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2012-2016)李大钊研究综述

2017-01-24 12:45李亚男王久高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史学李大钊马克思主义

李亚男 王久高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1)

【理论综述】

五年来(2012-2016)李大钊研究综述

李亚男 王久高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1)

近五年来,有关李大钊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发展,史料的搜集、整理、考证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研究的领域和视角得到新的拓展。本文从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人、李大钊与儒家思想、李大钊的法律思想、教育思想、妇女解放思想、史学思想、民族复兴思想、李大钊的生平与交往等方面,综述李大钊研究的相关成果。

近五年;李大钊;研究综述

今年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先生英勇就义9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先驱,对五年(2012-2016)来学术界对李大钊及其思想等相关研究做综合性述评。

一、与李大钊相关的著作、论文成果丰硕

五年来,学术界出版的与有关李大钊的主要著作颇多,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文集,主要是将李大钊的文章重新整理出版,如《李大钊全集》(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李大钊书信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李大钊散文》(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其中,新版《李大钊全集》共编为五卷,主要完善之处和特色有:一是文字校勘上,全集原则上以手稿、初刊为底本,依据权威校勘本,对文字和引文进行了精确的校勘、审定。二是篇目编排上,依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证据,原则上以写作或发表的时间先后编排。三是注释上,修订了错误注释,新增注释二百余条,并对李大钊论著中难以理解的名词、术语等作了详细的注解。第二类是李大钊的史学思想。主要出版了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史学要论》(岳麓书社2013年版)、《李守常史学要论》(吉林出版社2013年版)。第三类是李大钊的传记类。如《李大钊传》(红旗出版社2016年版)、《李大钊》(作家出版社2013年版)、《解读李大钊》(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版)、《革命先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年版)、《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李大钊》(中国工人出版社2012年版)、《代代读革命先烈(第1辑):李大钊》(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四类是李大钊在某一地区的生活、工作等。如中央编译局2013年出版《李大钊北京十年(思想篇)》《李大钊北京十年(事件篇)》,与此前2010年出版的《李大钊北京十年(交往篇)》构成系列篇。《李大钊与唐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主要讲述了李大钊在唐山的革命实践和人际交往活动。第五类是李大钊某一领域的研究。如《李大钊文艺思想研究——兼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启蒙现代性的关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版)。这些著作或进一步丰富了李大钊研究的史料,或从不同的学术角度拓展了对李大钊的新认识。

五年来,国内共发表研究李大钊的论文近1000篇,这些论文除了继续探讨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李大钊与传统文化以及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想、民主主义思想、哲学思想外,还深入拓展了李大钊的教育思想、法律思想、史学思想、妇女解放思想、民族复兴思想等领域,同时对他的生平事迹也作了更为详尽的考证与补充。

二、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人

学界普遍认可李大钊是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但关于李大钊是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人尚有争论。郭强认为,李大钊虽未使用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等字眼,但从他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始,便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历史底蕴。李大钊将马克思主义置于中国文化的语境之中,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范畴加以改造,迈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步[1]。郭磊在《李大钊全集》中找到依据,认为李大钊曾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革命中来的要求就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且在促进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工人活动、支持农民革命运动,和对于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作出了宝贵贡献[2]。

王小拥则认为,包括李大钊在内的党的早期领导人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他们都没有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概念,尚未达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自觉。真正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人应该是毛泽东,相比而言,李大钊被称作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比较恰当[3]。李怡、孙宜芳对此进行了反驳,她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涵盖了认识历史起点、实践应用起点和理论生成起点。通过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的判定条件并结合上述三个条件和本质特征,可以判定1914年1月至1916年5月期间,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留日知识分子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历史进程[4]。

三、李大钊与儒家思想

刘东超对李大钊的儒学观评价很高,认为他深刻批判了儒学维持专制统治、压制下层民众的历史功能和现实功能,揭示了孟子等儒学大家的偏颇表现,同时也肯定了儒家的历史功绩和一些真正儒者的高尚言行。他的儒学观达到了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思想水准[5]。李燕进一步阐述,李大钊反对的正是孔子作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和“专制政治之灵魂”的形象。他将改造儒学与再造中华相结合,提出要把“白发中华”变为“青春中华”,要把“老辈之文明”变为“青年之文明”,并号召青年为此而努力[6]。郭继民认为,李大钊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会通之路可大致从“以儒接马”“以马评儒”“融儒于马”等三个主要层面探讨。意即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前、中、后,应该怎么用儒家文化的视野来“接应”“评价”马克思主义,并且进行“融儒于马”的哲学建构[7]。

