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华涛,林 琳,全 吉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世界主要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的经验与启示
彭华涛,林 琳,全 吉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本文以世界主要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为例,提出其形态包括世界级创新中心、区域创新中心、非核心创新中心,由政府主导建立并运营,同时受到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实力以及科教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的成功运行离不开高强度的创新投入,具体明确的产业发展定位及发展目标,相适宜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等建立运营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本文提出建立产业创新中心需要构筑“区域+区块+平台”的产业创新中心组织体系、打造“主中心+次中心”的产业创新中心梯度运行机制、建立“科技+产业”的产业创新中心支撑体系、形成“国际+国内”的产业创新中心布局等发展措施与政策建议。
产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投入;创新管理;协同创新
随着全球产业创新中心的不断发展,其已经成为区域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拥有具有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中心意味着能够最大限度地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1]。国际上,纽约、首尔、东京等城市均率先提出了建设全球产业创新中心的战略发展目标。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赋予北京市“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定位。2015年,天津先后颁布了《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空间布局规划》等重要文件,提出天津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2017年,中国航发航材院、中国航发集团公司和北京市政府共同出资10亿元,联合发起设立国有控股公司——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积极创建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中国诸多城市亦在争相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俨然成为未来经济改革开放的支撑点。
目前,产业界、学术界、政界均深刻认识到产业创新的重要性[2],不断提出建设国际产业创新中心的目标与规划。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仍然存在产业知识基础薄弱[3]、政府R&D投入利用效率低[4]、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具有空间依赖性等问题[5]。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及运营已经成为各界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转变仍然任重而道远。目前学术界对于如何获得突破性技术创新,一般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6-7]。然而,单个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只是产业创新中心功能表现形式之一,如何从产业层面、区域层面甚至国家层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探究[8]。本文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代表性产业创新中心出发,从产业创新中心的界定、建立及运行模式总结归纳产业创新中心建立及运行的经验启示,从而为中国建立产业创新中心,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带动产业提质、增效、升级提供借鉴,为中国推行相关法律法规,颁布政策条例、制定产业创新中心建立举措提供决策依据。
产业创新是指在产业发展中引入新的想法、方法或设备,通过增加新组合、突破新技术改变原有的经济体制结构与规模,从而提高生产力与经济价值[9]。从当前全球创新发展趋势来看,各个国家依托优势产业,不断集中创新资源,进行产业技术革新[10]。各地建立的产业创新中心以产业为载体[11],聚集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创新资源,以良好的政策环境、创新氛围为支撑,以实验设施、认证体系等为基础,促进产业创业能力提升,提供产业持续发展原动力。
从区域视角来看,产业创新中心指产业创新资源富集,产业创新活动密集,新兴产业孵化群集的具有区域创新极核功能的城市或区域。从区块视角来看,产业创新中心可以是一个区域或城市中创新资源、创新活动、新兴产业比较集中并具一定影响力的区块。从平台视角来看,产业创新中心也可以指从事某一特定产业的创新活动的平台或基地。一般采用区域视角,亦即某区域或城市在某一地域、某一国家乃至全球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能产生创新极核效应。区域视角的产业创新中心可以涵盖区块概念,后者也被认为是产业创新中心的核心区。同时,区域视角的产业创新中心可以包含众多的平台视角的产业创新中心。
一个区域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需具备以下标志和条件:①具有国际影响,即该区域在国际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属于全球领先的创新型区域,产业创新形成自身特色及独特模式,建成有对外显示度和品牌声誉的产业创新核心区(如各种“谷”“带”等);②具有区域极核功能,有较强的国际创新要素的集聚功能,以及对区域外产生明显创新溢出并具强大的创新辐射扩散效应;③创新活动国际化明显。成为全球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合作创新枢纽、全球创新网络重要节点以及国际技术转移的核心驿站,成为跨国公司研发总部集聚区,成为国际学术会议中心和产业创新会展中心[12];④拥有具全球领跑力的新兴产业群,具有强大的新型产业、新型业态培育能力,有多个新兴产业处于全球可持续领先地位[13]。
其他形式的产业创新聚集区域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企业研发中心、高校研究中心、高新科技园区等。
(1)企业研发中心。企业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需要构建专业的内部研发中心,并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对相关产品、工艺、技术进行改造创新[14-15]。例如Google将搜索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工作分布在整个公司各个部门,而后创立的Google X主要从事企业对车辆、空中风力发电机、互联网眼镜等未公开的长期项目的研究,其将使得核心业务不至于压制公司更加长远的发展,以便于从事更加富有前景的研究工作。企业研发中心主要是以单个企业为中心,由核心企业带动发展,而产业创新中心为由政府推动,为整个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
