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共产党人自我创新思想探析
——以调查民情作为视角

2017-01-24 12:45王辉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民情共产党人群众

王辉

(1.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四川成都611731;2.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党建工程】

习近平的共产党人自我创新思想探析
——以调查民情作为视角

王辉1,2

(1.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四川成都611731;2.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习近平对于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的自我提高与自我净化高度重视。习近平特别强调共产党人要深入困难艰苦地区的人民中间进行调查走访,以便了解实情,改变贫困。同时,对于民情的调查是一个共产党人自身得到创新、得以升华的好途径,这种深入基层群众的面对面调查是共产党人的最好学习过程。习近平认为调查民情是共产党人思想信念得到创新的开端起点,是共产党人工作作风得到创新的有效途径,是共产党人能力本领得到创新的实践基础。

习近平;共产党人;自我创新;调查民情

习近平对于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的自我提高与自我净化高度重视,他认为建设一个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关键还在于党员自身先进性的培养发展,而共产党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必须重视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习近平特别强调共产党人要深入困难艰苦地区的人民中间进行调查走访,以便了解实情,改变贫困。同时,对于民情的调查是一个共产党人自身得到创新、得以升华的好途径,这种深入基层群众的面对面调查是共产党人的最好学习过程,也是建设一个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有效方式。习近平认为调查民情是共产党人思想信念得到创新的开端起点,是共产党人工作作风得到创新的有效途径,是共产党人能力本领得到创新的实践基础。

一、调查民情是共产党人思想信念得到创新的开端起点

习近平针对在一些党的干部中官僚主义盛行的现象,指出这种风气的关键之处在于一些人在贪图私利与浑浑噩噩的过程中忘记了党性,而党性所强调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为人民服务,因为我们的权力来自人民。但犯有官僚主义的人却将党员与人民这种主仆关系颠倒过来,将人民置于公仆的权力之下。因而,他们不愿到群众中间去,不愿与群众打交道,害怕损伤自己的利益,给自己带来麻烦。习近平指出,要想真正增强党性,也就是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能否认,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共产党人要克服困难就要善于向人民群众讨教,这实际上就摆端了自己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人民是主人,共产党人是公仆,仆人向主人请教解决问题的方法。习近平在2015年1月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的学员座谈会上指出:问计于民是共产党人的基本功,“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1]7。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经常深入农村、深入农户,深入最苦最穷的地方。习近平对焦裕禄到火车站看望逃荒的灾民、大雪天要求县委干部到农民家发现情况、钻进农民茅屋自称是农民的儿子的行动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这就是对党的宗旨的全部践行,坚持了党性。习近平认为,深入基层群众,上群众家中调研走访行动的实施便直接走向了为人民服务的正确轨道。同时,这个过程加深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联系。因为,共产党人要调查民情、村情,要得知一家之长、一家之短、一村之长、一村之短、一乡之长、一乡之短,要了解家底、村底、困难、优长,统筹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就要学会与人民群众说话。习近平认为,这种说话并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而是思想与感情的表露。许多人在群众面前说话不灵,根子在于对人民群众敷衍糊弄或者是手脚不干净,因此,他们与群众自然说不上话,无法沟通。要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说得上话必须要真正为他们办事,长期细致地做群众的工作,解决群众衣食住行之苦,生老病死之需,哪怕是远处僻壤深山的群众买不到灯泡、肥皂这些针头线脑的小事,共产党人解决了,也就有了和群众说得上话的前提。习近平指出,与群众能够沟通交流是共产党人长期坚持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的结果,一件一件、日积月累的结果。习近平认为,为什么一些干部能够取得好的工作成绩,能够打开局面,原因就在于在上门之前解决了群众的急迫问题,或者善于与群众说话,善于在调查民情中与群众交朋友,推心置腹地交谈,“‘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只要各级领导干部能够与群众结友交心,赤诚相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的工作就会越做越好,我们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2]63。实际上,共产党人到群众中走访,还可以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这种面对面的监督过程不同于党内、舆论的监督,这种监督往往会更为直接,更为真实。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在没有打招呼直接访查的情况下,一些群众易于直接批评领导干部,直接提出他们的不满。习近平认为,这种情况会使领导干部真正反思自己的工作部署,决策的有效性,不是给提意见的群众打击报复,而是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深刻反思我们的失误不足,自觉改正、及时吸纳。这种被监督、被批评的结果恰恰是共产党人作为公仆接受人民群众检查、领导的真正表现。“这在客观上就要求我们注意听取群众呼声,自觉地接受他们的批评和监督”[2]63。习近平指出,事实证明,许多干部通过下到边远贫困的地方与调查民情,亲身体验到了群众的疾苦,思想感触很大,责任感与忧患感同时增强。习近平强调: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思想意识不是靠面壁坐禅获得的,而是靠实践的积累深化,共产党人精神上的自我净化、自我改变不是在房子里苦思冥想能得到的,而是深入到真正的群众中间。“无产阶级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共产党人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提高修养,同时也获得事业的成功”[2]46。

