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发明活动是万众创新的实现方式

2017-01-24 05:54江广平
中国领导科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万众职工活动

◎江广平

“五小”发明活动是万众创新的实现方式

◎江广平

“五小”发明活动作为职工劳动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具体实践方式。在政府、社会的积极推动和企业的高度重视下,职工技术创新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但实践中仍存在着有待提高的短板。因此,应进一步集中力量,多措并举,深化和拓展以“五小”发明为主体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

“五小”发明;技术创新;创新成果;多措并举

“五小”发明活动是指在企业中开展的生产竞赛,包括“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这些发明看起来“小”,可实际产生的作用却不小。一方面它是职工展示个人智慧的平台,能调动职工的创造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这种创造性活动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倡导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在现阶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五小”发明活动为“双创”带来巨大的助推力量。

一、以“五小”发明为代表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是万众创新的具体实践

(一)从万众创新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看,以“五小”发明为代表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是实现万众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

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著名经济学家诺思认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不断互相促进的过程。

从某种程度上讲,推动创新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要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创业创新基因,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把创业、创新与人、企业这几个关键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打造经济增长的引擎,突出打造就业和社会发展的引擎,突出精英创业、突出草根创业,体现了创业、创新、人和企业“四位一体”的创新发展总要求,揭示了创新创业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

在这个“四位一体”的体系中,企业特别是技术创新型企业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平台;一线技术工人则是这个平台上真正带来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职工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石,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近年来,各级工会组织职工围绕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工艺革新、质量提升、提高效率等深入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实践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广大职工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例如,山西省总工会在全省工业企业中开展了“五小”等创新活动,参赛企业达到1.48万个,参赛职工228万人,产生成果近3万项,创造经济效益41.8亿元,为推动山西省结构性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劳动竞赛中,以罗健夫、吴大观、薛莹等为代表的劳动模范,以张新停、徐立平等为代表的“大国工匠”脱颖而出,成为引领和激励职工的榜样,为军工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从万众创新的主体说,创新主体多元化是创业创新浪潮的最显著特征,广大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一直作为创新的主力军活跃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

广大职工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创新发展的主力军,职工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科技创新中的人才支撑,要求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高技能人才;重视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让其参与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充分发挥创新才智。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下发《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明确要求大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企业职工科技素质,为职工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企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将职工技术创新和职工培训计划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加强对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积极组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特别是具有实践经验的体制内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选择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许多大企业内部鼓励创业创新,正在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包括美的、万科等公司纷纷开始“裂变创业”的尝试,通过鼓励内部创业创新,努力形成良好的竞合共赢关系,有利于充分发挥企业和市场的活力。

在政府、社会的积极推动和企业的日益重视下,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立足岗位深入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职工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日益显著。据统计,“十二五”时期,以职工技术创新和技能素质提升为重点的劳动竞赛覆盖面不断扩大,职工参与率逐年增高。2011年至2015年,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的企业46.4万个,各级工会共培训职工3526万人次,有962.4万名职工提升了技术等级;实行选树“首席员工”“金牌工人”等制度的企业17.6万家,有54.8万名职工成长为技能带头人。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建会企业中共有技术工人2701.8万人,其中具有高级工以上技术等级的技术工人655.4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24.3%。与2010年相比,高级技师增加17.5万人,增长了63.8%。

“五小”发明活动的最大特点,就在于门槛低、参与度高、易复制推广。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也最能体现万众创新的职工群众主体性,让每个人都能真正参与其中、从中获益。

(三)从万众创新的时代特点说,以“五小”发明为代表的职工技术创新顺应了当代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新变革,是对传统经济条件下创业创新的超越,也是信息化高度发展条件下最具持久性和生命力的创新模式

创新是将“支配的原材料与力量”通过“新组合”引入生产以实现经济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创新出现了向多元主体开放式参与转向,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也参与进来,形成了系统性、网络式、集群化的创新行为和过程模式,这一模式下的创新尽管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和协同性,但还不具有人人可参与的大众性。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带来创新组织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创新呈现出明显的个人化、小规模、分散式、渐进性特征,创业创新活动变成了社会大众人人可及的事情。以“五小”发明为代表的职工技术创新天然地具备“草根”、“众创”等特征,深刻地契合了时代发展的旋律。

为了更好激发职工创新热情,帮助职工实现“五小”发明等创新活动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的传播、优化,甚至实现商业化、产业化,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开展职工创新成果评选、展示、交流等活动,为职工释放创新潜能,展示创新才华,转化创新成果搭建有效平台。全总自2004年起与科技部、工信部、人社部共同开展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活动,已成功举办四届。2006年以来,先后有12位来自生产一线职工的技术创新成果经工会推荐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总已连续11年在福州举办“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今年共展出创新项目116个,对接项目202个,金额达到1.96亿元。2015年以来,全总开始积极筹建职工创新成果库和职工创新人才库,积极搭建职工创新的网络平台。一些省(区、市)定期举办优秀发明选拔赛、职工创意大赛、职工发展展览会等活动。

(四)从万众创新的意义说,以“五小”发明为代表的职工技术创新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实现途径

