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理论渊源、内在要求及时代意义

2017-01-25 02:32王海燕邵亚慧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中心群众

王海燕 ,邵亚慧

(1.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太原 030006;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102;3.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8)

“以人民为中心”:理论渊源、内在要求及时代意义

王海燕1,2,邵亚慧3

(1.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太原 030006;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102;3.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8)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的伟大时代实践要求的理论升华。这一思想的内在要求是: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实现人民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标、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以人民为中心,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人民主体性的深刻反映,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现实写照,是党实现执政兴国伟大目标的重要保证。

“以人民为中心”;人民主体地位;人民利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这个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鲜明的时代背景,体现了人民在党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党对巩固和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坚定决心。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其中的重要原则和组成部分,再次彰显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宗旨、根本性质和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态度与本色。笔者拟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出发,结合十九大报告的相关论述,就党治国理政及加强执政能力、先进性建设等方面进行梳理,旨在厘清“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渊源,分析其内在要求,把握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期对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有所裨益。

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仅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唯物史观中人民力量的彰显,是对我们党群众路线、以人为本等思想理论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的伟大时代实践要求的理论升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冲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人民以极大的热情及自由劳动力的身份投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转移。人民对经济状况和生活环境的认知开始有了重新的定位和思考,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心态更多地关注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以一种全新的主人翁面貌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我国将近4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巨大跨越,实现了从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转变。由此导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那样:“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2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到现在的历史性变革,让矛盾的两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从人民需求方面看,温饱问题解决了,全面小康也要建成了,“美好生活”不仅包括吃饱穿暖,更是吃好穿好行好住好,而且还有“非物质”的需求,比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从社会生产方面看,我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都进入了世界前列,现在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主要矛盾的两方面,都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领域,而且拓展到了社会发展的领域,这也意味着未来对社会发展、社会建设,我们会更加重视、着力更多。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改变这个方面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形成和提出,适应了这个关键历史时期和伟大历史使命的客观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大。面对这个新的形势,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国家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这意味着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下,必须更好地体现和保障人民的利益,以最大限度地增加人民的福祉,确保党和国家的工作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更多的人民群众谋求更大的福祉。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形成和提出,是对这个重大课题的科学回答,是时代性与科学性的完美结合。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根据贯彻执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客观需求,习近平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作了大量阐述,形成了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体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围绕“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具体提出了“必须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的原则和“脱真贫、真脱贫”的要求,许下了“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承诺,下定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心,最终实现“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目标。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这一思想的内在要求:

第一,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成立90多年来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表明,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得民心者得天下”。从古至今,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给予了我们深厚的治国理政思想,不忘初心的共产党人一开始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信仰与坚守。风雨同舟、生死与共,这也是新时代党对人民的承诺,是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的保障。

第二,实现人民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标、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的首要前提是实现人民利益,这一前提的根本保障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自己选择的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坚实保障。社会主义道路带来了高质量的教育、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稳定可靠的医疗保障。在这一过程中,党要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作风,坚持群众路线,倾听百姓诉求,回应百姓期盼,解决百姓难题。在各项工作中,要以民为本,在物质丰盈的基础上实现精神富足,最终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三,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不是理论层面的假想,而是实践过程中的真行动;不是止步于思想层面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承诺,而是要践行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个环节;也不是被动选择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惠及百姓的过程。“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努力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待什么、需要什么,改革就要稳抓什么、推进什么、创造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及成就感。

第四,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中南海是国家政务办公处,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会有“高高在上”的感觉。这儿的直通百姓,不是指中南海对人民群众的完全开放,而是指中央领导集体要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执政者与人民群众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

三、把握“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1。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不掉队。这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新时代最有力的表达。从2012年至今,我国有超过6 00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脱贫人口规模,相当于1个意大利,6个希腊,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2〕。全面小康、共同富裕是党和人民共同的期待,是历史赋予我党的时代重任,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现实体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人民主体性的深刻反映。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人民群众始终站在历史发展的前列,我们党始终紧紧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首创性,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各项工作中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强大的群众力量基础,我们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辛勤创业,才实现了革命的胜利、国家的富强及民族的振兴。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丢,做人民公仆的信念都不能丢,这是我们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法宝。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人民群众通过实践改造自己命运的伟大运动一直贯穿其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把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策制定出来,我们党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现实写照。我党自成立之初就与人民的利益深深融合在了一起,人民始终是我党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做好一切工作的最高行为准则与根本牵挂。时刻把握时代性、体现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正是对马克思主义这一观点的历史把握和阐释。90多年来,党通过深入基层、走进基层,把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这些深刻反映人民群众最朴实、最关心的问题作为检验群众工作的准则,以人民的“口碑”作为我们群众工作的尺度与标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党实现执政兴国伟大目标的重要保证。历史证明,任何一个政党如果不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都必将遭到历史的唾弃。综观苏东剧变的惨痛教训,我们可以得出这一历史的明证。新时代,我们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深水区”,更要牢牢抓住人民这条主线,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统筹推进战略布局的要点,将为人民谋取更大的福祉作为协调“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基点,将人民作为我党执政兴国、永葆政治本色的根本力量之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领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经济领域,要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在收入分配中要更加注重公平;在政治领域,要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在文化领域,要大力创造反映时代发展变化给人民带来巨大利益的先进文化作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和感染力,抵制腐朽文化和思想的侵袭,时刻体现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在社会领域,要加大对教育、就业、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感;在生态领域,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党的十九大报告全文3万多字,200多次提到“人民”,3次强调“人的全面发展”,4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在对未来的战略筹划中,处处强调人民的获得感〔2〕。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那样:“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2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发扬民主作风、接受人民监督、当好人民公仆,用实际行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用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用实际行动维护最广泛、最真实的人民利益。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李 叶,谢 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二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N〕.光明日报,2017-10-29(01).

责任编辑 周 荣

D616

A

1009-1203(2017)06-0036-03

2017-11-10

王海燕(1980-),女,山西沁水人,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邵亚慧(1992-),女,山西晋城人,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中心群众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