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贵州大学音乐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客家筝曲
——《出水莲》演奏分析
李海燕
(贵州大学音乐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客家音乐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客家音乐中,客家筝具有重要地位。客家筝曲以古朴典雅、文静优美见长,《出水莲》是典型代表之一。文章对《出水莲》的演奏特点及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以期为客家音乐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客家文化;客家筝;《出水莲》;演奏特点
《出水莲》曲调凝重含蓄、古朴淡雅、意境深远。乐曲最好用G调定弦,并用钢弦筝演奏,音色柔美、韵味十足。
(一)调式特点
(二)详解
全曲六十八小节,分三段。 第一乐段分为三个乐句。在弹奏第一句时,有凝重、感慨万千之感。力度上要作明显的对比,速度上则要缓慢,特别在弹奏“4”音时,左手演奏一定要进行大幅度颤音,一直颤到下一音符出来。结尾长音保持松弛、缓慢、轻柔地揉弦。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重复,但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音乐不再凝重,而是轻快流畅。在速度上,要稍稍提速;在力度上,要有对比;在音乐感觉上,要表现莲花的高雅、灵动。结尾要作明显渐弱弹奏。弹奏第三乐句时,要与第二乐句的结尾有强烈的对比,演奏时加大力度,做到中强,但紧接着做到柔弱无力,万般无奈,之后再弹奏出明亮、饱满的音色,但结尾音色要低沉、黯淡,表现莲花出淤泥之前的奋力挣扎。
第二乐段是整首乐曲主题,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有五个句子。第一乐句展现了莲花生机盎然、迎风摇曳、出淤泥而不染的姿态。弹奏这一乐句时,力度上要坚定有力,特别在演奏小切分节奏时一定要铿锵有力,使音色饱满且具有张力。在演奏快速勾托时,手指动作小,音乐出来有线条感。第二乐句蕴含人们对莲花的崇敬。力度做到由强到弱。第三乐句是深深的感叹,演奏时要特别注意大量的微升“4”和微降“7”这两个音的频繁使用,一方面使得这首作品具有中州汉乐古朴典雅而又凝重的风格,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客家筝曲含蓄、哀怨的韵味。这一乐句的演奏,需要细腻处理,弹奏时应由弱到中强,紧接着弱奏,到第四乐句强奏,之后回到弱奏结束。力度上的变化,使得音乐跌宕起伏,二度的上下滑音反复运用使得乐曲色彩饱满。第五乐句演奏时稍激动,稍加速,表现莲花自强不息的品质。其中,“6”弦上运用边弹边颤,仿佛用坚定的口吻告诉人们要学习莲花的坚强、拼搏的高贵品格。
第三乐段是全曲的尾声。此段展现了莲花经过顽强的拼搏之后,以生机勃勃、婷婷玉立的姿态随风飘荡,体现出莲花的“傲”。乐曲结尾处,给人的感觉如同电影画面一样,镜头逐渐拉远,越来越朦胧,莲花随着音乐的消失而逐渐消失。演奏这一乐段时,应选用中强的力度。结束句应渐弱、渐慢地演奏,最后整首作品稳定地结束在主音上。
(三)左手按音
《出水莲》按滑变化丰富,音色优美圆润。客家话语音起伏大,对滑音有直接影响。左手按滑柔和均匀,长揉弦有荡气回肠之感。
1. 滑音
A. 带附点上滑:汉乐之精髓,滑音时值短,若隐若现,不单调,体现清淡。比如:、。
2. 揉弦
在曲子平和处,左手给一些点缀、小装饰,让音色显得更柔美。揉弦时手臂松、上下抖动幅度小,均匀、柔和,速度不快不慢,听起来高雅清淡。如:。
3. 颤音
(四)右手的运指
1. 拂弦(花指)
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的装饰性短拂弦,小而精致,体现淡雅。只有两三个音,最多不超过四个音,体现“雅”的意境。如:。
2. 以扎桩贴弦弹(夹弹)为主(食指和结束音用提弹)
发音刚劲有力,非常稳重,有质朴感。
3. 起板经常用长撮或勾
这个起音很重要,指甲入弦深,音色上要求醇厚、稳健,落点果断,这充分体现客家筝古朴、庄重的风格,也体现《出水莲》“傲”的意境。如:。
4. 勾托用的较多