赖伟钧分析了李大钊和老子思想,初步考查了李大钊“民彝”思想与中国文化话语体系的关系,借此探明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思想路径。他对比了李大钊就儒道两家“民彝”思想在文中所引用“章句”的侧重,得出在李大钊“民彝”思想中,对有关中国文化话语体系的基本哲学思想路径的判断是:一是儒家思想应予以批判;二是道家思想在一定程度可批判儒家思想[8]。虽然作者论证的结论不太明确,但研究角度比较有新意。

四、李大钊的其他思想

(一)李大钊的法律思想

王勇探讨了李大钊的法律思想及其法政观。作者立足于清末法律学说的传入以及李大钊自身所特有的法律学习经历,对李大钊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概括与梳理,并从政治家和革命家的角度着重介绍了李大钊的宪法思想和国际法思想。作者在论述李大钊的国际法思想时,着重介绍了他站在当时弱小国家立场上提出的民族自决权、反对秘密外交、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等思想。作者在分析李大钊国内法思想时指出,李大钊认为法律可以对中央和地方的权力结构进行有效的分配和控制,法律可以保障人权、妇女地位等。最后作者认为,李大钊的法律思想有着很浓的政治色彩,尽管限于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但对今天的法律和政治建设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9]。

(二)李大钊的妇女解放思想

周娟娟从女权社会主义的视角对李大钊妇女解放思想进行解读。作者基于李大钊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大家族制度对妇女受压迫的根本影响,按照“妇女就业、政治权利、婚姻家庭”的顺序对李大钊和女权社会主义的思想分别作介绍,并分析了它与女权社会主义者倡导方式的不同[10]。

张丽彬比较研究了李大钊和胡适对妇女解放问题的异同,认为由于二者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完全相同,他们的妇女观也有所差异[11]。李熠立足于陈独秀和李大钊妇女解放思想的比较研究,旨在说明他们的妇女解放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在二者妇女解放思想的区别方面,作者认为,李大钊把妇女解放问题扩展到了经济领域,而陈独秀则固守在思想、政治、社会领域。这就使得李大钊在妇女解放思想上面更能付诸于实践,更能在现实问题上和各种矛盾中实现其理论[12]。

(三)李大钊的教育思想

常进军认为,李大钊提倡教育平等,即人人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与权利。在教育内容上他强调批判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封建奴化教育,传播和讲授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理论;在教育方法上他主张摒弃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方法,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13]。蔡诗敏分析指出,李大钊教导青年们不仅要塑造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而且要养成无产阶级的平民政治观、爱国主义观与实践观,自觉投入到改造旧制度、建设新社会的洪流大潮中。李大钊积极倡导青年学生与广大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实践观[14]。

除了动员青年上山下乡与广大工农群众相结合,王明着重研究了李大钊的农村教育思想。李大钊认为农民阶级只有拥有了知识才能明白自己所应拥有的权利,因此他主张在农村设立图书馆、书报社等,让农民在闲暇的时间能增长自己的知识,以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李大钊认为对农村的教育不能完全照搬城市教育体制进行,应该充分利用乡间的有利条件,例如用一些图画及歌词读物以更好地保证能被农民所接受,以及建立农村自己的教育机关,联合农村当中的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乡村补习所[15]。

(四)李大钊的史学思想

谢樑对李大钊和梁启超的史学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作者认为梁启超和李大钊两人在“新史学”思想上的差异,就是彼此阶级立场上的差别在思想领域的体现。梁启超的史学着眼点在于通过否定封建地主阶级史学体系,达到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目的;李大钊“新史学”思想是在五四运动之后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起来的唯物史观。关于历史发展规律,梁启超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没有人们所认为的客观规律,而是所谓的史者心中的主观思辨;李大钊则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历史研究就是要“寻求一个普遍的理法”来说明人类历史发展的真相[16]。张汝伦从中国现代史学及进化史观入手,分析了李大钊的史学思想,认为李大钊是一个调和论者,主张保守和进步、东洋文明和西洋文明不可偏废。但最终还是进化论使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主张以革命来解决问题的革命者。尽管如此,他还是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批判者。他从社会和文化上来理解世界,使得他能以释义学的态度来理解历史事实[17]。

