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宽海袁霞
(1.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500;2.遵义师范学院管理学院,贵州遵义563000)
周恩来群众观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毛宽海1袁霞2
(1.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500;2.遵义师范学院管理学院,贵州遵义563000)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理论观点。周恩来同志继承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观点,同时结合对生活实践的深刻体验形成了他的群众观思想: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服务,向人民群众负责;关注人民群众,心系百姓生活。周恩来的群众观思想,有利于克服党内“四风”现象,重树党内廉政之风,从而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一意为人民负责的宗旨意识,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周恩来;群众观;科学内涵
周恩来的群众观深刻地体现了人民群众是衣食父母、是亲人、是靠山的思想。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群众观的思想,努力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当家人,不断寻求工作上的进步。
周恩来的群众观思想在其治国理政观念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充分说明了周恩来同志对人民群众的重视态度。笔者认为,周恩来群众观思想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从而使其能够将人民牢记于心。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周恩来群众观的理论基础
任何思想观念的产生都有其理论基础,周恩来群众观思想的形成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理论为基础的。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287他们坚定地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人民群众的不断抗争,才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1.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在继承无产阶级先驱者先进思想的基础上、在革命斗争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反思而逐渐形成的伟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首先从价值主体角度出发,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抛出了“社会历史的出发点和前提是人”的基本观点。唯物史观对于社会历史规律的考察是从人类本身开始的,若没有人类,便不存在社会,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也就没有了区别。在马克思看来,历史是人自己创造的,人是一切历史活动产生的最重要结果,也是一切历史活动得以进行的最重要前提,而人类社会就是活动中的人本身。因此,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出发点、社会有机体的最重要前提就是“现实的人”,只有“现实的人”才是历史发展唯一能动的前提。历史唯物主义正是从坚持“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出发,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尽管社会规律有其自身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有其自身规律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人们自觉实践的结果”[1]287。马克思主义认为只要是在充分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作用的基础上,在历史发展的种种可能的途径中,人民群众是可以做出能动的历史选择,可以认识、利用和驾驭社会规律的。从本质上说,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现实主体,他们既是历史的“局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社会生活就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过程,它完全是由实践着的人、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对象化产物所构成。社会发展的历史其实也就是人的活动的历史。
其次从实践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超越了西方古代希腊以来的人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开始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具体的、感性的人,而不是停留在抽象的表述中。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不竭原动力。人民群众之所以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和原动力,从根本上讲,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社会的变革以及历史的前进,这一切活动都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通过劳动获得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成为物质生产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实践过程中,人民群众同时也在不断创造和丰富着自身的精神世界,同时也为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说人民群众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为社会制度的变革根本取决于“人心向背”的力量,从这一层面上来讲,人民群众也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马克思主义者坚定地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人类历史的主体和根本动力,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2]197,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不断解放和进步。
2.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思想的吸收
周恩来是最早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共领导人之一,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认识相当深刻,并且他十分注重在工作中充分发挥群众观的思想。
1920年11月11日,从日本归国不久的周恩来怀揣着对真理的渴望,搭乘法国波尔多斯号邮轮启程,赴欧洲勤工俭学。据悉从1919年到1920年11月间,赴法勤工俭学者共17批约1700多人。其中就包括周恩来、蔡和森、王若飞、邓小平、陈毅等一大批后来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干部。旅欧期间,周恩来怀着追求真理、寻找救国救民之“良方”的理想,阅读了大量西方著作,各家学说、思想不断在周恩来头脑中交汇碰撞,其中就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最初周恩来只是把马克思主义看作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一种思想武器,后来通过不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例如《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并将之与其他学说思想相比较,周恩来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从此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战士。他曾向友人说过:“我认定的主义一定是不变的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3]455此后周恩来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对主义信仰的坚定,于192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主义的坚强战士。从此,他更加系统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和群众观点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
(二)中国传统“重民”思想是周恩来群众观的价值取向
