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

2017-01-25 10:00徐继开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竞技政治

遆 帅,徐继开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太原 030051)

体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

遆 帅,徐继开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太原 030051)

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对于促进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协作等高尚品质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校体育的优势在于兴趣培养与系统学习,群众体育着重环境塑造及自我约束,竞技体育追求公平和意志磨炼,三者的有机结合能够潜移默化地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为新形势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把德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参与者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活动,其所具有的健身性、娱乐性、导向性等功能及其自身所蕴含的丰富的精神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协作等高尚品质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潜移默化地使大学生借助体育运动促进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为研究体育本身和体育文化功能,促进体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笔者将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体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旨在推动此方面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一、学校体育:兴趣培养与系统学习

学校体育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校园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特点是在校园内进行,参与对象是大学生群体,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在人们对体育的众多见解中,相比较而言,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材《体育概论》中对体育的定义最具有科学性,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体育的内涵及作用。从广义角度来看,体育(亦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从狭义角度来看,体育(亦称体育教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不仅是对人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教师在体育活动中通过自身行为对大学生予以启发和引导,间接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教育方式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它克服了传统的课堂说教模式,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学校体育的“兴趣引领教育”价值

在大学校园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会有一些特别深刻的体会,即体育运动不仅增强了自己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在运动过程中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从而一直能够保持着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时间主要被学习所占居,难免使学生感到单一枯燥,而体育运动能为这一群体提供一种休闲方式,使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到在其他生活方式中所寻求不到的快乐,进而满足大学生群体追求个人成就感、体现自身价值等高级心理需求。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结合大学生自身所喜爱的体育项目来进行。任何教育只有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兴趣是大学生打开通往知识宝库的钥匙,它之所以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情感,是因为情感属于人的精神世界中非理性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人形成大多数有目的性的行为。当某一对象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后,会使大学生产生一定的效仿该对象的行为。只有将正确的认识与积极的情感结合起来,大学生才能够在实践中形成习惯进而形成思想道德。而学校体育正为大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平台,使他们在具备了正确认知和积极情感的基础上,通过体育运动磨炼自身意志并规范自身行为,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储备和训练方法通常较为专业,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体育运动理论学习与实战训练,避免一些技术性错误与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同时高校体育教师通过科学的教育与引导,可以实现体育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及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融合,借助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进而树立起正确的认识、奋斗目标和社会价值观,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学的有效融合,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锤炼

如果说智慧和道德是金字塔的顶端,心理素质则是承载这些上层内容的强大根基。体育运动的过程渗透着思想教育的内容,它要求学生应当具有相应的心理水平与之相适应。这些心理水平要求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素质教育层面的内容。第一,体育运动的过程是提升大学生的感觉、知觉水平的过程。大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过程,也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认知的过程,从根据一项体育运动的特点建立初级的感性认识到对该运动项目规律的把握,这一过程蕴含着对大学生认知水平的培养。第二,参与体育运动可以强化大学生自身的记忆水平。体育运动项目有其特定的技术动作,学生对这一技术动作进行重现的过程就是对学生的记忆水平不断强化的过程。第三,体育运动过程伴随着对大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意志品质的磨砺。大学生探索研究一个项目运动规律的过程也是提升其思维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有受伤的风险、身体的不适等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的有效处理和解决也是对大学生顽强意志品质的磨砺,只有在实践中去经历、体会和感受,才能使大学生体会到磨炼意志带来的快乐。第四,体育运动的过程可以培养大学生对自身情绪的调控能力。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沮丧,顺境的自信和逆境的质疑,都是体育活动中的常态,也是体育的魅力所在,大学生如何去面对这种巨大的反差,如何冷静地作出选择,这些过程都是炼铸大学生强大内心的必经之路。

(三)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纪律意识的强化

大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纪律的重要性。首先,大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纪律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所有体育项目尤其是竞赛类体育项目都是在特定规则下展开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否则体育项目很难进行下去。学生对体育规则的遵守可以使自身在实践中逐步增强纪律意识。另一方面,在规则的范围内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展示自己的运动天赋和精湛的技艺,彰显人性魅力和人性光辉,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生又是自由的。学生在遵守体育规则基础上的自由发挥是学生对纪律与自由辩证关系的认知过程。其次,裁判员对恶劣体育行为的判罚以及场下观众对违反体育道德行为的嘘声,对学生都是一种纪律教育,学生可以从裁判员判罚的尺度中感受到公平的真谛。此外,对体育规则和竞赛规程的学习,也有利于大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增强自身的纪律意识。