关于李大钊史学思想的形成,张文生认为这与北大史学教授职业的职责要求及李大钊本人的尽心尽责是密不可分的。李大钊的史学思想形成于19世纪20年代中国史学近代化的过程之中。李大钊从1920年7月开始了近七年的北大史学教授的生涯,北大史学教授职业为李大钊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契机与舞台[18]。杨鹏认为日本学者对李大钊史学思想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有针对性地吸收内田银藏、浮田和民、河上肇以及堺利彦作品中的观点与内容,李大钊构建了自身的史学体系,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形成做出了积极的探索[19]。

(五)李大钊的民族复兴思想

俞祖华、耿茂华认为李大钊阐发的“中华民族之复活”思想,成为“中华民族复兴论”正式定型的重要基石。李大钊在日本求学回国后的那段时间是其民族复兴思想的酝酿时期。新文化运动前期,到1918年7月《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发表,是其民族复兴思想较为集中阐发的时期。1918年7月后,李大钊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思考复兴之路,是其民族复兴思想的发展、升华阶段[20]。徐行、高鑫也将李大钊的民族复兴思想形成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在求学阶段他提出了反帝爱国的主张;在回国办报阶段他提出了民族复兴的关键在于青年的主张;在五四运动阶段他提出了民族复兴要依靠无产阶级的力量,要建立先进政党的主张。李大钊民族复兴思想的不断演进展示了他从一个爱国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历程[21]。王小梅概括了李大钊民族复兴思想的主要内容:反对并批判日本人大肆鼓吹的“大亚细亚主义”,提出建立“新亚细亚主义”“新中华民族主义”,主张“拿民族解放作基础,根本改造”,实行民族自觉;倡导“青春中国”理念,以进化论的观点提出“民族复活”“民生更生”等民族复兴理念;反对全盘西化,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主张改造中西方文明,建立一种融中西文化为一体的“第三种文明”。其中心内涵“青春中华”“第三种新文明”“中心势力”等极富特色的内容[22]。

五、李大钊的生平与交往

(一)李大钊与人物交往

1.李大钊与陈独秀

刘晓艳再次探讨和论证了1920年2月“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过程,“南陈北李”格局是怎样形成的。作者还谈到陈独秀在李大钊遇难后对他的评价,认为“北李如北斗”[23]。权赫秀从留学日本的角度看“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陈独秀通过1901年到1915年间先后四次的日本留学,完成了由“康党”到革命党的转变。李大钊从1913年到1916年间实际只有一个完整学年在早稻田大学留学,这段经历对他接受社会主义乃至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此后的人生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留学日本经历,可以说是“南陈北李”日后成为共产主义者乃至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建者的一个重要历史起点[24]。

2.李大钊与胡适

王世儒认为,虽然“问题与主义之争”让李大钊与胡适在思想观念上分道扬镳,但李大钊和胡适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1919年两人之间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其实也是在心平气和的气氛中进行的。李大钊为反驳胡适观点而写的致胡适公开信,即《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通篇语气十分礼貌谦逊。在文末,还写有“如有未当,请赐指教”等语。这都清楚地表明,两人之间是为探究学理而争辩,并非是无端相互发难。在两人交往的十几年过程中,发生不同观点的论争,尚不只一次,即使有时辩驳得相当激烈,彼此之间也从未口出恶言,相互诋毁,而是以友情为重。因而,在胡适与李大钊之间仅有过学人之间的辩难,君子之间的争雄而已[25]。

3.李大钊与孙中山

李继华认为,李大钊在1923年10月所说的“主张自由民主主义的孙文等人最近也变得与军阀没有什么不同”,既符合李大钊自己对国民党孙中山的认识轨迹,也与中共其他共产党人的有关认识相一致,更与共产国际、苏俄政府及其在华代表对孙中山的评价相吻合。孙中山自己关于国民党的失败教训及原因的论述,及其对于国共合作的复杂态度,实际上也证明了李大钊所作批评的合理性。当年的李大钊,对孙中山既有充分的肯定,也有严厉的批评。作者认为今天的人们应当全面看待这个问题,不能只注意前者,而不注意后者,更不能把后者简单地看作“偏谬的判断”和报刊的“文误”[26]。

李吉奎从李大钊和孙中山人物生平轨迹的相似之处,以及二人的交往来分析二者的关系。还在求学的李大钊对孙中山的历史作用及孙将临时大总统“让袁”一事有实事求是的评论。1922年9月至1925年3月间,为促成国共合作,李大钊与孙中山多有交往,发挥了重要作用。1924年底,孙中山在日本神户演讲“大亚洲主义”,早在5年前,李大钊亦曾表述过对日本人所提倡的“大亚细亚主义”的看法,但两人观点有不一致的地方[27]。

