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娴
(浙江台州学院艺术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黄沙狮子艺术形态浅析
林月娴
(浙江台州学院艺术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临海黄沙狮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民间精湛武术和传统舞蹈、音乐、杂技、工艺、民俗的完美结合,是台州为数不多的多种艺术形态相互融合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沙狮子;艺术形态;舞蹈;武术;音乐
黄沙狮子是始创于北宋庆历年间的汉族传统狮舞,因流传于临海白水洋镇黄沙洋一带而得名,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在我国民间,舞狮习俗由来已久。狮子舞是自汉代由西域传入的假形舞蹈。狮舞的技艺引自西凉的“假面戏”,唐代狮舞是十分盛行的一项活动,并被引入宫中,成为“燕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唐人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1]诗人白居易在《西凉伎》中写道:“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黄沙狮子相传由北宋庆历年间临海黄沙洋杨岙村的拳师杨显枪所创。临海白水洋镇多丘陵山地,少水田,历史上也无驿道。加之处于灵江上游,溪流曲折,滩多水急,旱涝多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但民风淳朴敦厚,勇敢骠悍,崇尚习武以自强,舞狮时尚由来已久。舞狮一为祭神娱人,二为强身健体,三为卖艺谋生。每逢农历大年三十至第二年农历二月二传统的汉族民俗节日,黄沙狮子挨家串村去拜年、贺喜,为百姓赐吉祥、保平安、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在当地打花鼓、舞狮子也是艺人们的一种谋生手段。千百年来,黄沙狮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民俗特色,是民间精湛武艺和传统舞狮表演的完美结合,惊险刺激、刚柔相济、雅俗共赏,是江南地区为数不多的多种艺术形态相互融合的传统文化遗产。
本文试从舞蹈、武术、音乐、杂技、工艺、民俗等方面浅析黄沙狮子的艺术形态、艺术特征及人文价值,以增强人们对黄沙狮子这一台州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认知和传承保护意识。
舞狮艺术属于传统的民间舞蹈。黄沙狮子分地面表演和上桌表演两种。狮子舞的主要角色是耍球人(引狮员)与由两人扮演的狮子(狮头、狮尾各一人),一般由个子较小的扮演狮头,个子较大的玩狮尾(便于表演狮子直立时把个子小的人举起来),表演时讲究狮头、狮尾以及耍球人与狮子之间的默契配合。表演上桌狮子时轻功好的人玩绣球,引导狮子一层层地上桌。
耍球人的基本动作有操花球、耍肩球、耍脚下球、上下左右溜球等。
狮子的基本步型有马步、弓箭步、跪步、探步、碎步、立步、抢步、跳步等。狮子的基本动作有礼拜、站立、蹲坐、抓、挠、舔、叼、摇头、抖毛、嬉戏、甩球、跳跃、滚翻、旋转、绞子等。狮子的基本神态有喜、怒、惊、恐、疑、醉、醒、动、静、寻、探、望、戏、闹等。
地面表演是黄沙狮子正式表演的第一个部分,分上半坦和下半坦两部分。
上半坦主要由狮子原地舞、耍球人溜四角、狮子跳四角、狮子抢球、狮子舞四角等组成。下半坦主要由狮子原地舞、狮子踞伏、狮子跳四角、狮子游球、狮子抓痒、狮子玩球等组成。
常见的表演场景是在锣鼓乐的伴奏下,耍球人从狮子踞伏的身旁起立,操花球、耍肩球、耍脚下球,反复多次。狮子被耍球人逗醒后随着锣鼓的铿锵节奏将尾巴一下一下地跷起来,很是有趣。接着,狮子慢慢地抬起头来左右张望,当见到甩过来的彩球时,首先伸出脚爪去抓,随之跳起来抢球。耍球人迅速抽回甩到狮子嘴边的彩球,引着狮子跟随找球;耍球人边走边耍球,狮子则摇头晃脑、漫不经心地迈着步子,跟随耍球人走到场地东边。此时耍球人又耍起肩球、脚下球,将球甩向东甩向西,引诱狮子扑向东扑向西,翻滚抢球。地面上的表演主要是狮子戏球,其间,伴有翻滚、跳跃、腾挪、眨眼、抓痒、咬尾等动作。
上桌表演是黄沙狮子正式表演的第二个部分,分下盘和上盘表演两部分。
下盘表演包括叠罗汉、骑人长和多人跳桌表演。下盘表演似乎是狮子舞的热身运动,具有杂技表演的性质,即演员在地面和八仙桌上表演各种武艺、杂耍。上盘表演是黄沙狮子表演最精彩的部分,可分为演员上桌与狮子上桌两大部分。其表演程式和动作难度更具技巧性,是民间舞蹈与杂技的完美结合,也是黄沙狮子的绝活之所在。
