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关注,中国改变了西方人眼中的贫穷落后、愚蒙无知的国家形象概念。但是市场经济对经济追求的无限渴望带来的不利影响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人们也从未停止对道德文明的思考与追求。如何让道德文明成为中国企业在追求经济效应过程中发挥正能量是企业管理者和全社会都要不断思考时代的问题。
关键词:道德文明;企业管理;正能量
市场经济在中国社会这么多年的不断的发展、完善,在此过程中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物质文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物质渴望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如今,中国政府仍然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全面的进行市场化改革,但是道德文明建设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也被管理层日以清新的认识到。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家角色与转变也体现出了道德文明在企业管理经济追求不断彰显的要求。在80年代中期,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我国大胆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慢慢促成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此过程中“过上好日子”是人们普遍的价值追求,市场经济带来了富足的希望也给道德文明带来了挑战。国家发挥了更大的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加大市场改革步伐,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不断的市场要求对道德文明一方面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对道德文明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危机感。几十年来,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的不断变化对中国企业影响有重大的影响,无形中也对中国企业管理和在追求经济效应过程中价值取向产生很大指向作用。企业如何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道德力量,化解市场经济中的道德悖论,使道德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正能量,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精神财富是时代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从“厚德载物”到“厚德载企业效益”
儒家几千年所弘扬和传承的厚德载物对当下市场经济过程中企业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道德感召力。儒家认为,君子要像天地一样,要有宽广的胸怀,无私的品德去包容,去感化万物。作为现代企业虽然在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方面无可厚非,但是企业也应像有作为的君子一样要担负起经济利益和道德的双重使命感。市场经济不断给企业带来“财气”,也给企业发展提供了无所不在的“地气”。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企业无德不恒久。市场经济没有道德不可能搞好、发展好。企业没有道德文明的追求经济肯定不可长久搞好。如果企业“一些向钱看”,把精神、信仰一概物化,把诚信、道德抛在脑后。企业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如何把企业的经济利益冲动与道德追求、把物质富有与经济高尚完美结合起来是,是检验着社会文明程度和企业家们道德情操更是检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熟的标准。
二、企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衔接
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确立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出台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做到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措施,要注重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有机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实现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要遵循中央文件的精神实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接地气。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传统美德规范,现代企业要以发扬传统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担当。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坚决抵制不负责任的企业行为,唤醒企业自身对存在意义的终极关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发展企业经济的时不忘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人民的福祉,不断通过企业的善举行为回馈社会对企业的帮助和关怀。
三、让中华美德为代企业道德建设提供智力资源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总书记的指出为中华传统美德对现代企业全面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新的视角。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每一个企业个体也在最大化的追求物质利益。在这种物质追求的前提下,一方面要在推进现代企业制度下,激活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基因,要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因中去找回和强化道德约束和慎终追远的定力,挖掘民族精神中的舍生取义精神,儒商道义精神,培养现代企业做到见利思义、义利并举、先义后利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企业中的领导党员干部要发挥带头模范作用。要从传统的君子之德中用好手中的权力,要不断的告诫自己“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学习“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精神境界,更应该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在为企业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精神财富,使企业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对社会的道义责任使命。最后在推进现代企业治理过程中要实现法治与德治的双规原则。孟子在几千年以前就提出了“人之初,性本善”的假设命题,由此提出了宏达而又缜密的道德力量约束系统,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力量。几千年来,法制和德治一直伴随着历史的前进,尤其在中国社会也从未间断过。如今,法治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现代企业治理过程中二者都是不可偏废的,要发挥好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掘、挖掘德治思想的优点给企业文化无限的生机,发挥法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企业领导干部党员同志要经得起市场经济的诱惑和考验,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给人民群众办满意事,让企业在阳光下运行。
如今的中国,已经在经济总量上位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企业健康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今天,世界经济依然没有走出低迷状态,中国经济较之前几年发展速度也放缓了步伐,经济态势步入了新常态。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有些企业被社会无情的淘汰,有些企业也面临着升级换代,在雾霾猖狂肆虐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时候,道德文明对现代企业的拷问被放到了大众的荧光灯下,企业发展面临着史无前例的道德使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企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面临网民的监督。企业要更新观念,把道德文明建设和创造物质财富放到一起而不是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使道德文明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正能力催化剂,使企业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叶小文.让道德成为市场经济的正能量[N].光明日报,2014.
[2]叶小文.从凝聚共识到自觉行动的飞跃[N].人民日报,2014.
[3]彭心安.经济新常态下加强国有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实践[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4.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解读[J].松州学刊,2014.
[5]陈学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与发展[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
作者简介:
唐飞,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