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云
北京延庆
关爱农村空巢 实现精准助老
◎ 王晓云
2月21日,2017年的第一场雪翩然而至,下得很认真,很绵实。“姐妹们,下雪了,看看本村老人和残疾人有需要我们帮忙扫雪的,去帮助扫一扫。”千家店镇千家乐志愿服务队队长范云红在微信群里发起了扫雪总动员,志愿者们纷纷走出家门,拿起铁锹和扫帚,为老人打扫院子里的积雪,扫出一条条饱含爱心的安全通道。延庆四个乡镇250名农村志愿者埋头扫雪的身影,为美丽的雪景增添了一道靓丽的色彩,温暖着每一位困境老人的心。
雪情就是命令,这么有组织大规模地为困境老人扫雪,在延庆来说还是头一次。这得益于延庆区开展的“1+1”关爱空巢助老项目,引导农村爱心力量为村里的高龄空巢特困残疾孤寡老人提供志愿服务。
延庆山区面积占72.8%,农村地区空巢老人占全区空巢老人的73%,农村空巢老人普遍面临经济收入少、生活照料难、精神慰藉少、不离家不离土观念浓厚等问题。为此,延庆区民政局将养老工作精准定位于重点解决农村地区的居家养老难题。
精准帮扶需要精准把脉。经过长期的调研,延庆区民政局了解到,农村地区相对闭塞,依靠政府为老人购买社会服务不具有可持续性,社会专业力量因为成本太高不愿到农村地区,农村老人因为不熟悉不愿意接受服务,大多成为了一锤子买卖。养老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问题,要想解决农村地区的居家养老难题,必须依靠根植于农村的力量,他们要有为老人服务的爱心,要能和老人融洽相处,要理解农村老人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只有这样的力量,才能为老人提供长期的帮扶和关爱。
延庆区民政局积极培育、引导和支持,由“延庆区慈善协会+乡镇志愿服务队”联合为农村地区空巢老人提供服务,探索农村地区居家养老新模式。2016年4月23日,延庆“1+1”关爱空巢助老项目在大庄科乡试点启动,由延庆区慈善协会为志愿者提供一定的交通和通讯补贴以及志愿服务工具、志愿者服装等费用,志愿服务队为辖区最急需帮助的高龄空巢特困孤寡残疾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助老服务。目前,“1+1”关爱空巢助老项目已在多个乡镇相继启动。
2月24日,延庆区民政局召集全区18个乡镇街道,在大庄科乡沙塘沟村召开延庆“1+1”关爱空巢助老项目推进会,通过相互交流座谈并现场观摩大庄科乡志愿助老服务开展情况的形式,将农村爱心力量参与农村地区精准助老服务的模式在全区进行推广,让农村困境老人生活困难有人帮,寂寞孤单有人暖。
精准识别服务对象是精准助老的前提和基础。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父母是每个子女的责任与义务,民政发挥的是兜底保障职能,“1+1”关爱空巢助老项目帮扶的是无儿无女孤寡老人或是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生活确有困难的高龄空巢特困残疾老人。
旧县镇古城村村民张松林是个低保户,今年70岁,是个盲人,女儿嫁到了外地,家境也不富裕,平时很少回家,家里只有他和智障的老伴老两口过日子。志愿者们第一次到张大爷家的时候,进屋子一看简直是无从下脚,家里上上下下全由盲人张大爷摸索着操持,老伴也帮不上什么忙。当志愿者们帮老人收拾好要离开的时候,张大爷的老伴结结巴巴地说了句,“谢谢,再来啊。”
旧县镇缙慈志愿服务队队长王连月说,“我们要帮助的是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老人。”旧县镇缙慈志愿服务队目前正在为80户像张大爷这样的困境老人提供助老服务。怎么做到服务对象的精准识别,王连月可是有话说。在摸排统计需要服务的老人时,旧县镇要求老人必须来自低保、五保、低收入这样的困难家庭,除此之外,还要看老人平常有没有子女或者是亲人照顾。这还不算,为了保证服务对象的准确性,王连月挨村挨家,走街串户,把摸排上来的82户老人一户不漏地走了个遍,详细了解老人家中的困难情况和生活状态,其中有4户老人因为身边有子女或者是亲人照顾,暂时不能享受志愿者的服务。最近还有两户老人的子女外出打工,又被纳入到了旧县镇的服务对象里面。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志愿者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浓厚乡情”就是志愿服务的“源泉”,除了洗衣、理发、打扫屋子等常规性的志愿服务之外,志愿者还根据农村生活的实际情况,从老人的需求出发,自发增加了很多贴心服务。用大庄科乡思语志愿服务队队长高稳荣的话说,“老人需要什么,我们就为老人干什么。”平日里,志愿者们经常探望老人,带生病老人去医院看病拿药,随叫随到,夏初帮老人收杏,秋天帮老人收核桃、收栗子、卖山货,天冷了帮老人糊窗户,过年了帮老人做豆腐,下雪了第一时间为老人扫雪。志愿者们还发挥了应急转移安置的作用,6·29风雹、7·20特大暴雨中,他们及时转移安置老人、清理水道、修葺危房,时刻关心老人的安危冷暖。