(2)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研究中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内部成立的研究中心一般旨在解决产业内共性技术难题[16],涉及到产品研发制造等则由企业自行处理。当企业参与到高等院校的研究中去,则会形成产学研合作研究中心。该种形式的产业创新聚集区域不但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也能加速高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17]。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研究中心更加注重行业内科技的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形成的是科技创新中心,相对而言,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更重视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壮大,同时重视体制机制创新和创新文化的育成。
(3)高新科技园区的。高新科技园区具有专业知识与技术领先、各种文化融合、科研人员受教育程度高、基础功能完善等特征[18]。其一般由高等院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导产业集群、中介服务机构等共同组成,具有完善的产业、市场、政策支撑体系。从网络角度来看,高新科技园区具有较高的产业聚集度,以及明显的区域产业主导优势,其内外部环境一般十分复杂[19],并且不断变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创新网络[20]。高新科技园区的概念与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更为接近,但高新科技园区的影响范围较小,而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具有国际影响力以及全球领先的产业集群。
产业创新中心发展的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形态。一般是从规模和地位的角度,将产业创新中心形态分为世界级创新中心、区域创新中心、非核心创新中心。世界级创新中心具有国际优势地位,是全球知识创造和知识学习的核心,拥有开放和多元化的环境,其代表地域有硅谷、伦敦、纽约、巴黎等。区域创新中心一般是指在一国或地区的首府和中心城市,其具有较高知名度,科技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基础设施完善,代表城市有墨尔本、赫尔辛基等。非核心创新中心是由经济区若干中小型城市组成,通过联动而产生协同效应,如日本的关西创新中心,其由滋贺、京都、奈良、歌山等组成,其因网格效应而形成创新辐射。从主导的产业角度出发,可以将产业创新中心形态分为高新技术制造业为主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型。高技术制造业为主型主要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典型代表包括硅谷、波士顿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型以创新型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创意产业等知识密集的产业为主导,包括西雅图、大阪等。
本文所探讨的产业创新中心是指由政府主导的进行产业创新的组织。许多突破性技术的研发,取决于整个行业相关的通用性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整体改善,而不仅仅是由个别公司决定[21]。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的产业创新中心主要是政府通过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优惠政策、资金直接资助、为企业拓展投融资渠道等方式,促进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各相关方参与建立产业创新中心[22],如美国新一代汽车合作伙伴计划(PNGV)和俄罗斯的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等。2010年8月,俄罗斯议会通过了《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法》,在斯科尔科沃建立创新中心,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优惠政策,使其成为俄罗斯最具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特区。为了保障园区规划的顺利实施,俄罗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为该产业创新中心的建立保驾护航。该产业创新中心建立之后,俄罗斯一改传统依赖能源的发展模式,不断研发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并在关注尖端技术研发的同时更加注重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由政府主导建立的产业创新中心更加具有权威性,能够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调动方面的优势,并且保证了产业创新中心的科技发展方向与国家整体战略保持一致[23]。
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的建立与运行过程中必然受到原有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实力,以及科教资源等因素的影响[24],因此政府推动建立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作为创新生态系统必然存在不同的主体模式,主要代表模式有:①以企业为主体型。如以色列特拉维夫,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创新孵化基地,有超过5000家科技型初创公司,对于来此寻求创业机会的年轻人,特拉维夫提供了近乎免费的创业资源与咨询服务,特拉维夫将政策着重于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活动,使其成为世界著名的创新创业城市[25];②依托高校科研型。科研院所、高等聚集的区域其创新能力更强,在科教资源丰富的区域成立产业创新中心,有利于解决产业内共性技术难题[16]。当企业参与到高等院校的研究中,不但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也能加速高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17],如美国硅谷,以科研力量雄厚的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美国顶尖大学为依托,才成就了其科学、技术、生产同步发展的格局[26-27]。③其他组织驱动型。