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姝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钢琴踏板运用技巧探析
郑华姝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钢琴曲是非常美妙动听的旋律,对于演奏技巧的准确把握是体现钢琴旋律的一大魅力条件,对于钢琴中的踏板,特别是右侧踏板是否做到有效使用与实现音乐作品的内在属性具有直接的联系。全文根据钢琴踏板操作动作的构成要素、踏板的种类和符号、运用踏板功能的日常规律、踏板的时代作品风格,对把握钢琴踏板的规范性操作的有关技巧展开了讨论。
钢琴旋律;踏板操作;规范
钢琴构造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零件——踏板,它可以有效展现钢琴音乐的独特风格。由此,我国知名钢琴家认为钢琴中的踏板是音乐灵魂的体现。怎样才能准确且规范地使用踏板呢?有效地使用钢琴踏板不只是规范操作问题,更是神圣艺术的充分发挥,二者应巧妙配合并充分展现,才能上演出完美动听的乐章。
通常情况下,每个钢琴都拥有三个脚踏板,各自对应自身独特的演奏风格,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如果操作有序地运用好每一个钢琴踏板,就会更加有效地把钢琴演奏中音乐作品的内涵巧妙地表现出来。例如;首先,对于右踏板来说,它有延音的功能。就是能够显而易见地对琴弦的振动起到延长声音的作用。根据右踏板使用深浅度的功能,又可以分为全踏和半踏两种方法。第一种规定要把踏板一脚踩到底的同时把音效放完全,第二种规定则要求不要把踏板一脚踩到底更不能把音效完全放空,只踩到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的脚踏板,进而保存一小部分多余的音效或一个简短的声部,影响一同奏响的个别声部来收获特殊的和声效果。根据演奏时具体踩踏板的时间上来区分,可分为节奏感强的高音踏板、辅助连续音符的踏板、加强音的前音踏板和连续变换的颤音踏板。在进行踏板踩踏过程中,剩下的全部制音器都会整体与琴弦分离,毛毡会迅速分开,从而延长弹奏的音效。
其次,对于左踏板来说,它具有弱音功能。在三角钢琴的演奏过程中,踩下左踏板的同时整个钢琴键盘会稍稍向右移动,由原来琴锤敲击三根弦转为一根弦,全部琴锤也会向左侧移动。这样不但音质变弱,整套音色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乐谱上关于琴弦标注的信息,就是表示在弹奏时要放开左踏板。它可以减弱演奏过程中弹奏出的音色试听效果,左踏板主要能够促进声音的轻柔顺耳,有效去掉音效中的杂音效果。同样在家用的立式钢琴上,踩下左踏板,琴锤就会往前挪动一些,更靠近琴弦促使声音也会相应地减弱。因此,大多数人就把钢琴左踏板作为减弱音质的制音器,它能够有效辅助手指在弹奏弱音上的缺漏,起到调节音质大小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功能齐全的大型钢琴都装备弱音踏板。当然,不同类型构造的钢琴,踏板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不管何种类型的钢琴踏板,左边的踏板就是给演奏的音质中添加柔和度,起到辅助音乐质感的功能,它能够让演奏的音质变得风格扑朔迷离,促进演奏者弹奏出更柔和的声音,并一同覆盖来自弹奏过程中的敲击声音。
最后,对于中踏板来说,又叫做持续音、保守音或延长型踏板。这些特点只出现在三角钢琴中,因为其它高端钢琴演奏出的音色只有演奏者自己能够听见,外界根本感觉不到。由此可见,它的存在发挥不出弹奏的真正价值。在使用踏板演奏时,促使所使用的所有制音效果同时开放,只能保留住声音绵长的音和弦,剩下的声部与和声则按照延音踏板操作进行。事实上,演奏过程中巧妙使用中踏板就是要尽量保留持续的低音音色,提高旋律进而转换其他踏板的交替进行,充分发挥出中踏板的所有功能。
(一)规范使用钢琴踏板
规范使用钢琴踏板可以演奏出优质的音色、艺术性和独特的作品风格等多种演奏效果的展现,要想达到这一独具匠心的演奏艺术,就需要在弹奏的过程中,要遵从钢琴踏板使用的规范性,合理运用多种演奏钢琴的高超技能,有效发挥出演奏乐曲中声音持续性特点,让音符在钢琴键盘上展现得栩栩生辉。
例如,一定要严格控制钢琴踏板的规范性操作。在操作钢琴踏板时,要严谨地摆正双脚的位置。通常情况下,在使用踩踏板之前,双脚应放置在离脚踏板不远处适中的位置,如果距离太远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就会用脚趾来踩踏,如果距离太近演奏者会用脚心来踩踏,造成演奏效果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导致踩踏动作的死板效果出现。由此可见,在整个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双脚的放置至关重要,一定要找准一个合适的受压位置,在演奏的同时双脚能够准确地踩踏,有效控制钢琴演奏中美妙音色的发挥。与此同时,演奏者在演奏乐曲时左脚在不需要踩踏的时候就不要将脚踩在踏板上,只能放置一旁做好随时的准备。为保持演奏中动作的平衡协调性,可以把左脚作为平衡点,随着身体的变动进而来转换不同的方向。在不使用踏板的时候,钢琴演奏者要把双脚放置在踏板的两旁。