4.李大钊与毛泽东

姜义军认为青年时代毛泽东在求学、成长的历程中得到李大钊倾心帮助,从而转变为一个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作者从三件事写二人的师生情:赶考路上毛泽东回忆李大钊、第一次赴京毛泽东幸遇李大钊、1919年赴北平请愿毛泽东又见李大钊。虽然李大钊并不是毛泽东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但毛泽东却发自内心地说“他是我真正的老师”[28]。

董宝瑞从另一个角度看二者的关系。他认为李大钊不是中国的列宁,因为这个荣誉已属于毛泽东。但是李大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他象征着老一辈东方民主主义者与新文化运动前期(1915-1919)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之间的联系。在这批知识分子中,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脱颖而出,出现了新一辈年轻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1927年后他们掌握了党的领导权。作者引用了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的话:在中国共产主义者试图把中国历史推向前进的这个连续完整的链条中,李大钊正好是毛泽东之前的一环[29]。

(二)李大钊与政党、团体的关系

1.李大钊与近代中国社团

朱文通认为李大钊通过大量的社团活动逐渐走上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舞台。起初他主要是以学生身份参加一些学生社团的活动,经历了从一般会员到社团骨干,再到自己发起成立社团的转变,初步积累了一些社团活动的经验。李大钊曾经短暂地介入当时社团的主流——政党团体的活动,一度加入中国社会党,并参与创建社会党天津支部。在社团活动中,李大钊受到当时社会主义思潮传播高潮的影响,这为后来他接受马克思主义埋下了伏笔[30]。

2.李大钊与国民党

《狱中自述》是李大钊以国民党人自称向敌人作出的书面回答,在文中他从未谈及中国共产党。谷新德从这个问题入手进行求证,认为李大钊在生死抉择面前,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避免党的组织再次遭受破坏。鉴于张作霖极端仇视共产党,如果李大钊在狱中明确亮出自己中共领导人的身份,其结果可想而知。如果考虑到孙中山曾与张作霖结成军事联盟,国民党在北方处于半公开地位,张作霖正在拉拢国民党这层关系,“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与敌周旋,则可以在最大限度内保护被捕同志[31]。

3.李大钊与北京大学图书馆

吴稌年研究了李大钊对北大图书馆建设的贡献。李大钊于1918年1月初任北京大学图书部主任,至1922年12月2日刊登启事辞图书部主任而改任校长室秘书,他在图书馆的5年中,以一个马列主义者、社会活动家、理论家的气魄,观察、建设图书馆,使社会活动与图书馆活动相得益彰,从而建设出了独具特色的图书馆学理论,创建出了引领当时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北京大学图书馆[32]。《美国百科全书》称李大钊是“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张新利对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近五年期间的工作进行探究,梳理了他对图书理论及实践方面所做的贡献,包括解决藏书建设问题、制定图书借还规则、培养图书管理人员等[33]。

六、李大钊其他相关研究

杨琥、王宪明在《走近李大钊理解李大钊》一文中分享了他们在参与重新编辑、修订、出版《李大钊全集》时的感受。他们认为此次修订的要求,是在扩大搜罗范围的同时尽量保留文字原貌,基本不作删节。对于文章排序,本着将文本、语境和思想统一起来的原则,在对具体篇章进行详细考证的基础上作了一些调整,以求更准确地反映李大钊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实际历程。此外,为了确定李大钊文章中出现的诸多外文词汇和译名的准确含义,研究会按照李大钊文章中提供的线索,深入到文章所涉及的外国文化、外国语言和外国语境中作了细致考订,纠正了之前的一些错误[34]。

张同乐在查阅资料中发现一幅登载于《良友》画报1926年第5期的李大钊与顾孟余在太和殿纪念孙中山逝世周年公祭活动的合影。后来他发现《世界》画报所发《被段祺瑞通缉之五人》使用的李大钊照片,竟是《良友》画报的这张照片,只不过抹掉了照片上的背景以及顾孟余像那部分,仅留李大钊一人的照片,其刮擦制作痕迹明显。由此作者展开调查,考证照片承载的信息,寻找并研究了当时报刊作出的相关新闻报道[35]。