周恩来指出:“每一个民族在他的悠久的历史里都形成了他自己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也都有自己的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4]286任何思想观念的产生都有其历史文化背景,周恩来群众观思想的形成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
1.中国传统“重民”思想
“民”的问题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国丰富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关于“重民”思想有很多。
重民思想背景阐释早在商代盘庚就曾注意到民众力量的无穷性。其曰:“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后胥戚,鲜以不服于天时”,为重民思想开辟了先河。周代的“怀保小民”“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义”,更成为重民思想的萌芽。春秋战国时期,民众的地位愈加突出,并且以后的历朝历代中都有所继承和发展。例如从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到唐太宗的“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著名论述,再到明代黄宗羲提出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臣下做事,“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虽然这些思想有其历史的局限性,“重民”思想的提出更多的是为了稳定民心、巩固皇权维护封建统治。但是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民众在国家治理、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王权和维护民众的利益。同时作为一种政治思想来说,其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反映了民众的重要性和民生的要求,也为后来的反君主专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从小接受传统教育的周恩来来说,无形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2.周恩来对中国传统“重民”思想的吸收
周恩来群众观思想的形成不可避免会受到中国传统“重民”思想的影响。周恩来特殊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使他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周恩来从小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从六岁起就在外祖父家阅读了大量的古典书籍,“先后读了《三字经》《千字文》《神童诗》以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中的一些篇章”[5]3。同时周恩来生活的时代正好是中西方文化强烈撞击和交融的时代,尤其是周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学习期间,受到民主、科学、自由等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影响,这些思想文化对周恩来民本思想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周恩来在研读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同时,他往往能够把批判继承思维运用到他的读书学习中去,尤其是在他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逐渐接触到更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后,周恩来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民”思想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它一方面是在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百姓安稳中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传统的“重民”思想还是以君主为主导,以君为决定者。他认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民”思想,一定要用继承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立场上对传统“重民”思想进行有区别地接受或者批判。他认为只要是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的一些传统思想文化,我们都可以拿过来认真地加以分析、改造,更好地利用这笔“老宗祖”的财富。
(三)生活的实践体验是周恩来群众观的实践基础
任何思想观念的产生都有其生活实践背景,周恩来群众观思想的认识论根源就是周恩来的生活实践。
周恩来出生在十九世纪末。那时的中国是一个贫穷、懦弱无能的国家,既没有强大的军队,也没有有效的政府组织。几亿国民如同一盘散沙,毫无生机活力,中国已经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下沦为半殖民地。周恩来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亲眼看到了国家的贫弱不振,看到了人民苦难悲惨的生活,这强烈地刺激着他的内心,使他对国家安危和下层普通百姓的生活特别关注。同时周恩来自身的家庭背景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周恩来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周恩来的祖父周殿魁在淮安县当师爷,到晚年才捞到一个知县的职位,但前任知县有后台,迟迟不离位,拒不交印。周殿魁正式走马上任不久就去世了,家业就逐渐衰落,等到他父辈时,家境就已经完全没落,后来生母、养母又生了病,在他不到十岁时就相继去世,家庭生活变得更加拮据,因此他从小就懂得生活的艰辛,对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充满了同情感。在《周恩来自述》一书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我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父亲常外出,我十岁、十一岁即开始当家,照管家里柴米油盐,外出应酬,在这方面,给了我一些锻炼。”[6]20所以周恩来青少年时期就对下层群众生活有较为深刻地了解和认识,也能够深刻体会到百姓的苦难和悲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看到俄国苦难大众翻身做了主人,这是他第一次看到人民力量的伟大。经过十月革命的启示和五四爱国运动的洗礼,周恩来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拯救中国的决定力量,只有充分相信群众,开展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才有希望;只有充分依靠群众,进行社会建设,中国才有明天。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周恩来群众观的思想开始逐渐形成并走向成熟。在长期的革命运动和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周恩来不断加深对人民群众力量的认识,这无疑为周恩来的群众观的树立奠定了实践基础。
人民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群众关系的理论基石。周恩来的群众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源泉是人民群众,因此我们要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
相信群众是群众观的出发点,因为只有相信群众,才能在行动中依靠民智、汇聚民力、凝聚民心。
周恩来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信仰者,他深信人民群众是中国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周恩来反复指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源泉是人民,要相信、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离开群众,我们就会枯死、锢死”[7]35。“没有千千万万人民的决死支持,绝对不可能设想这样巨大、这样迅速、这样彻底的胜利”[8]32。基于此,周恩来深信只要我们时刻相信人民并依靠人民群众,那么我们的革命事业就有前途,中国就有未来;如果我们脱离人民群众,中国革命事业将寸步难行。1927年,周恩来到上海领导工人武装起义,他就深刻分析了之前工人武装起义失败的原因。他指出:“全党从前没有夺取政权的打算。”“工人想夺取武器,但是党没有这样的想法,认为如果工人有了武器,许多问题就会复杂化,工人就会去战斗,所以没有给工人武器”[9]23。对于革命斗争的问题,周恩来与毛泽东有一致的看法:“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依靠人民才能进行战争。”[10]136革命斗争是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周恩来在许多场合和论述中反复强调:我党开展工作一定要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面向群众。党员干部们要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的靠山不是共产国际,而是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从中国劳动人中生长起来的,它是存在在中国人民中间”[10]139。“党员干部要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这样,我们的政治责任感就会强,精神境界就会高尚”[8]427。“一个领导者应当赤裸裸地站在群众面前。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同志偶像般地来看领导,要具体地看,全面地看。他是不是够做一个好的领导,即使够,也还要看他有什么缺点,帮助他改正。一个领导者应当经常反省自己的缺点,努力克服。一个领导者要从群众中吸取新的血液,加强自己,获得帮助,否则就不能成为共产党的领导者,人民民主国家的领导者,社会主义的领导者”[11]79。周恩来强调要“赤裸裸地站在群众面前”,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这一观点此后一直贯穿在周恩来的思想和实践之中。