其次,在整个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充分把握好左脚和右脚的转换踩踏顺序。为保持适当的踩踏方式,通常情况下,有两种情况可供演奏者选择,弹奏时的直接踩踏和音色出现后的间接踩踏。弹奏时的直接踩踏就是演奏者在弹奏过程中手指的活动能够与脚部的踩踏同时进行,当一部音色结束后,脚就随着下一个音符的弹奏再继续踩踏板。保持弹奏的音质与左右脚的踩踏能够协调进行。另一种在音色出现后的间接踩踏就是在钢琴演奏者表演过程中的音后踩踏。即当一个整个音色快要结束时,脚要立即踩踏以保持声音的绵长。如果一部乐曲不断采用音后踩踏,就会在音质的节奏感上出现切分效果。由以上可知,钢琴演奏者要规范地使用踏板的协调一致性,演奏过程中要把双脚安置在适当的活动范围中,反之容易造成演奏过程中手与脚的不能协调配合,出现干扰现象。另外,在有效使用踏板的技术性要求上,要操控好踏板在节奏感、轻重音切分、延长音转换、抖动颤音的音色质感的交替进行,增添听觉和视觉动感效果。
(二)发挥钢琴踏板的艺术魅力
在进行钢琴演奏的过程中除了上述规范操作外,演奏者应采用适应自身舒适度和灵活操作的踏板使用,从而促使演出的乐曲达到完美的音乐视听感受。进一步说,每一个出色的演奏者都要具有这样一套技术性的操作手法,规定钢琴演奏者能够根据所演奏的乐曲风格和艺术展现方式协调好双脚运用踏板的操作流程,进而引领听众能深入地体会到作品的美妙境界和深刻艺术内涵。
首先,演奏者在弹奏乐曲的时候,要根据不同曲目的风格艺术,来适当地运用钢琴踏板的辅助功能。然而,很多钢琴乐曲由于创作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作家和乐曲风格也各不相同,乐曲的本质也更不一样,从而对踏板的运用上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这种情况下,演奏者在弹奏不同钢琴曲之前,就要对这些风格各异的音乐作品做好详细的揣摩和领悟。例如:欧洲文艺复兴以后,在巴洛克时代的钢琴音乐,风格上追求的是宏伟的气势和庄严肃穆的艺术效果,讲究一种回归自然超凡脱俗的美感,演奏过程中要求音色节奏感要适中,要求钢琴演奏者就要尽量减少使用踏板,当部分音符需要加强和减弱的时候才能使用。在古典音乐维也纳时期的作品展现过程,钢琴踏板使用也有很大的不同,为把作品风格展现得更为清新自然,表达出作品和声调的创作特性,对于莫扎特等音乐家的技术作品,也不太使用钢琴踏板来演奏。到了后期关于贝多芬的钢琴作品中,开始增加踏板的使用频率以此来增添作品中独具特色的丰富内涵,进而在演奏风格上增添了管弦乐的艺术享受。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大多是表达出个人内心的独白和情感,这就要求对钢琴踏板要更好地使用,这样不仅展现出作品的和声效果,还会提升演奏者的技术水平。在近现代时期的音乐风格里对于钢琴踏板的使用要求上则更为严格,由于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更加重视表达和声效果,而在现代作品曲目中则会体现出特别的表达方式,对于钢琴踏板的有效应用上也是必不可少的。其次,钢琴演奏者还要依照不同的作品实质来添加钢琴演奏的特性。也就是说,演奏家在表达钢琴作品的时候,要以原来作曲家的乐谱上的标记为基础,结合自身对作品的理解来恰当地运用钢琴踏板。也就是说,演奏者要能够准确分辨出乐谱中的踏板标记。进而根据这样的提示来更好地演奏作品。
对于一些没有标记符号的乐谱,演奏家要根据自己对作品的领悟来灵活合理地运用踏板。假如钢琴演奏者能够轻松自如地运用自己的方式灵活运用踏板,这样就可以演奏出独具匠心的艺术效果。与此同时,这样的演奏风格要融入艺术家的创新理念,也体现出演奏者的本质情感的表达。此外,还要有效地关注音色中和声的变化情况,基于此来衔接到踏板的合理配合,才能让作品的音色变得悦耳动听。还要结合作品演奏过程中对节奏不同的要求和作品情感的体现,以给听众展现出风格各异的节奏感和音色转换的美感。
纵观全文,对于钢琴踏板的规范运用,不但显示出钢琴演奏者敏锐的听觉能力和对音乐的挚爱,而且还表现出演奏者自身的艺术魅力和对作品的领悟。对于钢琴演奏者或音乐教师来说,只有全方位创新自己的音乐技能和艺术修养,才能更灵活地运用好钢琴踏板,从而给音乐作品的完美展现增添更多的美感体验。众所周知,钢琴踏板在整个演奏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整架钢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产生美妙音色的辅助部件。本文全面分析了踏板的类别以及各自的主要作用,并重点阐述了在应用上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只有科学合理地运用好钢琴踏板辅助功能,才能弹奏出更悦耳更具有艺术造诣的美妙曲目。
[1]余立.钢琴踏板运用技巧探析[J].大舞台,2015(6):19-20.
[2]付蕾.关于钢琴踏板技巧的规范使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7):14-15.
[3]白晓南.钢琴踏板技巧及运用探讨[J].才智,2008(9):22-23.
J62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