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莉
(中共上海徐汇区委党校,上海徐汇 200233)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党性教育长效机制构建
贺 莉
(中共上海徐汇区委党校,上海徐汇 200233)
协同创新;互联网时代;党性教育;长效机制
长效性不足是当前党性教育的弊病之一。在互联网时代,党性教育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改变,使得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党性教育效果被消解;党性教育自身存在的“片段、孤立”的状态也影响着党性教育效果的持久性。党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党性教育创新需要考虑党性教育自身体系和外部环境的种种因素,协同创新理论旨在对系统的要素进行统筹协调以发挥协同效应。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党性教育应当从协同战略规划、知识体系共享、教育行动一致性和协同平台搭建等方面进行创新尝试,以提高党性教育的长效性。
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党性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近年来,各级党校抓党性教育的责任心明显增强,但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仍然不够[1],党性教育“激动一阵子”的弊病仍旧存在。分析当前党性教育长效性不足的影响因素,基于协同创新理论构建党性教育长效机制是当前提高党性教育实效性的有益探索。
(一)互联网、信息化对党性教育长效性的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内容多元化、受众扩大化、方法多样化、学习更加个性化,但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2],有作为的政党都在积极利用互联网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以实现政治目标[3],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教师的中心地位被消解,基于传统社会的党性教育面临着挑战,党校党性教育亟待创新。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爆炸,各种“微知识”大量涌现,在党性教育过程中,学员的注意力随时有可能被这种碎片化的信息吸引,有效教学时间被挤占,完整的学习过程被切割成零碎的片段,教师随时要花费精力把学员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上来。而各种信息的涌现对学员思想的影响变得更加不可控,对学员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员不仅要辨别、抵御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还要能够规范、引领他人。在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加强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使全党行动一致,应对互联网的挑战、更好地落实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要求。
(二)党性教育培训体系对长效性的影响
党性教育“激动一阵子”的现状虽然受到互联网、信息化的影响,但是党性教育体系自身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方面,党性教育容易与党员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和生活脱节,党性教育是党员领导干部离开原有工作单位和生活环境的“一阵子”的学习和培训,而且大多数党性教育以“现场教育”的方式进行,在“现场”特定的情境下,学员的情感较容易受到感染,很容易因情感而产生认知上的重构。也就是说,在现场教学环境下,党性教育的效果比较容易发挥出来。但是当学员离开这个特定的情景,回到原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后,情感上发生“激动、感动”的外部条件不存在了,与这种情感相关联的认知上的“觉悟、醒悟”也被消解了,党性教育的效果难以持久。另一方面,党校学员所在单位、组织部门在党性教育上没有形成通盘大棋,尤其是对党性教育培训考核结果的使用上没有形成连贯和协调。在实践中,也曾有一些党校尝试将干部培训考核结果,如学员的政治思想表现、出勤情况和学习成绩,评优结果交由组织人事部门、学员所在单位存档备案。有学者认为,这一评价机制激发了学员学习的内在动力和遵守学习纪律的自觉性,提高了培训效果[4]。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是党和国家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尝试探索形成党校、用人单位、组织部门党性教育的协同体系,有助于解决党性教育长效性不足的弊病。
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是从系统、整体上对创新行为进行研究的理论成果[5],当系统中诸多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产生联合作用和集体行为时,1+1>2的协同效应就产生了[6]。“协同”的核心是一个组织内部各要素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也指组织外部的合作。协同创新不同于原始创新过程的协调合作,也有别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的产品技术要素整合,其本质属性是管理创新[7]。协同涉及到知识、资源、行为、绩效的全面整合,协同创新是一个有沟通-协调-合作-协同的过程。[8]知识协同是协同创新的核心,是各主体各自拥有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移、吸收、消化、共享、集成、利用和再创造[9];组织文化相近和知识互补的主体之间的冲突、信息残缺程度较低,知识转移的完整性较高。协同创新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而各个子系统一般也是由多个创新主体组成的,在协调系统运行的初始阶段,各个主体的行动相对独立,难以协调一致;伴随着子系统和各个创新主体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一旦达到临界点,子系统就会形成关联、协同效应日趋显现[10]。在协同体系行动协调统一的过程中,做好顶层设计至关重要;通过制定整体战略部署和实施步骤,明确各自定位和职责分工,协调各主体间的有效合作从而形成互补和共赢、提高协调组织的反馈能力、形成组织协同的协调机制,最终确保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协调推进。协同创新体系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的绩效涉及到了诸多核心要素和支撑要素,在一定的管理平台上对这些要素进行优化组合非常重要,科学的制度设计和管理才有可能促成要素间形成合力,最终推进协同创新。协同主体间协调沟通的平台可以依托实体组织也可以借助网络形成虚拟化的组织架构。