(二)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群众,因此我们要做到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
周恩来同志一生都在宣传和身体力行着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社会财富当由人民群众享有,我们应当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都属于人民。党的一切工作都是要为人民谋福利,对人民负责。服务于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和好处,就要忠实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周恩来认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所从事的一切工作和事业都要从始至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周恩来同志一生都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自己的执政理念和根本宗旨。周恩来曾经说过:“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是我们的经常性和根本性的任务。”[8]144“我们这些人,一辈子就是为国家为人民拉车啊!一息犹存就得奋斗”[12]193!周恩来时刻牢记这一认识,并在许多场合和论述中反复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13]20任何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忽视,任何架子和官气的出现,都是对自己政治良心的亵渎。周恩来还特别强调,党员干部要以实际行动对人民负责,而不能仅仅作为宣传口号。1954年冬,周恩来听说北京市交通拥挤,于是决定乘有轨电车亲身感受,群众看到周总理与他们一同乘车,都非常高兴,争着抢着给他让座,周总理却坚持一路站着,让老百姓安稳乘车,同时还亲切地与身边的乘客交谈,问他们有没有什么生活困难,事后他指示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北京的交通拥挤问题。周恩来用一生的时间坚守着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这一世间真理,即使在他生命的最后关头,他仍然时刻心系国家和人民。他告诉邓颖超,在他临终前还想为祖国和人民做点事情。他希望在他去世后,能够把他的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再做最后一点贡献。周恩来清楚,我们一切的事业都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我们毕生的精力都要用于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周恩来一生都把自己位子摆的很低,他时刻牢记“人民才是国家之主人”“共和国权利在全体人民”,而他只是人民的仆人。周恩来“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为人民群众服务,向人民群众负责”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在群众观上的理论升华和实践经验总结,也成为周恩来群众观思想中的理论闪光点之一。
(三)永远不与群众隔离,我们要时刻关注人民群众,心系百姓生活
周恩来深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他无时无刻不把国家安危和人民利益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只要是关系群众冷暖之事,他都表现得体贴入微。
人民群众是“天”是“本”。周恩来一生铭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始终关注人民群众冷暖,心系人民群众安危。周恩来对自己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1943年3月18日,周恩来在45岁生日当天撰写了《我的修养要则》箴言,其中第六条就是: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其实周恩来一生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条箴言。1958年,周恩来顶着天寒地冻的恶劣天气,到河北考察了当地的商店、医院、书店、食堂、敬老院、工厂、学校、幼儿园,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亲切询问当地群众的各种生活问题,甚至连妇女用的针头线脑到哪里去买都想到了。他对陪同考察人员说,这里的群众生活还很艰苦,我们一定要下大气力发展经济、发展生产,改善老百姓的生活。1962年初夏,周总理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视察,工厂里的工人见到总理来了,都兴奋地跑来与总理握手,这时正好有个工人不小心跌倒了,周恩来看到后很是心疼和不安,当得知这位工人没有受伤,总理才算放心。1966年初春,河北邢台发生地震,周恩来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往邢台视察灾情。赶到邢台后他一再要求当地政府部门要尽最大努力和一切力量挽回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此后,周总理又先后两次来到河北邢台,督促灾后重建工作。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可以说周恩来同志一生都在关注人民群众冷暖,心系人民群众安危。即使在他生命的最后关头,他还时刻惦念着云南锡矿事件的进展。“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你们知不知道?你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就去”[12]123。周恩来一生鞠躬尽瘁、勤政为民,他直立就是一把伞,为群众遮风挡雨;他俯身就是一头牛,为人民鞠躬尽瘁。
周恩来同志是群众路线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他毕生求实,不断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形成了他系统的群众观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温周恩来群众观的思想,对于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真正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
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领会。
周恩来同志是我党第一个明确提出群众路线并运用群众路线的领导,当他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时,便知道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和正确性,他经常告诫大家,“如果不走群众路线,不被群众所接受,就不能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不能落到实处”[14]15。党的每一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是否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及取得群众的认可,决定于我们党是否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思想,是否一切的考虑都能够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离开群众,我们就会枯死、锢死”[7]35。因此,在当前这个风云突变、日新月异、各种思潮相互交织的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年代,我们再次深入细致地学习周恩来群众观的思想,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向下扎根,要扎根于群众,深入老百姓,真心实意地走进他们,感受他们,真正地把地方实际弄清楚搞明白,只有深入百姓生活,俯下身子、拉下面子、拿出真心,才能真正听到百姓心声,找出中国发展出路,找到前进的动力源泉,才能结合百姓需求,集中群众的智慧发展各项事业;坚持群众路线,就要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少数党员干部群众观点淡化了,与群众的关系疏远了,给党和人民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心时刻贴着群众,肩始终扛着担子,脚始终走在田间地头,要始终面朝群众,要有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无畏精神。习近平同志就曾多次强调,周恩来同志是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楷模,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真真实实地学习周恩来同志的高尚品德和伟大精神。要以周恩来同志的伟大一生为明镜,对照自己找差距,从而不断激励自己加强党性修养和品行锻炼,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二)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
