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行业寒冬将至

2017-01-24 19:23马虹玫
特别文摘 2017年2期
关键词:管理方百货开发商

马虹玫

“双十一”刚过,快递还在送货。电商“狼来了”,凶猛冲击着零售实体店。2010年,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还不到1万亿元,到2015年时已增长至3.2万亿元。从8年前开始,这个源于网络的购物节,渐渐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也深刻影响着传统零售行业的生态链。

数据显示,2012~2015年间,百货零售业共关闭138家门店。从今年6月份开始,深圳本土百货连锁“新一佳”陆续爆出“门店倒闭”“老板跑路”的传闻。

可以说,百货行业已过了自己的鼎盛期。

传统百货商场的格局通常是这样的:一楼皮鞋、化妆品、珠宝;二楼超市,速食小档口;三楼女装;四楼男装;五楼童装加体育用品。格局大同小异。无数个品牌陈列其中,销售员循循善诱。这里每一寸土地的产权都属于业主,商场只是租赁经营。几层楼的商场,对应着成百上千户小业主。开发商将每一层楼从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划分为面积不等大小不一的小铺位,照着示意图开卖。想做一番实地考察,售楼员勉为其难指个大概位置。因为她们自己也不知道,这密密麻麻的蚂蚁铺,哪间是哪间。开发商以“返租”形式吸引业主购买、投资。

商场并不直接与成百上千的小业主面对面。他们中间隔着管理公司。每季度,管理公司以铺位总价的10%比例,向业主们支付租金。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赶上零售业的黄金时期,商场、管理公司和小业主,几方各得其所相安无事。

开发商或管理方允诺相对低价的租金,吸引商场进驻。同时为了吸引业主投资,尽快回收资金,开发商将商铺分割销售。以总价10万元的一个小柜台为例,前十年租金每年1万元。前三年租金可在购买时折抵房价。就是说,业主在购买之初,只需自掏腰包7万元。业主需等到合同第四年才能继续收取租金。

这种被业界称为“内铺”的物业,看上去很美、投资也不大。吸引了很多退休老人、家庭主妇购买。虽说商铺的位置不详,可商场客似云来生意火爆。投资的小业主们只需要安心坐等。每个季度的租金,管理方都准时转入银行账户。由于总价低,回报可期,打理容易,这种小内铺,催生出不少二手交易。比如深圳的南山中心区某百货商场,楼下一间鸽子笼大小的地产中介铺,几年间靠着楼上的内铺转手买卖,日子过得相当滋润。有些内铺甚至已经卖到第三、第四手。

然而,突然从某一天开始,业主们发现转到自己账户上的租金,少了许多。一边是货币贬值,钱越来越不值钱,等值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另一边,租金从每年1万元陡降至3000元。回报率不足3个点。小业主们慌了,费尽周折打听到,原来是管理公司从中搅局。商场在此耕作多年生意兴隆,舍不得搬走。管理公司借机涨租。小业主们在固定收取几年租金之后,出租合同到期,管理公司趁机压价。成百上千的小业主们平时一盘散沙,彼此间并无联系。获得的消息严重不对称。待想到抱团取暖与管理公司理论,拿出合同一看,对方设计的租金计算方程式,难倒99.9%的业主;法律条款则规避了所有不利于自身的漏洞。多数业主只能忍气吞声,默默承受。

早在电商大潮冲击实体店之前,商场、管理公司、内铺小业主之间,其利益关系已经危机四伏。或者说,这种经营管理的模式,从运作之初就埋下隐患。三方之间没有制衡,放任管理方一家独大。小业主虽然人数众多,但各自为政。业主中的大部分中老年人,也缺乏对合同法、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一些商业大厦,因为招租的商场经营不善,最后清仓甩卖关店走人。众多小业主们诉求不一,使这些大厦几年来都处于空置状态。管理方承担着不菲的建筑物折旧费、日常管理成本,直到断水断电。小业主痛失租金之余,可能连当初的购买成本都无法收回。

伴随着传统零售行业的没落,其生态系统中各个链条上的关联者均体会到了“寒冬将至”。

(摘自《证券时报》 图/廖新生)

猜你喜欢
管理方百货开发商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探究
开发商瞄上了长租公寓
又一个百货巨头倒下了!
开发商的户型图您真的看懂了吗?
公共建筑项目标识布设策略的进化博弈分析
从法经济学角度出发探究如何完善行政诉讼制度
还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