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点评
1据央广网报道,南京市江宁区一个即将交付的小区有多位业主表示,强烈反对即将在该小区设立社区养老项目。业主杨女士表示,一是怕小孩冲撞到老人,二是认为老人会把病毒细菌带到小区。
本刊点评:养老机构进社区屡遭抵制的背后是一些人自私与公德缺失。如果他们家里有老人或病人,他们或许不会反对。这样的声音,并不能代表民意。
27月2日,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广州市印发无人认领遗体处理办法,将无人认领遗体火化后骨灰保留时间从三个月延长至两年。
本刊点评:政府不能用纳税人的钱无限期地去保管无人认领的骨灰,因此,规定超过两年的骨灰由殡仪馆负责处理,既体现了政府的善意,也为处理此事提供了政策依据。
3 7月4日,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发布关于防范冠以“一带一路”字样的组织非法开展活动的提示。
本刊点评:我们在感慨非法组织“无孔不入”“与时俱进”的同时,也应当反思正规渠道成立合法社会组织的“慢动作”现象。用良币驱逐劣币才是解决社会发展需求的根本途径。
47月8日,《工人日报》报道了北京市第一福利院社工陈美玲从事临终关怀,用心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的故事。
本刊点评:目前,国内从事临终关怀的专业机构和人员还非常稀缺。但可以预见,将有更多的“陈美玲”陪伴老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这说明人们需要转变就业观念,也从侧面证明民政事业发展的前景广阔。
5 7月9日,据《澎湃新闻》报道,一段“郑州大妈烈士陵园旁边跳广场舞”的视频引起网友热议。据陵园保安告诉记者,附近市民每晚都会在烈士陵园门口广场聚集跳舞,音乐此起彼伏。
本刊点评:国务院颁布的烈士褒扬条例和民政部出台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均明确规定:“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不得从事与纪念烈士无关的活动。”烈士陵园的广场舞不仅与庄严肃穆的环境不协调,更是一种涉嫌滋扰烈士陵园公共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
67月19日,据新华社报道,山东将允许社会组织抵押资产贷款发展业务。
本刊点评:政策的善意是为了增加社会组织的现金流,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发展,但是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认真甄别、真正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社会组织,避免“浑水摸鱼”;二是对批准的社会组织也要进行认真的监督,指导他们合理有效地利用资金,避免“野蛮生长”。
77月20日,中宣部、民政部共同发布第二届“最美拥军人物”。
本刊点评:十名“最美拥军人物”的先进事迹令人感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他们一样优秀的拥军人物还有很多很多,是不是可以考虑打破名额的限制,让更多的优秀拥军代表能站上领奖台,写入光荣榜?
87月22日,媒体报道的一段关于“格斗孤儿”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视频中称两个失去双亲的凉山孩子被成都一家格斗俱乐部收养,平时练习综合格斗,还偶尔参加商业演出。警方已介入调查。
本刊点评:即使俱乐部收养这些孩子有正规的手续,也不能掩盖让孩子参加商演的违法性。如果俱乐部能在安排这些孩子得到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再去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待其成年后能自食其力,这种方式才是值得肯定的。
97月26日,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播放完毕。影片在全国各界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本刊点评:改革开放已走过了近40个年头,我们需要这样的梳理,更需要这样充满激情而又理性的展示与思考。这是对中国改革成就的呈现,更是对中国道路的自我肯定,是对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的最好诠释。
107月30日,据《光明日报》报道,现在大学的奖学金评定、保研等与志愿服务记录相关联,因此,社会上出现一些渠道能够为购买者录入志愿时长,志愿活动时间、志愿地点也能随意填写。
本刊点评:“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只要负责审核的老师认真负责一些,或者要求提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照片或录像,并对提供虚假信息的学生建立黑名单制度,相信没有哪个大学生愿意去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