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艳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居家灵活就业
——以蜀绣“成都举措”为例
■孙 艳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使当地民众受益,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人类共同的财富。文章聚焦我国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蜀绣,通过田野调查和实证分析,指出振兴蜀绣、推动失业群体居家灵活就业的机制与意义,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城乡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非遗传承;居家就业;蜀绣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的三重境界[1]——纸上的传承、技艺的传承、精神的传承——都离不开人的参与;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越多,传承空间越大,非遗的活化与生产才越有市场,非遗才会生生不息。顺应当代城镇化急速发展的社会态势,在基层社区,当代非遗传承的一大前景在于融入市民居家灵活就业,促进非遗传承与市民居家灵活就业的互益互补。
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大致源自商代中期,兴于商末周初,在战国秦汉时几与蜀锦齐名,至清朝中叶,蜀绣已渐成行业,川西城乡各地“家家女行,户户针工”。上世纪90年代以后,蜀绣逐渐濒临“几近失传”的边缘化困境,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2008年起,“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战国策·秦策》)的成都市通过引导城乡剩余劳动力居家发展蜀绣,积极探索蜀绣的“生产性保护”与民生、教育、生态、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非遗传承模式。到2016年,成都蜀绣已实现近5万人居家就业,创造产值过7亿元,这一“成都举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誉为值得向全球推广的“中国经验”。
目前国内对蜀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溯源、现状描述及蜀绣传承的经验介绍[2]-[8],而以蜀绣“成都举措”为例来阐释非遗传承与居家就业关系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
2008年,成都市突破对非遗传承人“单一扶持性保护”的藩篱,将蜀绣定位为特色产业,采取“生产性保护”,增加其自身造血功能。在蜀绣世代相传、群众基础较好的周边乡镇(郫县安靖镇等),政府先后确定和建立起10余个蜀绣居家灵活就业基地,上百个培训生产绣坊,并结合非遗保护,探索出因地制宜的“绣娘+绣坊(庄)+基地+合作社(公司)”的就业推动模式。
由引进的蜀绣培训公司、企业、大师工作室负责技术指导,对参加培训的绣娘,分别开展15天初级培训和6个月技能提升培训,培训期间由政府提供生活补助。对已培训结业绣娘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80%以上能独立承接订单,月收入在400—3000元,并逐步形成高、中、低各层次绣娘人才库,为成都储备了蜀绣技术人才,推动了蜀绣产业发展。
依托有能力解决绣娘就业的蜀绣专营企业开展培训,约定由基层社区负责组织动员、公司负责培训和安排就业,将蜀绣纳入国家城乡劳动力培训计划,培训成本和参加培训人员的补贴由政府买单。由于与蜀绣专营企业合作,“原料不用管、销路无需愁”,“只要有技术,天天有收入”的现实吸引越来越多待业者参加技能培训,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政府按照“绣娘+绣坊(庄)+基地+公司(合作社)”模式,扶持基地建设,组织绣娘规模化生产,形成全域蜀绣生产网络。基地既是蜀绣展示、销售的窗口,也为绣娘提供订单,帮助更多城乡剩余劳动力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基地还影响和带动当地旅游、会展、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形成以点带面的蜀绣经济产业链。
蜀绣“成都举措”缘起于当代城镇化急速发展的社会态势下,剩余劳动力居家就业的动力推动:
就业现已成为影响民生福祉的焦点之一。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关键在于让更多农业转移人口或失业城镇人口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能够融入城市,安居乐业。因此,必须着力解决失业问题,从根本上提升城镇化质量。
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我国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的人口大国,城镇的高失业率和持续上涨的就业压力凸显了我国劳动力供求矛盾。从事蜀绣大多为女性群体,成都市95%的城乡失业和失地女性就业的最大愿望是兼顾就业增收和照顾家庭,基于此,成都市创新实践了“居家灵活就业”模式。
优选非遗项目,顺应失业群体、尤其是妇女迫切希望家庭、就业兼顾的意愿,成都市通过非遗文化元素的提炼与再生产来推动居家灵活就业,以非遗资源的产业化路径来传承地域文化,撬动非遗经济,建设生态环保城镇。
蜀绣居家灵活就业契合了城镇失业群体的就业愿景。在川西乡镇社区,绣娘走上几步路或者骑一段自行车就赶到了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如遇家有急事,甚至可以把工作带回家做,按时交工就行,这样有助于形成非遗传承与居家灵活就业联动发展的新模式,解决了群体就业难题,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矛盾的有效方式。
随着城镇化加快,大批青壮年离开家乡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看管、空巢老人没人照顾等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建立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强化技能培训,争取更多剩余劳动力就近务工,实现就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从源头上解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
在以前,受条件所限而无法外出务工的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妇女,农闲时节总爱聚在一起,聊家长里短打发时间,极易引发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或者有“热闹”(包括群访、群闹事件)就趋迎附和,形成不利于社会和谐的问题人群。开展蜀绣技能培训不仅提高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人力资本和心理资本,增强其就业信心,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找到了心灵和社会角色的归属感,从而拓宽了就业面,改善了生活质量,传承了非遗文化,促进了家庭和睦、社会稳定。
落实居家灵活就业是基层社区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路径,既发挥了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又创新了基层工作思路和载体。面对下岗失业失地等困难群体,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难以落地,政府管理职能到基层后或断缺、或交叠、或冲突,降低了管理效率。因此建立居家灵活就业基地是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地方发展、服务困难群体。
蜀绣产业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文化创意产业,通过绣娘们以蜀风、蜀韵为内核的蜀绣产品的研发、生产,丰富了成都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如今,成都各蜀绣基地都有集展场、卖场、蜀绣创意生活体验馆为一体的大师工作室,蜀绣家居、装饰、生活用品场馆,绣娘作品展场等蜀绣专营窗口,形成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制作 为一体的游、购、娱新型旅游观光模式。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以现代产业为支撑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区域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以四川最大的蜀绣产业化基地——成都安靖镇为例,其所在的郫都区提供了近85%的成都城市供水。这类生态保护区域显然不能够发展制造业、化工业等现代工业,政府必须为其产业发展提供正确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倾斜。蜀绣产业化正是政府突破城镇化常规思路,确保区域经济繁荣和生态良好的动力引擎。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1979年)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所说“制度的功能就是为经济提供服务”。成都市转变政府职能,主动提供服务,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基层社区建设,用良好的制度安排为非遗传承拓延发展空间,引导古“针”新“线”在当代创造出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其做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城乡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借鉴。
[1]胡武生.非遗传承的三境界[N].光明日报,2016-12-09(05).
[2]陈显丹.论蜀绣蜀锦的起源[J].四川文物,1992(3).
[3]顾军等.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张序贵.蜀绣原生态产业链的打造[J].丝绸,2009(10):6.
[5]王磊.蜀绣市场发展现状及营销策略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2):118.
[6]赵敏.中国蜀绣[M].四川科技出版社,2011(5).
[7]廖纳.传承蜀绣艺术促进灵活就业——郫县打造“郫县绣娘”劳务品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11-04(006).
[8]蜀绣产业发展办公室.成都市郫县安靖镇蜀绣产业发展再创辉煌[J].四川蚕业,2013(1):55.
[9]沈淑济.四川省发展手工编织促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妇运,2012(11):25.
2017-06-21
孙艳,成都市社科院历史与文化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四川成都,610023)
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9(2017)04-0091-02
责任编辑 冯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