狮子舞分为文狮、武狮两类,黄沙狮子属于武狮。一般来说北方多武狮,南方多文狮。为什么流传在临海的黄沙狮子是武狮呢?这要与黄沙狮子的创始人杨显枪说起。杨显枪是北宋庆历年间临海黄沙洋杨岙村的拳师,不但拳术精湛,武功高强,刀枪棍棒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且习得了舞狮的好身手。杨显枪在家乡开设武馆,组织舞狮队,招募当地青年习武健身,也教会了他们养家糊口的手艺。为了显示自己的舞狮与众不同,杨显枪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把学到的武术,特别是轻功,与舞狮相结合,创立了上桌狮子。所谓“上桌狮子”,就是在层层叠起的八仙桌上表演高难度的狮子舞动作。并在狮子舞前进行武术热身运动,以刀枪棍棒和拳术套路吸引观众。这种舞狮前的武术表演也叫“扫场”,即在场地中腾出足够的空间,以便进行舞狮表演。扫场一般包括舞钢叉、拳术和棍棒表演。扫场过后,随着锣鼓的铿锵节奏,狮子在引狮员的引领下一跃而起,先在地面做狮子戏球等动作,然后跳上层层八仙桌表演叠罗汉、翻筋斗、悬桌角、接人长、翻九台、蛤蟆吃水、插蜡烛、穿山洞等高难度技巧。表演时讲究双人配合的高度默契,以及表演者的弹跳、空翻、平衡技巧,这种武术表演绝技没有经过长期训练是很难胜任的,这也是黄沙狮子的与众不同之处。
黄沙狮子艺人的拳术表演是自古以来代代传承下来的“绝三拳”,亦称“十三拳”。其基本动作按严格的武术套路进行:分势、劝手、叶里仙桃、脚手并步、松手、半金刚式、旋风腿、二起脚、铲腿、四平槌舞马槌、甩槌、长掌、鸟风卷洞、老虎开口、甩槌、截槌、冲天槌、金鸡独立、鲫鱼翻白、老人挑担、扁担槌、还原。也有采用少林拳套路来表演的,时间长短由表演者临场发挥需要决定。
舞钢叉表演和棍棒表演也有固定的套路,棍棒表演分为单人表演的单棒和双人表演的双棒。舞武结合反映了黄沙狮子作为南方武狮的高超武功和独特风格,也是黄沙狮子与其他地方狮子舞的最大区别。
舞狮自古以来与音乐结合。《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太平乐,后周武帝时造,亦曰五方狮子舞,缀毛为狮子,人居其中,像其俯仰驯狎之客,二人持绳秉拂,为戏弄文状。”欧阳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铜钹二,舞者四人,设五方狮子,高丈余,饰以五色……”[2]俗话说“锣鼓响,脚底痒”,民间舞狮必有锣鼓伴奏。黄沙狮子表演时采用的音乐是临海民间流传的“骨牌锣鼓”,演奏的乐器由大锣、小锣、叫锣、大钹、皮鼓等组成。其演奏与舞狮结合,当地人称之为“狮子锣鼓”。“骨牌锣鼓”是以民间常见的娱乐器具麻将牌缩编变种的三十二张“骨牌九”而得名,其锣鼓经以各张牌的图案、俗称、点数编成不同的曲牌。因骨牌中花色与点数的不同其称谓也不同,如天牌(两个六点)、地牌(两个一点)、梅花(两个五点)、板凳(两个二点)、红九(五点和四点)、丁三(一点和二点)、黑七(五点和二点)等。[3]黄沙狮子锣鼓点一般以“板凳四”开始,依次为“元宝五”“蛤蟆六”“二五七”“三五八”“三六九”等,节奏时慢时快、时轻时重、时急时缓,紧密配合场上的舞狮表演节奏。如遇狮子抢绣球时,音乐敲三五八;狮子上桌音乐奏三六九;当狮子爬到桌子顶层,表演走桌脚、并脱鞋脱袜时,为了保持场内安静和紧张气氛,音乐只奏“叫锣”一种乐器。[4]在骨牌锣鼓中,根据舞狮表演的需要,乐曲篇幅可长可短,曲牌的使用、节奏的掌握、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重复的遍数,均根据舞狮表演的环境、场地、气氛、动作、情绪和演员的表演内容等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在乐队中鼓手起到核心作用,他通过特有的鼓点节奏指挥整个乐队的起止、节奏、力度、情绪,使乐队与舞狮表演者默契配合,心领神会。打击乐起着渲染情绪、烘托气氛的作用,狮子舞的威武、勇猛、机灵、欢腾、热烈、喜庆、诙谐、风趣、惊险等不同的情绪、神态在锣鼓乐的音乐语言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而骨牌锣鼓这种打击乐编配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间艺人的智慧。
黄沙狮子的最大特色是上桌表演,这就类似于高空杂技的表演形式。其中九层高台表演要用四十五张八仙桌,第一层为九张,自第二层起依次为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张,最高层再加一张四脚朝天的八仙桌。演员在顶层做各种高难度的绝技,如:1、插蜡烛(演员在九层高的八仙桌上层层表演倒立,演员最多时达26人同时表演);2、悬桌角(演员在八仙桌的最高层表演类似于鞍马的旋转动作);3、蛤蟆吃水(演员双手按桌角,嘴触到桌面,双脚朝天竖起,每层二人,各立两边);4、仰扑翻(两人同时向上翻,一人仰翻,一人扑翻,从一层开始翻到顶层,在顶层一人拜天,一人拜地,双手合十,三拜);5、长蛇溜(演员身体挺直,头朝下从上层不用手溜到一层,然后双手按桌边翻筋斗下地);6、拔倒蹬(演员仰卧在顶层桌上表演鲤鱼打挺);7、仰天竖(演员在顶层仰放的八仙桌脚上表演各种竖颈倒立);8、走桌脚(演员在顶层四脚朝天的八仙桌脚上表演走步和金鸡独立);9、拜天地(演员在高层八仙桌上身体悬空表演拜天地);10、脱鞋着袜(演员在顶层四脚朝天的八仙桌脚上表演脱鞋穿袜);11、引狮上桌(耍球人抛绣球将狮子一层层引上八仙桌顶层,其中狮子钻桌子名曰“狮子穿山洞”);12、狮子吞人(狮子张开大口将绣球和耍球人吞进肚子);13、引狮下桌(演员扮斫柴人将狮子引下桌);14、狮子拜谢(狮子走到地面掀开狮子皮向观众作揖行礼,接红包)。