(一)党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党性教育的系统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一是党性教育效果影响因素复杂,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去发挥党性教育的作用。人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在党性教育过程中,对学员的情感、认知产生影响的因素除了党校的培训外,还有家庭、单位、社会等其它更多、更复杂的因素。要使党性教育的效果持久,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必不可少。二是同样的人面对不同的外界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党性教育的效果也不尽相同,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去挖掘党性教育发挥作用的不同情境。在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宽泛,但是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却不能保证,不同的人对这些信息的取舍也不同。对于党性教育来说,从党员领导干部成长的历史过程、其所从事的工作以及其他背景条件入手系统研究党性教育的方式方法,能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发挥其长效性。三是党性教育效果的保持既需要制度的约束也需要党员领导干部自身的内在约束。一个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彰显既是其个人内在修养、信仰的表现,同时也需要外在环境的规制,道德舆论、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等因素对一个人党性修养的表现有着一定的影响。党性教育长效作用的发挥在宏观上需要统筹规划,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
由此可见,党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长效性的发挥既需要从党性教育本身来加强,如教育的内容、手段等,更需要从党性教育的外部影响因素入手,提高党性教育的整体性、协调性。局部的、孤立的党性教育其实效性是有限的,更不会有长效性。而协同创新理论的根本是系统、整体地解决创新体系活力不足的问题,通过搭建沟通平台使各个创新主体在信息、知识共享的基础上行动一致,从而达到一定的创新战略目标,产生 1+1>2的协同效应。
(二)党性教育的系统性要求多学科支撑、多部门协作
科学的发展使传统的学科体系受到冲击,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迅速发展。各高等院校包括各级党校基本上在传统学科体系划分下安排学校研究机构的划分和教师的职能分工,客观上造成了专业、学科之间的壁垒;党性教育需要多学科支撑,既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的支撑,还需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政治学理论和中外政治制度等学科的共同支撑。因此,党性教育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要解决的就是党性教育所需要的多学科、跨专业支撑的问题,以学科的相互支持共同完成党性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提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党性教育需要多部门协作,这不仅仅是党校的工作,也需要党员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党员领导干部所服务的对象、其他党性教育基地的共同配合。要克服党性教育“感动一阵子”的弊端,必须形成一个党性教育的网络和需求的整体态势,让党性成为党员领导干部如影随形的品质,党校的培训结束后,回到单位、面对服务对象的时候需要党性担当。
(三)党性教育的系统性要求精神文化繁荣、思想交流畅通
党性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定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产生影响,因此党性教育需要和时代的精神紧密结合;党性教育也是帮助党员领导干部解决实践中的难题的教育,党校党性教育内容和课程必须产生于实践、应用于实践、检验于实践、发展于实践。因此,在尊重学术精神和学术伦理的同时,党性教育协调创新体系的构建应当时刻关注文化因素、实践因素,将党性教育的发展创新置于不同学术思想和观点的交流、碰撞的环境下,从而促进党性教育知识的产生。以互联网的聚焦点作为党性教育的切入点和分析的对象,开展正面宣传、引导和阐释,使主流意识形态深入党员领导干部的内心。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处理好指导思想“一元化”同各种思想观点“多样性”的关系,积极从诸多思想观点中汲取合理成分。
(一)战略的制定在总体上决定着党性教育创新的方向
协同创新具有系统性,要求涉及到的协同主体、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协同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极为复杂,为了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需要预见性地、建设性地制定合作战略和实施计划,推动变革和创新的产生。要明确党性教育在全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要从战略高度上来认识党性教育的重要性。党校因党而立,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党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来进行;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工作的中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要从战略高度将党校党性教育与特定的时代背景、与特定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结合起来。在当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是保障,并为加强党性教育明确了基调和行动方向。要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互联网热点问题,通过新素材的收集和使用致力于理论创新。互联网衍生的技术革命以及与此相关的观念直接或间接地消解了传统的党性教育理论,给党性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和超越传统的有利条件,党性教育面临新的机遇显而易见。在战略部署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分析各种网络热点问题,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前提,这是党性教育获得新生的必备前提。
(二)知识的产生与共享是党性教育创新的内生动力
党校党性教育理论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理论本身的创新和发展。如何让一个有着8000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初心、充满活力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和管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坚定的基础,理论的指导也是实践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的保证。马克思主义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我们要永远遵循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解决新问题的基本工具;但是现实社会是不断变化的,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党校党性教育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是理论创新和创新成果的共享,是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党当下以及未来的工作提供理论借鉴的内在动力,离开了这一点,党校的理论创新也就失去了其“姓党”的根基。另一方面的理论创新体现在党性教育规律的探索和经验的总结。依据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选择党性教育的内容,既要有对普遍问题的关注,也要有对网络聚焦问题的分析,使党性教育既有统一要求又形式多样,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既有一般要求又突出重点。依据宣传学的规律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性教育的基础,宣传规律即强调宣传内容的正确性也讲究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在关注现实问题的同时做好马克思主义、党的执政理念和方略的宣传教育。利用网络传播手段和技术速度快、覆盖全、成本低的特点,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用党员领导干部易于理解的语言、乐于接受的方式,立足于我国的国情,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新思想对网络聚焦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讲清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更大程度地获得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