美国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科技创新大国,以产业技术联盟促进产业创新的也是其建立产业创新中心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由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支持成立的美国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s,I/URCs),其研究经费主要来自于成员企业,研究成果也由成员企业共享,旨在促进技术进步以满足成员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1992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共同成立了美国汽车研究理事会,这一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了美国汽车产业创新平台的发展,与政府、高等院校、研究中心等机构展开了多方位的合作,为突破性产业技术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科技创新大国,美国以每年4200亿美元的R&D投入领先于世界,在其所有的产业研发投入中,基础性研发投入约占19%,其中,53%由政府提供,22%由产业自身提供。产业创新中心的研发投入不仅需要政府支持,也需要企业自身以及社会投入[28]。已有研究表明,当全世界的R&D投入总数超过1.5万亿美元,研究性质就会由长期公共资金资助的研究转变为由产业资助的,面向现有产品和生产的短期研究[29]。美国产业创新中心及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较大,资金来源包括政府、企业、个人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各个方面。已有研究表明产业创新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外部和内部资金有限,缺乏长期预算。目前中国在世界研发投资中排名第二(约合2200亿美元),并且可能在十年内超过美国达到世界第一,但目前中国较少从事可能会带来技术突破的高风险研究。从长远来看,投资基础型研究,促进了产业基础知识的生成和共享,并且能够带来创新[30],而中国的研发投入仅5%用于基础研究,远低于美国的19%[29]。在产业发展初期,可以由政府推动科研院所为研发能力薄弱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31],通过有偿的产业创新投入有利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32]。
无论是硅谷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生物产业,还是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的能源技术、信息技术与航天技术,目前成功的产业创新中心的建立与运行都离不开明确的产业发展定位[33],根据区域原有的产业基础来定位产业创新中心,是其成功运行的前提。2010年,特拉维夫最初的定位是“艺术之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收效甚微,这使得特拉维夫政府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决定从自主创业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企业,从而使特拉维夫成为今日的创新创业之城。
已经成功运行的产业创新中心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内有意搭建有利于创新突破的组织架构,充分协调产业研究、发展和创新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创新的良性循环[29]。众多产业创新中心通过推进企业与外部资源建立联系,以支持大学及科研院所研究的方式,利用企业外部的专业知识与文化,来促进创新发展。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治理上下游企业关系[34]。产业创新中心的成功运行同样离不开有效的管理,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在资助、管理美国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I/UCRC)的资助与管理机构过程中,形成了政府资金与会员费用共同资助产业创新项目、会员共享科研成果、I/UCRC年会与评估专家的管理及运行机制,保证了产业创新中心的持续发展。
产业创新中心获得突破性创新,带来经济效益,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35]。通过与外部科教资源进行合作,可以使产业创新中心企业进入前沿研究,同时降低实验室空间和设备的资金成本[36]。在人才培养与引进上,俄罗斯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与麻省理工学院共同成立了斯科尔科沃技术学院,为斯科尔科沃创新创业发展注入了动力,并与其他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开展合作,为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培养从创新研究人才、高端技术人才与高端管理人才等。
目前,中国诸多城市都在争相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如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上海智能互联网汽车产业创新中心等。根据其他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立及运行的经验启示,结合实际,中国产业创新中心的发展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中国的产业创新中心涉及到区域、区块以及平台视角,其组织体系必须三者兼顾。区域通常指整个城市,建设区域产业创新中心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技术基础及发展瓶颈,并与其他产业创新中心形成错位发展的格局,如天津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武汉光电子产业等。区块是产业创新中心的核心,如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包含有光电子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技术密集区,加大主导产业聚集度与空间分布密度,引导合作企业的聚集发展有助于创新的迅速传播。从长远来看,区域优势产业的聚集更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37]。与此同时,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可以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以及行业领军企业搭建各类平台,对于众多处于产业化初级阶段的高端产业,如新材料、智能装备、生命健康产业,分散式发展不利于其迅速崛起,需要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产业引领示范作用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聚集行业资源,培育领军企业,为其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对于中小企业,可以搭建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展高精尖产业咨询研究,提供项目投资技术评估、技术市场调查、趋势分析报告等个性化的决策咨询服务。