“一个政党要取得或巩固执政地位,无一例外必须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15]8,而达到这一目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周恩来同志是这样想的,也是如此做的。
“甘当公仆,一心为民”是对周恩来同志群众观思想的高度凝练和概括。1954年9月在一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周恩来明确地指出:“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直接地或者间接地都是为着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改善。”[8]142“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是我们的经常性和根本性的任务”[8]144。后来周恩来针对党员干部又多次强调,党的干部要“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世界的前途为念。这样,我们的政治责任感就会加强,精神境界就会高尚”[8]427。当前,继承和弘扬周恩来群众观的思想,就是要立足实际,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切入点,解决好当前社会发展中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竭尽全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16]因为群众的利益要求都是现实的、具体的,所以当前党和政府就要尽最大力量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如在征地拆迁中,钉子户与强拆的问题;看病难与医患之间的矛盾问题;上学难与择校乱象问题;还有环境污染问题等。尽心竭力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忧群众之所忧,思群众之所思,解群众之所难”的工作作风深得民心。应当说,这是中央带头对周恩来群众观思想的弘扬和践行。
(三)克服党内“四风”现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乃至世界的一项重大政治课题,强调执政党的党风廉政建设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党领导的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今天重温并学习周恩来群众观思想,有利于克服党内存在的“四风”现象,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周恩来同志是人民公仆的好典范,他一生都廉洁奉公、严于律己。胡锦涛在评价周恩来时说:“周恩来同志一生心底无私,严以律己,廉洁奉公,是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典范。”[17]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拥有8800多万共产党员和430多万个党组织,95年中,我党的作风建设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同志在利益诱惑面前都能够保得住底线、守得了灵魂。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也相应地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出现并滋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一系列与党的宗旨严重违背的不良现象,这“四风”严重危害到了党的纯洁肌体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人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历史和现实时刻提醒我们:一个坚持服务人民、顺应历史的党,必将得到人民的赞许、历史的拥戴;一个背离人民、背离历史的党,必然为人民群众所不满,被人民群众所唾弃。因此我们必然清醒地认识到进一步克服党内“四风”现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周恩来同志作为老一辈革命家、政治家,他不仅为培育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亲力亲为、以身作则,为我党光辉形象的树立发挥了光和热。他多次告诫党内广大领导干部那种“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生活特殊,讲究排场”的腐败行为要不得,那是我党的一颗毒瘤,是杀手。针对防止和克服党内贪污腐败现象出现的方法,周恩来认为,一是要时刻依靠群众,要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意识;二是要充分发挥干部与干部之间的互动交流,包括学习心得,工作经验,实践体会等多方面的交流学习;三是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民主人士及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因此,今天重温周恩来群众观的思想,对克服党内“四风”现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总之,新形势下,重温周恩来群众观的思想,并从中汲取营养和精华。对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提高党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本领和水平,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2]王孝哲.马克思主义人学概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197.
[3]中央文献研究室,南开大学周恩来研究中心.周恩来早期文集: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455.
[4]余飘.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贡献[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286.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3.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周恩来自述——同外国人士谈话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 [7]刘泾上,时学军.周恩来的思维艺术[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35.
[8]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军事文选: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3.
[10]毛泽东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6,139.
[11]杨明伟.“赤裸裸地站在群众面前”——由周恩来对“领导者”的阐释想到的[J].党的文献:2006,(06):79.
[12]时全珍等.周恩来的感情世界[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经济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0.
[14]施春生.周恩来的民本思想[J].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3,(01):15.
[15]赵士红.邓小平群众观的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14,(04):8.
[16]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01).
[17]胡锦涛.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3-01(1).
责任编辑:邓小龙
D252
A
1009-0169(2017)05-0011-06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遵义师范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遵义师范学院红色文化研究中心;贵州省长征文化研究与传承2011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项目、支持项目(15KRIZY14)的研究成果。
毛宽海(1990-),男,河南濮阳人,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及党建研究;袁霞(1965-),女,贵州赤水人,遵义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