一般突出中指的音响。演奏时,通常用贴弦弹(夹弹),但较弱的地方,或进入高潮的地方,常常用提弹,显得更灵巧,容易把情绪推向高潮。如:。
5. 音色
内:琴码与山口的中间位置,发音浑厚、低沉。外:离山口4厘米左右,发音清脆明亮。右手发音圆润、饱满。左手颤音音淡雅、绵长。
6. 常用节奏型
7. 培养客家筝曲中“4”,“7”音高概念的方法
培养演奏者微升“4”和降“7”微升的音高概念,能更好地掌握客家筝曲的风格特点。使得作品不仅有中州汉乐古朴而又凝重的风格,还有客家筝曲含蓄、哀怨的韵味。
听音频资料,多跟唱;
跟当地老师唱(口传心授),这样风格地道;
“4”“7”音高及滑音音高的走势有规律可寻。
比如“4”音,左手先按到比还原“4”音偏高一些,再放回一毫米左右(右手弹与左手放回同时进行),之后作均匀的上下抖动。再如“7”音上滑时,左手先按到比b7音偏高一点儿,之后快速回b7音高,再慢慢上滑即可。
《出水莲》慢板独立演奏,用四四拍记谱。乐曲短小、精炼、完整。
《出水莲》慢板与“软线”《熏风曲》的中板连奏。加进中板,速度加快,乐曲易达到高潮,显得更丰富。音乐会上演奏效果好。
《出水莲》慢板与“软线”《昭君怨》《崖山哀》慢板连成套曲演奏。这种方式是典型的传统音乐联奏方式。
《出水莲》慢板与“软线”《昭君怨》《崖山哀》慢板连成套曲演奏后,再接“软线”《熏风曲》的中板或《雪燕南飞》的中板。这种联奏方式使乐曲拉长,又不是同一旋律的重复,适合较长时间的演奏。
《出水莲》是广东汉乐筝曲中最著名、流行最广泛的“软线”大调乐曲之一。《乐剧月刊》题解为:“出水莲描写莲塘萧散、秋凉景色,富有睹物伤时之意。”又云:“盖以红莲出水,喻乐之初奏。象征其鲜嫩也。凡软线诸调,均可用此调起板。”
从整部作品的音响来看,这首乐曲没有任何炫技性的演奏方式,它只是表达心境,抒发情感。它处处洋溢着文人气息,凸显“雅、傲”的气质。这是一首地地道道的“文曲”。其音响给人一种典雅、朴素、深邃的感受,犹如一个诗人喃喃自语。乐曲旋律激动的地方较少,有时候旋律起伏的句子又马上恢复平静,这正体现了中国古代人那种“哀而不伤”的审美思想。
客家人借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意境,表达他们爱莲花的品格与心情,比喻客家人客居他乡,都像莲花一样洁身自好,不与社会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客家筝乐的古朴、高雅,正如“出水莲”一般,让我们感受到客家人在南迁过程中远离故土、颠簸流离的经历,培养了客家音乐孤傲、悲凉的特质。客家人在对《出水莲》的赞美中,肯定了自己民族文化,有一种归属感,音乐中那种古朴典雅之美自然流露出来了。
客家筝曲《出水莲》的音乐风格与客家汉乐、客家文化紧密联系。传统汉乐古朴典雅,保留了传统的原汁原味,客家筝自然也继承了汉乐的传统。所以,深入吸收汉乐的风格特点,多唱汉乐谱,多听民间艺人或传承者的音频,能更好地掌握《出水莲》的传统、地道风味。客家人的文化、语言、饮食、山歌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客家筝的音乐风格。
《出水莲》这首客家筝曲,实为借景抒怀、托物言志。它为人们展现了“莲”的气度,实际上表达了人们向往洁身自好的生活,同时也是对这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正是这首作品的深刻主题和精神价值。当前,人们的生活节奏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就连青少年也因功课多而使他们越来越忙碌。大部分人习惯于为了生存发展而奔波忙碌,在追名逐利中,很多人变得性格浮躁、心不静。倘若大家弹弹亦或听听古筝名曲《出水莲》,它能使人安静下来,用心体会,修身养性。“莲”的哲理惠及人的一生。
[1]冯光钰.客家音乐传播[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2]胡希张.客家文化[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3]肖玲. 从《出水莲》的演奏特点看客家筝曲[J].音乐时空,2011(11).
J632.32
A
李海燕(1979-),女,贵州省遵义市,贵州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古筝演奏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