国家高度重视创新,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6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的优先战略,确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幅增加有效供给,增强微观经济活力,加速新兴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无论是创新驱动还是供给侧改革,万众创新在其中都扮演了十分关键的角色。职工技术创新具有引领作用,因为无论是大中型国有企业还是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高速发展的小微企业,各式各样的“五小”发明、技术改造、劳动竞赛都是职工在生产一线做出的成果,数量多、实操性强,与经济活动联系紧密,更能为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直接助力。

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各级工会组织自觉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营造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的社会氛围。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引导职工将“五小”等活动向节能减排和提质增效倾斜。2010年,全总与工信部共同开展了“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活动。2011年全总下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2012年全总组织相关产业工会开展了重点行业节能减排达标竞赛活动,有20多万家企业,近2000万职工参与活动,促进了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以“五小”发明为代表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存在的短板问题

近年来,职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逐年增加,职工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受我国社会发展、传统文化和经济体制的影响,制约职工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还有很多,推动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

(一)职工创新工作发展不平衡,职工参与面有待提高

通过有关调研发现,国有企业一般比较重视职工技能素质的培养,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普遍开展了劳动和技能竞赛工作。但在部分非公企业和中小企业,有的工会组织还不健全,对竞赛的认识有待统一,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积极性不高;有些活动更多地停留在追求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上,不重视职工素质提升和企业自主创新力的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际情况看,非公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覆盖面和职工参与率较低,非公企业是当前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薄弱环节。

(二)组织推动职工开展创新的载体和平台不够丰富

有关研究显示,目前各级工会组织职工参与科技创新的载体仍较传统,合理化建议、“五小”、创新成果评选等模式较为单一,且多在传统行业,与新经济、“互联网+”的融合还不够,探索搭建的新载体和新平台不多;近年来,各级工会积极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和大国工匠培养选树等工作,虽然在激发职工创新热情、提升职工素质技能和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与企业的研发体系结合不够紧密,距离满足企业和职工切实需要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像创新科技园、创客空间、网上练兵等新兴载体和平台,有的只在企业内部或区县推行,有的则是刚刚起步,作用范围和影响力较小,尚未形成可在全国推广的成熟经验。

(三)鼓励职工技术创新的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虽然职工技术创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各级工会的积极推动下,一些地区多个部门联合出台指导性文件鼓励职工立足岗位参与创新活动,但在企业层面尚未普遍制定鼓励职工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职工晋升的“天花板”效应依然存在,技术、研发、管理等不同序列的通道尚未打通,优秀技术工人在待遇落实、发展空间拓展、创新效益共享等方面缺乏保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创新的热情。一些地方虽然政府制定了有利于职工参与创新的政策,但由于政策不配套,有些激励缺乏硬约束而流于形式。

三、多措并举,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以“五小”发明为代表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

各级工会应进一步集中力量、开拓创新、发挥作用,努力提高职工技能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职工队伍。

(一)加强源头参与和顶层设计

深刻认识职工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源头参与和顶层设计,把组织引导职工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重要议题,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时从职工利益出发提出工会的意见和建议。将引导职工技术创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作为“十三五”时期各级工会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的核心内容,通过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性意见和管理办法等,规范职工创新活动的组织形式、载体内容和激励措施,最大限度调动职工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引导各级工会加大经费投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为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与相关部委协调沟通,畅通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质量奖、中国专利奖、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等创新奖项的推荐渠道,增加推荐名额,为职工通过参与创新成长成才打通绿色通道。

(二)丰富职工创新活动载体

积极探索推动职工创新的新载体、新平台、新手段,建立健全以岗位创新、班组(团队)创新、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主要内容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体系。进一步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加强典型选树、经验交流,充分发挥其人才集聚、集智创新、技术攻关、技能传承功能和示范带动作用,联合专业科研机构,探索创建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在一线职工中广泛开展现代创新知识培训,普及创新方法、培育创新思维,进一步深化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展示、交流等活动,加强对职工创新过程指导和创新成果孵化,努力提升职工创新的质量和水平。总结推广各地开展的网上练兵、职工创新成果展示、职工创客空间等做法,开展工人发明家沙龙、职工科技节等活动,搭建更多的职工创新交流平台,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

(三)不断拓宽职工技术创新工作领域

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2016-2020年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开展非公企业劳动竞赛的意见》,把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作为非公企业劳动竞赛的重点,通过建立劳动竞赛活动示范点、总结最佳实践案例等加强工作指导,不断扩大职工技术创新活动覆盖面。开展职工技能培训,积极参与国家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不断提升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完善农民工参与劳动和技能竞赛的体制机制,鼓励参与岗位创新。探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创新工作,推动职工创新活动从技术创新向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延伸。

(四)注重发挥职工技协组织在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中的骨干作用

加强职工技协组织建设、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技协会员骨干作用,整合广大职工的创新力量,针对现场工艺技术关键难题、产业核心技术瓶颈和行业共性技术,开展技术协作和技术攻关,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绝技绝活等,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创新创业活力。建立由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组成的专业技术委员会,为职工提供技术咨询、创新指导、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搭建职工创新信息化服务平台,完善职工创新人才库和职工创新成果库,利用网站、微博、微信和专业APP等加强宣传,推动职工创新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促进职工创新成果转化。

(本文作者: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责任编辑:李冬叶

D630

A

2095―7270(2017)10―0017―04

猜你喜欢
万众职工活动
职工书画
职工摄影
万众期待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华圆梦 万众同心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万众归心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