中国的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已着手开始建立产业创新中心,以京津冀、上海、广东、安徽、四川、武汉、西安、沈阳8个区域为主中心,在试验区周边地区建立若干次中心,打造以主中心为主、次中心为辅、相互补充的梯度运行机制。主中心在已有的产业基础上率先形成优势产业集群,着重布局高端产业的核心技术,促进产业链向高端环节延伸,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力。次中心则围绕主中心的主导产业与领军企业,研发、生产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产品,或为主中心提供技术研发、中介、咨询、人才培养等要素服务;引导次中心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开发培养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建立高端配套服务体系,与主中心形成融合发展的格局。
产业创新中心的发展既需要有产业基础,也需要以科技作为支撑,产业创新中心的发展与科技创新中心不可分割。遵循市场发展与创新规律,推动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的企业化运作,可以充分释放区域创新活力。对于科教资源较为匮乏或高端人才缺失的区域,应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基础性研究投入,帮助企业吸纳知识,加强创新能力[38];对于科教资源丰富的区域,如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可以支持企业与高校以联合建立实验室、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产业基地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合作,抢先促进一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鼓励中小企业成立产业创新联盟,聚集创新资源,攻克行业内共性问题,弥补中小企业受到自身实力限制而导致市场创新动力的不足。对于深圳等经济发展较晚的区域,加强基础性研究,布局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实现基础创新与应用创新协同发展,以弥补创新失衡。
加速产业创新中心国际化布局,推进区域产业创新中心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或产业创新中心对接,开展国际化合作。承接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国内产业创新中心转移,支持区域产业领军企业在其他科技创新资源丰富的区域设立研发中心。以领衔大科学为目标,组建以国内原始创新为主、国际科技成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辅的跨国战略联盟,推动国际科技园区的共建、国际科技资源的共享以及国际科技成果的共用,比如武汉光谷与美国硅谷共建双谷双城。针对特定的行业在国际智力密集区域建立具有全球创新节点功能、适应各国技术标准及法规要求的产业创新分中心,由此形成产业创新中心的国际化布局。
[1]CARVALHO L,AVELLAR A P M D.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empirical evidence for Brazilian industrial enterprises[J].Revista de administração,2017,52(2):134-147.
[2]NING L,et al.Urban innovation,regional externalitie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J].Research policy,2016,45(4):830-843.
[3]李美桂,赵兰香,张大蒙.基于产业知识基础的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6,34(12):1897-1904+1915.
[4]吴佐,张娜,王文.政府R&D投入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来自中国工业的经验证据[J].中国科技论坛,2013(12):31-37.
[5]周明,李宗植.基于产业集聚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研究[J].科研管理,2011,32(1):15-21+28.
[6]ALTUNTAS S,et al.Assessment of corporate innovation capability with a data-mining approach:industrial case studies[J].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16(102):58-68.
[7]WANG X,DASS M.Building innovation capability:the role of top management innovativeness and relative-exploration orient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7(76):127-135.
[8]GUAN J,PANG L.Industry specific effects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7(44):125-137.
[9]POTTS J,KASTELLE L.Economics of innovation in Australia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policy[J].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2017(54):96-104.
[10]PIETROBELLI C,PUPPATO F.Technology foresight and industrial strategy[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6,110(3):117-125.
[11]SIMSEK K,YILDIRIM N.Constraints to open innov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6(235):719-728.
[12]ISAAK R.From collective learning to Silicon Valley replication:the limits to synergistic entrepreneurship in Sophia Antipolis[J].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2009,23(2):134-143.
[13]BEST M H.Greater Boston’s industrial ecosystem:a manufactory of sectors[J].Technovation,2015(39-40):4-13.
[14]SIMULA H,AHOL T.A network perspective on idea and innovation crowdsourcing in industrial firm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4,43(3):400-408.
[15]CASTRO M D.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in knowledge-based and high-tech industrial markets:the role of openness and absorptive capacity[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5(47):143-146.
[16]SU X.Academic scientists’ affiliation with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s:selection dynamics[J].Research policy,2014,43(2):382-390.
