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我们总说: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是期望孩子健康快乐,别无他求。
然而,没几个父母真正别无他求。
从孩子出生开始,我们就变得焦虑,替孩子操碎了心:吃什么样的奶粉才健康、有营养;买一堆益智玩具,早早开发智力;一两个月就送去上早教课,两三岁就开始上幼儿园,四五岁就报满各种兴趣班;上了小学、初中、高中,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又担心其青春期的叛逆;上了大学,毕了业,又操心孩子的工作、婚姻大事……
这是中国父母浓缩的一生。期望孩子快乐,但会把这种期望,建立在孩子学习好、聪明、懂事、孝顺、优秀、成功等一系列因素的基础上。因此,操不完的心,会被转化成焦虑。而这种焦虑,会一点一滴渗透到孩子的生命中,使得快乐于他们而言,变成一种奢望。
我们总在感慨: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啥都不缺。不缺物质,要什么有什么;不缺宠爱,二胎政策才刚刚开放,一家就那么一两个孩子,被一大家子宠着、惯着。
然而,现在的孩子真的幸福吗?
华东师大心理学教授陈默说,事实上,我们的孩子所承受的压力是全世界其他很多国家都没有的。“孩子们有空前的学业压力,这只是显性的;而隐形的东西,是孩子们整天跟焦虑高危人群在一起,这些人是孩子的父母、老师。”
美国的孩子也应试,人家的学习任务也很重,可人家的老师和家长,不是我们这样的内心世界。是我们(父母)自己太脆弱、不够强大,所以才会焦虑,才会给孩子造成过重的情感负担:父母那么努力、辛苦地工作都是为了我,我要是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父母;我要是不听从父母的安排就对不起父母;我要是找不到好的工作就对不起父母;我要是不能让父母幸福就对不起父母……
这场期望终究会成空:因为只有不幸福的父母,才会把期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而父母没有幸福的能力,孩子也就没有。父母应该明白的是,快乐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言传身教的教育。
别让你的焦虑,成为“家族遗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