(三)行动一致性是党性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校要有一套检查的办法,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也要拿出考核检验的办法,努力使党校党性教育不仅能够震撼一瞬间、激动一阵子,而且能够铭记一辈子、影响一辈子。” 参与党性教育的主体不仅仅是党校和各个现场教学点,重要的是党员领导干部所在的单位以及其所服务的对象。作为党性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的党校,要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形成党性教育的整体态势和长效机制,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要求具有一致性和长期性,让党员领导干部在离开党校的党性教育之后,回到工作单位还能够体会到党性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一方面,要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形成党性教育各主体之间的资源互补,形成党性教育及其教育效果评估的整体态势,组织各个参与主体间的集体备课,以集体智慧回应社会热点问题、当下影响党员领导干部思想的具有争议的问题,形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应对这些问题的新鲜的课程内容,让党员领导干部接受培训之后回到单位就可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要研究如何利用网络工具,及时收集互联网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关心的热点问题并反馈到课程教学中,形成基于互联网的“现状-需求-效果”调查的集体备课机制,并保持党性教育课程体系的动态运转。毋庸置疑,在网络世界,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此起彼伏,如何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问题、如何用理论恰当地解释这些现实问题非常具有挑战性。因此,如何形成以党校为主导的、党员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党员领导干部服务对象以及各个现场培训基地共同参与的党性教育整体,以弥补单个主体的不足,实现党性教育的长效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平台的搭建为党性教育创新提供保障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工具属性,构建党性教育协同创新平台是新时期党性教育协同创新的重要手段。首先,发挥党校在党性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平台搭建为各个党性教育主体的参与提供便利,让党员领导干部所在单位、所服务的对象、各个现场教学基地充分参与到党性教育的全过程中。党校要发挥主业主课的系统优势,开展网上互答、热点关注、结构性讨论等教学手段,积极拓展党性教育的素材,让党员领导干部在与各种不同的声音进行对话中提升党性修养;党员领导所在单位和其服务对象要发挥监督优势,把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校和现场教育基地所接受的党性教育效果持久化,克服党性教育“震撼一瞬间、激动一阵子”的不足。其次,要借助平台促进党校党性教育创新的战略协同、知识共享以及行动的一致性,最终达到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契合精神文化、畅通思想交流的效果,为党性教育的协同创新提供保障。第三,通过构建对外的公开的信息推送平台,形成党员领导干部讨论社会热点和思想困惑的集散地和传递党和国家政策的主流阵地,使党员领导干部树立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第四,通过构建网络平台,形成基于互联网的党校党性教育方式方法创新的路径——形成基于课前需求调研、课后效果跟踪的动态反馈机制,充分发挥党校主业主课系统优势,组织优势师资进行集体备课,形成动态、完整的良性课程循环体系。
[1] 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12-11).光明网[2016-5-1]. http://politics.gmw.cn/2016-05/01/content_19924136.htm.
[2] 李文清, 徐仲伟. 网络政治视域下的历史虚无主义[J].学术探索,2016(3):13-17.
[3] 刘宗洪. 信息化技术与基层党建创新——以上海为例[J].探索,2015(2):29-33.
[4] 杜建成,邢晓学.驻马店地委党校干部培训实行百分之考核效果好,学习论坛,1995(7).
[5]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EB/OL].[2016-8-20].[http://en.wikipedia.org/wiki /collaborative_ innovation_network]
[6] 吴彤. 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48):156-188.
[7] 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8] Veronica serrano, thomas fischer. Collabrative innovation in ubiquitions systems [J].international manufacturing, 2007(18):599-615.
[9] Koschatzky K. Net working and knowledge transfer between research and industry in transition countrie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Slovenian innovation system[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1): 27-38.
[10] 林涛. 基于协同学理论的高校协同创新机理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4):9-12.
(责任编辑:孙开庆)
2017-04-24
上海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2016年度课题“互联网时代党校党性教育方式方法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6Y55。
贺莉(1978-),女(汉),法学博士,上海徐汇区委党校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政府绩效与创新,教育效果评估。
D263
A
1008-5955(2017)02-008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