整个表演过程环环紧扣,惊险刺激,令人叹为观止,这需要表演者具有高超的武术、杂技功底。
黄沙狮子道具的制作是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其狮头、狮皮的制作材料选用竹篾、木头、毛边纸、苎麻、布、颜料等。狮头制作工序:用竹篾和木头做成狮子头形状的骨架,再黏贴上较有韧性的毛边纸,包上蓝布、红布,绘上彩色图案。眼睛用毛竹筒制作,贴上玻璃纸,绘上黑、白色。狮皮制作工序:以布为皮,狮子背上用大红细布,两边身段用深蓝色细布,肚下用红色绒布,手工缝制,色彩艳丽,另在狮身各处系上苎麻作为狮毛。狮衣、狮裤、狮爪的制作一般按照舞狮者的身材做连体衣裤,裤腿为挂毛的灯笼裤。狮爪一般用布包住棉花等填充物缝制,并依据舞狮者鞋的大小,将狮爪绷在鞋上。狮球的制作一般用纸糊或布包,着色并画上彩图,装饰得光彩夺目,再用铅条将彩球固定在托架内,托架周围绑扎绸带,以彩球可在托架内自如转动为宜。
精美的制作工艺将黄沙狮子装扮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道具的美观、造型的逼真给狮子舞表演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我国民间舞狮活动是一种普遍的民俗文化现象,早期的狮子舞伴随着宗教活动、民间庙会、宫廷燕乐、节日庆典、城乡娱乐等文化活动的盛行而逐渐形成,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象征。[5]
黄沙狮子一诞生便与当地的民俗结下了不解之缘,祭神、拜岁、跳郎、婚庆、送子、节庆、庙会等场合的表演,无不体现了当地的民俗风情。中国社会是从农耕文明发展而来的,传统的节日风俗与古老的农业文明有着深刻的联系,人们为了配合农事生产,掌握节气变更,就将各种传统节日与祭祀活动结合起来。在这些节庆活动中,人们庆祝丰收、祈求平安,以瑞兽来驱鬼娱神便成为一种深受欢迎的民间活动被传承了下来。
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开始至新年的二月二期间,是黄沙狮子表演的活跃期,艺人们放下手头的活计,带上平时准备好的行头,走村串乡挨家挨户去拜岁贺喜。附近各地的庙会、红白喜事、庆寿祝福等日子,也会请黄沙狮子班助兴。正月十五元宵节必有黄沙狮子表演。此外,当地还有洞房花烛夜狮子“闹婚床”的习俗,寓意“狮子送子”;新媳妇新女婿结婚后第一次回娘家拜岁,要请舞狮队来“跳郎”贺喜;“老爷寿日”祭神也要请黄沙狮子表演。可以说舞狮是最为常见的民俗现象,是我国民间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
临海黄沙狮子以其独特的舞狮表演融合了精湛的武术、杂技,以及民间音乐、工艺美术和民俗文化等不同的艺术形态,极富人文价值、审美价值和地域特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台州本土屈指可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由于传承队伍的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以及现代人生活习俗、文化消费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民间艺术面临失传的危险。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它、爱护它、保护它,让黄沙狮子一代代传承下去。
[1]沈建中,郑瑛中,邵志根等.临海黄沙狮子[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
[2]陈乾英,邵志根.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骨牌九锣鼓乐”探析[J].四川戏剧,2012(6).
[3]陈乾英.台州“骨牌九锣鼓乐”的文化内涵[J].四川戏剧,2013(10).
[5]吕韶钧,吕成.中国民间舞狮习俗的文化观照[J].民间文化论坛,2010(3).
G852.9
A
林月娴(1976-),女,浙江温岭人,浙江台州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