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党建之基 成就扶贫大业

2017-01-24 05:54陈建生
中国领导科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驻村攻坚党组织

◎陈建生

筑牢党建之基 成就扶贫大业

◎陈建生

抓好党建促进脱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经验。甘洛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将党建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创新探索“党建+”做法。通过夯实基层战斗堡垒、精选攻坚队伍、构建党建扶贫融合机制,铸牢“党建+堡垒”;坚持“党建+学习”,充分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强化宣传、教育、舆论三个引领,加快思想转变;通过统筹发展产业党建、强化“一元多核”作用、提升党建质效突出“党建+产业”;搭建服务平台、健全“党建+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有效解决了抓党建弃脱贫、抓脱贫弃党建“两张皮”的问题。

基层党建;脱贫致富;扶贫开发

“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的扶贫工作举措。甘洛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实际工作中,将党建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创新探索“党建+”做法,促进党的建设向脱贫奔康聚焦、党建资源向脱贫奔康聚集、党建力量向脱贫奔康聚拢,有效解决了抓党建脱贫“两张皮”问题。

一、巩固“党建+堡垒”,建强脱贫奔康“指挥部”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建强农村党支部,提升巩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和凝聚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脱贫攻坚、攻城拔寨的前沿“指挥部”,是进一步发挥脱贫奔康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手段。

一是夯实基层战斗堡垒。以“四型”党组织创建为重点,紧盯“六有”目标,聚集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开出建强班子治“散”、技能提升治“庸”、严考实评治“懒”、长效机制治“拖”、作风整顿治“浮”、脱贫攻坚治“穷”、建规立矩治“乱”“七剂良方”,推行“政法部门包乱村、经济部门包穷村、党政部门包难村”有效做法,强力推进“软乡弱村”整顿,切实补齐“短板”。

二是精准选育攻坚队伍。旗帜鲜明地树立“干部在脱贫奔康一线培养、在脱贫奔康一线识别、在脱贫奔康一线选拔”选人用人导向,使干部选拔任用与脱贫攻坚相挂钩,将服务型、创业型、纯洁型、实干型的干部选派到脱贫攻坚第一线;针对目前班子中熟悉现代农业、旅游发展、城镇规划干部匮乏的问题,充分利用乡镇领导班子和村(社区)“两委”换届,紧盯扶贫开发配班子、选干部。建立乡科级领导班子功能结构模型,在全县范围内统筹选配一批熟悉扶贫开发政策、农牧产业化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和将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充实到领导班子中,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脱贫攻坚领导力。立足“能人干”,“标准不降”选好人,“立足村情”选对人,“三重审核”选准人,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建档立卡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深化实施“双向培养”和素质提升工程,培育村后备干部,建立一支以党组织书记为龙头,党员为骨干,村级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为基础,村民为主体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队伍。

三是构建党建扶贫融合机制。健全党建工作履责、述责、考责、追责、问责机制,创新推行“阳光述职”、百分制量化排名的方式,突出述基层党建、述脱贫攻坚等内容,使基层党建工作和脱贫攻坚真正成为“硬任务”。健全完善党建和扶贫工作联系指导制度,实行挂牌督办、组团攻坚,以上率下,统筹协调县级部门、乡镇、村组合力攻坚,集中精锐力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严格实行“日记、周会、月考、季分析、年评”全方位考评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大学生村干部述职管理制度,出台驻村工作“六个严禁”、驻村帮扶管理办法、第一书记“激励约束保障”、绩效考核等18个文件,严明不准优亲厚友等“8项纪律”,严格督查召回、目标管理等“8项制度”,建立县委大督查、约谈等制度,引入“第三方”监督指导机制,由县级相关部门组成督查组、由“两代表一委员”和“三群体”(优秀的农民企业家、返乡务工人员、村民代表)组成监督指导组,常态跟踪监督指导“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进一步激发驻村帮扶力量干事创业激情。

二、坚持“党建+学习”,增强脱贫奔康内动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贫困户作为脱贫攻坚的主体,只有充分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才能加快“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转变。

一是依托远程教育站点,强化宣传引领。试点推行“远教站点+专合组织+实训基地+贫困户”、“远教站点+土专家(技术员、种养大户、志愿者)+贫困户”等教育培训模式,结合民族风俗和群众政策理解水平、脱贫诉求愿望,将互联网资源、基层组织优势和农村实践经验有机整合,常态开展“感恩奋进”等“五项教育”,让贫困户脱贫有信心、发展有榜样、生产有技术、增收有渠道。