[17]HUANG M H,CHEN D Z.How can academic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be improved[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6.
[18]SENER S,HOBIKOGLU E H.Structural effect of enterprises open-closed innovation models tendencies in product output process:a study on the enterprises located in the IMES industrial estate-Turkey example[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3(99):986-996.
[19]RAMOS C,et al.Understanding network picture complexity:an empirical analysisof contextual factor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2,41(6):51-972.
[20]CORSARO D,et al.The impact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s on value constellations in business markets—the case of an innovation network[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2,41(1):54-67.
[21]SHARIF M N,ISLAM M N.A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pproach for forecasting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1982,21(1):37-51.
[22]HONG J,et al.Do government grants promote innovation efficiency in China’s high-tech industries[J].Technovation,2016(57-58):4-13.
[23]NELSON R R,NELSON K.Technology,institutions,and innovation systems[J].Research policy,2002,31(2):65-272.
[24]DUIN P A V D,et al.Contextual innovation management using a stage-gate platform:the case of Philips shaving and beauty[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4,31(3):489-500.
[25]WONGLIMPIYARAT J.Exploring strategic venture capital financing with Silicon Valley style[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6(120),80-89.
[26]OOMS W,et al.Research orientation and agglomeration:Can every region become a Silicon Valley[J].Technovation,2015(45-46):78-92.
[27]WONGLIMPIYARAT J.The dynamic economic engine at Silicon Valley and US Government programmes in financing innovations[J].Technovation,2006,26(9):1081-1089.
[28]LI S,CAI H.Government incentive impacts on private investment behaviors under demand uncertainty[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2017(101):115-129.
[29]WEICK C W,JAIN R K.Rethinking industrial research,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J].Technology in society,2014(39):110-116.
[30]YU F,et al.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and enterprises’ R&D investment:a panel data study from renewable energy in China[J].Energy policy,2016(89):106-113.
[31]吴金希,李宪振.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与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推动产业创新机制的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10):130-137.
[32]韩宝龙,李琳.区域产业创新驱动力的实证研究——基于隐性知识和地理邻近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1,29(2):314-320+274.
[33]ROWE E W.The future,the foreign and the public-private divide:socio-political discourses around Skolkovo[J].Journal of Eurasian studies,2014,5(1):39-47.
[34]吴绍波.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的治理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10):5-9.
[35]CANHOTO A I,et al.The co-production of value in digital,university-industry R&D collaborative project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6,56:86-96.
[36]LAPERCHE B,et al.Innovation strategies of industrial groups in the global crisis:rationalization and new path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1,78(8):1319-1331.
[37]徐晔,陶长琪,丁晖.区域产业创新与产业升级耦合的实证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为例[J].科研管理,2015,36(4):109-117.
[38]BORJESSON S,et al.The challenges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building:learning from longitudinal studies of innovation efforts at Renault and Volvo cars[J].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4,31(1):120-140.
TheExperienceandEnlightenmentoftheWorld’sMajorNationalIndustrialInnovationCenters
Peng Huatao,Lin Lin,Quan Ji
(School of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China)
The world’s major national industrial innovation centers,including the form of world-class innovation center,regional innovation center,non-core innovation center,are established and opera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affected by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economic strength,science and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other factors.The successful operation of the world’s major national industrial innovation centers is very dependent on the high-intensity innovation input,the specific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goals,the appropriat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and the training and introduction of high-end talents.Combined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o establish industrial innovation centers in China needs a series of development measure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including building the “regional + block + platform” industrial innovation center organization system,creating the “main center + sub-center” industrial innovation center gradient operating mechanism,establishing the“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ndustry” industrial innovation center support system,and forming the “international + domestic” industrial innovation center layout.
Industrial innovation center;Industrial innovation investment;Innovation management;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F124.3
A
武汉市软科学研究计划“企业‘二次创业’的路径选择与支持传统产业‘二次创业’政策研究”(2016040306010195),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创新方法推广体系建设及重点行业示范”(2015BKA36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关系’视角下社会网络双元性对连续创业者成长的影响机理研究”(2016VI018)。
2017-05-15
彭华涛(1979-),男,湖北天门人,教授;研究方向:创新与创业管理、产业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责任编辑 沈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