李继华根据近年发现的《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同学录》和有关史料,对李大钊在北洋法政学堂的校友际青、子默、守恒、去闇等做出进一步考证:际青本名刘瑞芝,今河北省乐亭县胡家坨镇木瓜口附近的刘庄人,约生于1885年,与李大钊同为“专门预科英文班”和本科“政治经济科”的学生。子默即郭须静(1890—1934),1907年秋先入“专门预科法文”,1913年6月与李大钊一起毕业于本科“政治经济科”。守恒即张永德,北洋法政学堂第一届“别科”生,1909年春入学,1912年7月毕业。去闇即张一诚,北洋法政学堂法律本科学生,1910年—1913年6月在学[36]。

综上所述,五年来学术界对李大钊研究的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史料得到进一步的搜集、整理、考证和规范,研究的视角和领域得到新的拓展,李大钊的民族复兴思想、法律思想、妇女解放思想、教育思想都有新的研究亮点。但是,囿于新史料发掘有限,重复研究依然较突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亟待新的突破。

[1]郭强.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生成逻辑[J].河北学刊,2012,32,(2):160-163.

[2]郭磊.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D].江西师范大学,2012.

[3]王小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和“第一人”——兼评李大钊研究的一个流行观点[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9):149-152.

[4]李怡,孙宜芳.再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J].科学社会主义,2015,(3):43-48.

[5]刘东超.论李大钊的儒学观及其现实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6):81-85.

[6]李燕.李大钊与陈独秀儒学观之比较[J].唐山学院学报,2016,29(2):13-16.

[7]郭继民.李大钊对儒学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会通之考察[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86-90.

[8]赖伟钧.李大钊“民彝”思想与老子《道德经》[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3):200-201.

[9]王勇.李大钊的法律思想及其法政观[D].鲁东大学,2016.

[10]周娟娟.论李大钊的妇女解放思想[D].浙江师范大学,2015.

[11]张丽彬.李大钊与胡适妇女解放思想之比较[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89-90.

[12]李熠.“南陈北李”妇女解放思想比较研究[J].教师教育学报,2012,10,(4):86-87.

[13]常进军.李大钊教育改革思想述论[J].教育探索,2016,(1):7-10.

[14]蔡诗敏.论李大钊的青年教育思想[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2):101-105.

[15]王明.浅析李大钊的农村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32(5):104-105.

[16]谢樑.梁启超与李大钊“新史学”思想比较[J].传承,2012,(22):76-77.

[17]张汝伦.史学与中国现代性——以李大钊的史学思想为例[J].学术月刊,2015,(9):33-41.

[18]张文生.李大钊史学思想形成的职业条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19]杨鹏.李大钊史学思想形成的日本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报业,2013,(4X):124-125.

[20]俞祖华,耿茂华.从李大钊到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思想的演变轨迹[J].人文杂志,2015,(12):94-101.

[21]徐行,高鑫.试论李大钊民族复兴思想的发展轨迹[J].贵州民族研究,2015,(8):17-21.

[22]王小梅.李大钊与中华民族的复兴[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6,18(1):31-33.

[23]刘晓艳.“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再探讨[J].领导之友,2016,(13):68-75.

[24]权赫秀.“南陈北李”的留学日本经历及其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2012,(4):107-115.

[25]王世儒.胡适是李大钊的好朋友[J].文史精华,2012,(11):36-39.

[26]李继华.李大钊对孙中山的“批评”述论——兼谈历史人物评价的正确路径[J].天津法学,2013,29 (2):107-112.

[27]李吉奎.孙中山李大钊关系管窥[J].广东社会科学,2016,(5):90-99.

[28]姜义军.毛泽东与李大钊的“师生”情谊[J].兰台世界,2014,(1):105-106.

[29]董宝瑞.李大钊,毛泽东之前的一环[J].党史纵横,2013,(11):19-22.

[30]朱文通.李大钊与近代中国社团[D].河北师范大学,2013.

[31]谷新德.李大钊在狱中为何以国民党人身份写自述[J].共产党员,2012,(1):121-122.

[32]吴稌年.对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多方位认识[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3,33(4):75-83.

[33]张新利.李大钊与北京大学图书馆[J].基础教育,2013,(12):57-60.

[34]杨琥,王宪明.走近李大钊理解李大钊--编注《李大钊全集》的几点认识和体会[J].党的文献,2014,(6):103-108.

[35]张同乐.新发现李大钊、顾孟余合影考证[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3):134-140.

[36]李继华.李大钊在北洋法政学堂校友考辨[J].天津法学,2015,(3):107-112.

责任编辑:任芃朴

D231

A

1009-0169(2017)05-0043-06

李亚男(1993-),女,山西大同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王久高(1972-),男,安徽怀宁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

猜你喜欢
史学李大钊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李大钊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史学漫画馆
史学漫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