二、群众体育:环境塑造及自我约束

群众体育亦称大众体育,是为了娱乐身心、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在社会上广泛开展的体育活动的总称。群众体育作为社会大环境的一个重要层面,因其空间选择性强、人际环境氛围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显而易见的促进作用。

群众体育运动往往在公众场合进行,参与活动的人们来自各行各业,共同的体育爱好促使人们走到一起,共同享受体育带给人们的乐趣。这样的环境氛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与不同行业人们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

大学生在参与群众体育活动过程中,会受到运动环境的影响,这一不同于学校体育的特殊环境所形成的环境绕力会使大学生感受到意志上的磨砺、情感上的熏陶、思想上的震撼和行为上的自律。这种客观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激励环境下产生的环境激发力能激励参与其中的大学生积极向上,引导他们走向真善美。激励性的运动环境氛围能促使大学生朝着团结一心、相互协助、突破自我、挑战极限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其次,约束性的群众体育环境可以规范大学生的行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群众体育活动中,由于成员彼此间不是十分熟悉,极易激发参与者的求胜欲望和运动潜能,个人的体育行为表现出来之后,会在其他参与者以及周围人的眼中产生一定评价,好的评价会使参与者的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个人自信心得到增强,促使其继续保持这种积极行为;而差的评价会对参与者形成舆论压力,迫使其内心遵从舆论的指向,不断调节自身的行为,以向好的方向发展。在群众体育中大学生调节自身行为的过程,也是其对自我行为进行反省、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大学生对自身行为进行调节之后,往往会引起周围人新的评价,从而继续加深或改变人们对他的印象。这种约束性运动环境产生的环境约束力,将促使大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激励,并不断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可以起到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同的作用。

三、竞技体育:规则体验深化,意志磨炼进阶

竞技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有利于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规范和价值指向,充分开发并利用好竞技体育这一载体,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至关重要。

(一)体育比赛公平性的深刻感悟

竞技体育最大的魅力在于其公平性。没有公平,竞技体育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石。每项运动都有其自身的规则,如果运动员违反了规则,就会被裁判判罚犯规,轻则给予警告,重则失去比赛的机会,而一切在规则范围之内的行为都是被允许的,这也正是以公平为基础的竞技体育的显著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竞技体育这一载体来进行。参与竞技体育比赛的大学生通过对比赛公平性的切身感受,可以升华自身的道德水平。在参与竞技体育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享受领先时的喜悦,也能体会到落后时的焦虑,竞技体育的精神力量与激励作用,能促使大学生的内心逐渐强大,更好地应对走向社会后所面临的挫折。体育比赛的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其进程的跌宕起伏就像是人生的起承转合,有顺境也有逆境,充满了未知,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只有相信自己,勇敢地前行,勇于面对困难,并运用自己的能力去战胜它,才能使自己的内心真正强大并走向成熟。

(二)竞技体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体育比赛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参与者身上,对旁观者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由于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因而具有广泛的文化影响力,对青年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深。大学生在观看自己喜欢的体育比赛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如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不被外界舆论看好的情况下,面对重重阻力迎难而上,最终夺得了奥运会冠军。不断拼搏、永不放弃的女排精神使大学生群体受到巨大的精神洗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大学生不畏艰险、埋头苦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国男篮虽然在里约奥运上没能取得像女排那样的成绩,但中国男篮的表现同样对大学生群体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使大学生明白体育的真正意义不只在于追求最后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对自我的不断突破和超越。

由此可见,竞技体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度教育功能,能够改变部分人消沉困惑的不佳精神状态,引导人们以自尊、自信、自强的面貌去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激励大学生在与困难的奋力较量中去感受生活的乐趣、品尝胜利的欢欣、体验人生的真谛,尤其对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家意识教育和以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为主体的文化认同教育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1〕金光辉.思考体育:关于百多年来中国体育思想演化的梳理和反思〔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2〕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3〕徐 涛,张世忠.开放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学的多元融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8):120-122.

责任编辑 冯耀明

G807

A

1009-1203(2017)05-0126-03

2017-08-30

遆 帅(1991-),男,山西运城人,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徐继开(1945-),男,辽宁盖州人,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竞技政治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竞技精神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花与竞技少女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