二是利用“农民夜校”,强化教育引领。“农民夜校”是以丰富农民知识、增强农民本领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是撬动农村发展、引导农民增收、引领农村新风的助推器。采取“县级领导包干、财政投入、政策整合、项目捆绑、部门帮扶”村级“农民夜校”建设模式,不断完善“农民夜校”教育制度,改良课程安排,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师资库,常态开展“理论理想、政策形势、法律法规、实用技能”等10项专题教育,切实解决部分贫困对象“等靠要”思想。

三是借助新型媒介,强化舆论引领。充分借助“甲古甘洛城乡党旗红”微信公众号、甘洛党建之声等新媒体,开办网络、QQ群、手机、远程教育、流动讲坛“五大课堂”,及时宣传党的主张、传播党的声音、弘扬党建正能量,讲解和发布适合本地产业发展的信息技术,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弱鸟先飞”观念,实现由“站着看、等着扶”向“主动干、忙致富”转变,点燃干部群众参与热情。

三、突出“党建+产业”,装配脱贫奔康“主引擎”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不断加快构建基层党组织“一核多元、合作共赢”体系建设,把党建工作融入“开辟富源、培育富业”全过程,是产业发展永不熄火的“主引擎”。

一是统筹发展产业党建。继续坚持“支部围绕产业转、党员创业示范引、群众致富跟着干”总体思路,突出党组织主建、党小组领建、党员带建、能人创建、群众参建“五建并举”,深入开展“造血式”帮扶,稳步推进“1+X”富民产业,形成“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合作社+技术服务团+基地+农户”七位一体产业链党建模式,进一步扶持壮大产业型、营销型、发展型农村专合组织,培育打造黑苦荞、核桃、肉牛养殖等品牌产业基地。

二是强化“一核多元”作用。通过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探索以兴趣、技能和特长方式分类划设党小组,组建成立产业党支部、党小组等产业党组织,切实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专合组织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产业发展中的“一核多元”作用,有效引领贫困群众走上科学发展、快速发展、持续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为脱贫奔康产业发展注入灵魂和动力,有效引领贫困群众走上科学发展、快速发展、持续发展之路。

三是提升产业党建质效。加快构建“一核心、两纽带、三支撑、四服务”产业链党建新模式,打好“果薯蔬草药畜”组合拳,指导广大群众不断开发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发展模式,根据不同区位的地理条件发展不同的农业产业,在“1”的基础上,扩展“X”,并不断加快村级电商平台建设,铸牢“党建+互联网+特色产品”无缝对接链条。组织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协助村级致富带头人创建网络直销店,搭建有机草莓、乌米核桃等农特产品网销平台,积极构建“产业链上党旗红、产业党建硕果丰”的新局面。

四、强化“党建+服务”,拓宽脱贫奔康经纬度

“全面建成小康,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着力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出发,搭建服务平台、实施服务工程、健全服务机制,有效延伸党建为民、党建富民、党建聚民的经纬度。

一是搭建服务平台。深入开展以“六带六争”为主要内容的“党员一句话承诺”活动,把党员身份、岗位职责、承诺内容公示上墙,为无职党员量身定做脱贫攻坚、文明新风、勤劳致富等10类特色岗位,引导党员自觉服务脱贫奔康“主战场”。

二是创新服务方式。以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根本出发点,全面实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常态化开展“走基层”“五个一”等活动载体,全面推行“订单式、台账式、延伸式”服务群众工作法,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五个一”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和“一线工作法”。机关单位党组织与贫困村党组织结成精准帮扶对子,机关党员干部与贫困建卡户结成帮扶“亲戚”,进一步整合驻村帮扶“五个一”工作力量,推动“七个一批”落实落地,努力形成脱贫奔康“集团作战”工作格局。

三是健全服务机制。创新推行以“五步工作法”为基本的驻村工作方法,推动形成宣传发动全覆盖、调查摸底全方位、制定规划科学化、培训教育长效化、项目落实无盲点的工作格局,切实解决驻村第一书记“不会干”的问题;采取群众下单、组织分派、部门配送、五星评优四个步骤,大力推进“订单式”工作法、县乡村三级联动轮流坐班集中办公制度具体化、长效化,加强村干部管理,建立完善乡村干部在村、驻村、到村服务群众工作制度,持续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搭建起县乡村上下联动、多向互动便民利民平台。

(作者单位:中共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王鹏凯

D26

A

2095―7270(2017)10―0043―03

猜你喜欢
驻村攻坚党组织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从脱贫攻坚转向推进乡村振兴刘志杰在驻村帮扶点说了些啥?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