二、调查民情是共产党人工作作风得到创新的有效途径

2013年6月,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已经成为某些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它们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使党与人民群众日益脱离。2014年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真正的共产党人应该光明磊落,而现在一些领导干部成为“假大空”的化身。源于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的“假大空”往往易于唱高调、尚空谈,文山会海,从文件到文件,从会议到会议,喜欢说大话、铺大摊子、搞大场面,为了捞取政绩不惜搞假账、假数字、假典型,下基层也是走马观花,为了出镜头、露露脸,而不是真心想了解情况、服务群众。习近平提出要克服这种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的“假大空”现象、彻底改变共产党人的工作作风就要真正、真实、真切地走入人民群众的家中、走入最贫困、最窘困的实际之中,进行面对面的工作。“各级领导到群众中走访,‘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了解和熟悉他们工作和生活的状况,就可以从根本上防止这种命令主义、官僚主义的弊病”[2]61。习近平在1983年主政河北省正定县期间,主持起草《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规定县委常委都要在农村和厂矿学校建立若干个联系户和联系点,每年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深入基层。在1988年主政福建省宁德地委时,习近平制定了改进领导作风的以“调查研究下基层”为主的四项工作方法。习近平在2003年任浙江省委书记时,领导实施了领导下访制度,这个制度有力地解决了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习近平认为,深入实际调查民情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改变命令主义,防止官僚主义的恶劣作风。首先是得真知,明实情。领导干部下访群众往往也是带着问题,为解决具体矛盾而去的,但是这些问题的解决与矛盾的消弭却不是坐在房子里、办公室里一个人或几个人能够解决的,因为决策者得到的消息情况汇报未必准确。只有走出机关,去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才能获知真实情况、第一手资料。“这就是要亲自摸清吃透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1]40。“要看就要真看,看真贫,通过典型了解贫困地区真实情况,窥一斑而见全豹”[1]13。其次是办真事,真办事。习近平指出,调查民情同时也是一个最好的推动工作的过程、真正落实决策的过程。因为许多领导者做出的决策和部署,并不一定在群众中间实行得通,这归结于群众不能理解或者不能相信,也有群众对于自身一些利益的顾及。但这时往往需要共产党人的自我牺牲精神,也就是以好的作风深入问题相关的群众中间,以自己的行动以树立典型以投身整个决策落实贯彻的过程中来说服群众,以实际的榜样来证明于群众。习近平提出共产党人“跟着群众跳火坑”的精神。党的方针政策再正确,群众不接受、不听还是难以有实际效用。因此,共产党人要在决策的贯彻落实中跟着群众跳火坑:如果群众不听,你就先跟着群众走,群众跳火坑,你也跟着跳下去,一旦群众觉悟,从火坑里爬出来,还是要跟你走。“跟着群众跳火坑”的精神实际上是一个共产党人在推动工作中逐步消除形式主义、与人民群众逐渐加强感情交流的过程,“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迎难而上、破难而进,在追求理想的实践中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3]555。

三、调查民情是共产党人能力本领得到创新的实践基础

共产党的干部的能力与水平来自哪里?共产党人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决策本领?习近平认为,一个方面主要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深入群众调查研究。通过对民情、民意仔细深刻的研究,通过亲身对政策、决策及其落实贯彻的各方面情况的摸排、比较、修正、提高、普及,共产党人可以通过这个艰苦过程加强增进自己本身的能力水平。“调查研究多了,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我们的认识就会产生飞跃,我们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3]534。习近平特别强调调查民情对于共产党人提高本领的两方面作用:一是掌握客观规律,二是掌握话语权。“领导要有水平,水平从哪里来?水平来自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而规律性的东西,正是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2]14。领导干部在没有深入调查民情之时,往往对决策范围所涉及的问题只是一种抽象的认识,一种近乎于理论性的认识,这种认识和判断集中于整体方面,也就是“面”的方面,但实际上只有对“点”,也就是对具体民情、具体家家户户的实际情况了解掌握,才能得出符合真实情况的倾向性、规律性认识。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做出决定的那种能力”,也才能掌握真正的“面”,即在这种语境下,决策应该尊重考虑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群众必需性的要求与倾向。共产党人在调查民情中寻找客观规律就可以使自己的计算能力、历史地理知识、工农业生产知识、人口知识、民俗知识以及逻辑判断能力得到迅速提升。习近平以焦裕禄在短时间走访群众,最后基本掌握了内涝、风沙、盐碱的规律,实施了治理“三害”的正确决策为例,说明向群众调查可以增强共产党人的工作本领。共产党人在群众中的调查研究获得了规律性的认识,自然也就有了在某一领域工作的主动权,也就有了对这一方面全局性的认识。这样就增强了共产党人把握全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政策在运用中的轻重缓急以及相互之间关系的能力。“知识和经验犹如雄鹰之双翼,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4]。

[1]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2]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3]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17.

责任编辑:邓小龙

D261

A

1009-0169(2017)05-0004-03

王辉(1971-),男,甘肃兰州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2014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与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民情共产党人群众
共产党人的感情
多让群众咧嘴笑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用好“民情诊所”解民忧
一颗滚烫心 满腔为民情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下)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上)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八年暖心路 丝丝为民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