暖水面村有个老人身患癌症,作为家里顶梁柱的老伴儿前年也因病去世了,唯一的儿子在外打工,收入微薄。两位老人看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不少债。秋天正是农忙的时节,她家的五六十棵山楂树也该收了,知道老人的情况,暖水面村的志愿者每天早晨7点不到,就主动来帮老人收山楂。崎岖的山路,满满的一袋子山楂,志愿者们扛不动,就喊上自己的家人来帮忙。
高稳荣曾经深情地对老人说,“是您看着我们长大,我们要守着您变老。”这就是精准助老如此到位、志愿助老服务如此有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的根源。
人勤春来早,春来剪枝忙。在旧县镇烧窑峪村的农田里,志愿者们正在帮助困难老人为果树剪枝。伴随着不断翻飞的枝条,志愿者们干得热火朝天,树上还挂着刚刚脱下来的棉衣。队长陈双来说,“我们修剪果树时总是爬高爬低的,自从延庆区慈善协会为我们每个志愿者都上了保险,我们再也不害怕从树上栽下来了。”
“之前听说有志愿者为老人擦玻璃时,凳子不小心歪了摔下来,幸好人没事。但是也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志愿者们奉献爱心,意外受伤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为全区250名农村助老服务志愿者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志愿者撑起保护伞。”延庆区慈善协会秘书长王玉玲介绍。
有引领才有方向,延庆区民政局、延庆区慈善协会满怀深情和责任感,根据老人需求,根据志愿者需要,根据项目发展要求,有目的分阶段地尽最大努力为志愿服务提供精准的支持和引导。志愿助老服务开始的时候,各级领导经常以志愿者的身份,主动和志愿者们一起入户服务,给志愿者加油鼓劲;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志愿服务微信交流群,为志愿者提供一个“比学赶帮超”的平台。志愿助老服务开展一段时间后,邀请市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志愿者来为大家进行培训,提升农村志愿助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农村注入新的活力和先进的经验做法。先后对118名优秀志愿者进行了表彰,并利用媒体的力量来展示志愿者的风采,充分发挥优秀志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更多人参与到助老服务中。
在组建起这支助老志愿服务队后,延庆区慈善协会没有做甩手掌柜,而是随时动态关注它、培育它、引领它,志愿服务才能开展地更加规范有序,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活力。下一步,延庆区慈善协会要根据志愿者的需求,提供菜单式的培训,逐步把农村的志愿服务力量培育成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来为农村老人提供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高标准的服务。
几个月来,四个乡镇250名农村志愿者,为农村地区500余名高龄、特困、残疾、空巢老人提供亲人式的关怀与服务,解决了农村地区困境老人生活缺“助”、安全缺“护”、健康缺“管”、精神缺“慰”的问题,营造了浓厚的敬老爱老助老氛围。延庆区精准助老将物质帮扶与精神慰藉并重,救助帮扶与自我发展并重,不仅注重输血,同时突出内在造血,在农村地区打造出了一座座没有围墙的敬老院。
(作者单位:北京市延庆区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