工业主义也和监督密不可分,监督有利于加强社会组织的运行和管理,从而使得工业主义获得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在当今的现代社会,工业主义更新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有赖于资本主义,劳动力的日益商品化连接起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机器以及对暴力工具的掌控等维度,成为联系这四种制度性维度的关键,共同促进现代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吉登斯通过阐述现代性的四种制度性维度明确指出现代性的后果是全球化。他认为现代性正内在地经历着全球化的过程,相对于以前的时代来说,在现代社会中时间和空间的延伸水平达到最高,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吉登斯指出全球化就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关系的强化,这种关系以这样一种方式将彼此相距遥远的地域连接起来[1]56。他认为现代社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正在倾向全球化。针对现代性的四种制度性维度,吉登斯进一步阐述了四种不同的全球化维度。第一种维度就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秩序,可以逐渐渗透到世界各个地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具有优越性。随着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不断涌现,更加推动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在现代社会经济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居于决定作用。全球化的第二个维度则是民族国家体系。在日益全球化的进程中,民族国家在政治秩序中占据“行动者”的地位,具有现代社会的反思性。第三,世界军事秩序。在旧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相互攻击。然而在现代社会战争日益工业化,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核武器渐渐成为主要的战争手段,国家之间相互建立起合作关系,军事力量不断实现全球化。全球化的第四个维度是工业的发展与进步。吉登斯认为现代社会大机器技术在全球领域内传播,工业主义在通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简单。由于劳动分工的形成与普及,工业快速发展,不仅可以迅速完成各种生产,而且专业化水平更加完善。
另一方面,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虽然现代社会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就经济方面来说,经济的发展是有限度的。因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自然资源匮乏时人们无法继续生产各种商品进行资本积累,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其增长机制崩溃。就社会管理层面而言,实行监督机制的确有助于遏制各种不法行为,增加社会民主性与积极性,但是同时也为极权提供生长空间,利益集团可能会利用垄断手段获得对政治的控制权。就环境方面而言,人们为了积累财富不断地开采自然资源甚至是浪费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这不仅威胁到自然环境而且还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在军事方面,由于战争的工业化与核武器的发明,极大地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更加危险的武器也可能被研究出来,这些都是现代社会可能面临的现实的恐怖后果。
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诠释了现代性的双重意义,它一方面改造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推动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可预计的灾难,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安全。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既要紧随时代的步伐享受新的生活方式,又要始终警惕现代性的负面后果,以积极的态度迎接现代社会。吉登斯强调现代性的特点之一是反思性,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指明了我们面对现代社会应该具有的态度。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是指向未来的,尽管蕴含一定的乌托邦色彩,但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地来说,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由现代性的特征和动力机制,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和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四个部分组成。虽然吉登斯站在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来解读现代性这个概念,但是他对于现代性的理解仍然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在《现代性的后果》这本著作中,他概括了现代性具有的断裂性、双重性和反思性三个特征,而且指出现代性会不断扩大。那么,是什么促进现代性的扩大呢?什么因素影响了现代性的发展呢?针对这些疑问,吉登斯进一步阐述了现代性的时空分离、脱域机制以及反思性知识三个现代性的动力机制,分析了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机器以及对暴力工具的掌控这四种现代性的维度,认为这四种维度之间相互联系。他通过阐述现代性的四种制度性维度明确指出现代性的后果是全球化。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不仅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深化了学术界对于现代性这个范畴的认识,丰富了现代性理论的内涵。另一方面,它同时揭示了全球化的双重影响,促进了人们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保持警惕。全球化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而且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可预计的灾难,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安全。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看似不断获得安全与自由,实际上却渐渐被各种高科技产品束缚,成为产品的依附者,缺失完整的人的自由。因此,随着现代性的进步,人们更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批判地对待现代社会。最后,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他看来,断裂是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更替的必然部分,他一再强调现代性的断裂特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断裂固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应该是连续的,人们既应该关注社会进程更替的连续性,又必须注意到断裂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理解整个社会历史进程的发展脉络。总地来说,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最终是指向未来的,促进社会发展,推动完善的未来社会的建构是它的理论价值诉求。尽管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他的现代性理论蕴含一定的乌托邦色彩,但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上海:译林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屈海燕〕
2017-03-10
杨梅(1991-),女,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B15
A
1000-8284(2017)07-0157-04
博士硕士论坛 杨梅.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探析[J].知与行,2017,(7):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