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先发引领转型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2017-01-23 09:26丁明磊陈宝明
中国科技论坛 2017年11期
关键词:广东驱动转型

丁明磊,陈宝明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38)

广东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先发引领转型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丁明磊,陈宝明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38)

广东通过较早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结构调整、构筑经济增长新动力,为全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情况下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增长提供了示范和借鉴。在总结广东主要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其中关键在于广东较早地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了结构调整,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上取得主动,实现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基于广东的经验启示就全国区域转型发展提出五方面的政策建议。

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引领型发展;广东

近年来,广东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总抓手,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相互协调,加快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新体系,着力完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努力在全国率先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发展水平快速提升,“粤创粤新”成为广东转型升级的新名片。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发展领先全国,在全国各地中较早遇到“中等收入陷阱”这样的发展难题,尝试解决问题的时机同样早。经历十余年产业结构深层变动后,2015年,广东省GDP突破7万亿元,同比增长8%,经济形势总体稳中向好,步伐稳健且前景依然可期,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10%,为全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种种迹象表明,广东已经先发突破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拐点,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推进阶段。作为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和试金石,广东先发布局谋划创新引领发展的经验,对于探索区域转型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为新常态下中国突破经济发展瓶颈提供了有益的示范和借鉴。

1 广东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增长

1.1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的广东经济之所以保持了3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投资驱动和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向型经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广东外贸进出口影响巨大,而且大规模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逐步弱化,产业层次偏低、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效益低下等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感受到转型升级压力的广东先行一步,保持定力调结构,通过“腾笼换鸟”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牺牲眼前的一部分增长速度,换来质量与效益的可持续提高。

2009—2013年是广东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重要阶段,通过合理利用能源资源约束及国外市场变化倒逼机制,转方式、调结构,GDP年均增长为9.7%,较2001—2007年的13.7%低4.0个百分点,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2013年,广东第三产业首次超越第二产业。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为4.6:44.6:50.8,第三产业比重超越第二产业将成为一个长期趋势。而且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经济发展中“新”要素作用日益增强,经济由增长速度高幅波动转为平稳增长新常态。

从2015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看,广东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2.8%,以高端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59%。二是工业结构向高端化演进。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48.1%和26.5%。三是消费结构优化提升。网络、信息等新型消费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加速器”,消费需求对广东GDP的贡献率达到56%。四是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外向依存度由2008年的129.3%下降至2014年的86.15%,一般贸易进出口首次超过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中“委托设计+自主品牌”方式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提高到2014年的66%,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量占全国近七成。“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更趋平衡。

1.2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广东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

2015年,广东全省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2007年的1.3%提高至2.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技术自给率从2007年的53.9%提高到71%,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有效发明专利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保持全国第一[1]。从广东实践来看,科技创新对于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关键是担当了结构调整的核心动力。

一是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新兴产业成长是广东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在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上,整合超过100亿元专项资金,围绕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九大重大科技专项,催生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广东新一代显示技术、新型动力电池、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等投入生产,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2015年上半年全省机器人制造企业户数达120家、增长1倍,产量增长1.3倍。

二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广东围绕提升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研发设计、产业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拓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格局。同时,瞄准提升存量经济,对传统优势产业高标准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造,2015年上半年广东工业技改投资增速达80.1%。

三是科技创新促进业态创新,抢占产业发展新高地。抓住互联网带来的产业革命机遇,加快推动互联网与转方式、调结构最紧迫的领域相结合,着力培育互联网+工业设计、互联网+生产车间、互联网+现代物流等新兴业态。商业模式创新、业态转型、金融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等取得了一定进展,培育扶持一大批创新项目,初步估计创新项目产生的营收占全部省属企业的15%以上,利润占30%以上。

四是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广东省属企业拥有国家级实验室、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机构22个,省级科研机构72个。自2011年至今,各省属企业实现产业化的科研创新成果累计70余项,部分领域已从跟随式创新向引领式创新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向全球创新链、价值链上游攀升,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如拥有全球尖端3D打印技术的广州迈普,研制全球第一家环保监测无人船的珠海云洲,研发中国首支抗癌原创新药的深圳微芯,全球无人机市场份额占绝对份额的大疆创新等,新一轮创新创业热潮已经蔚然成风并产生巨大的“裂变效应”。

五是推进专业镇创新发展。1990年代以来,广东经济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镇一级经济的发展壮大,在珠三角腹地和东西两翼部分地区出现了“专业镇经济”的经济形态。早在2000年,广东抓住镇域经济特色化、中小企业集群化的发展机遇,启动了“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工作,提升集群和企业竞争力[2]。截至2013年,经认定的363个省级专业镇实现GDP2.05万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的32.9%;超千亿元专业镇7个,超百亿元专业镇达120个,专业镇平均企业集聚度达1402个/镇,超过60%的专业镇建立特色产业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专利授权量占全省的近一半,创新能力和集聚效应凸显[3]。专业镇经济已成为珠三角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提高区域国际竞争力的不竭源泉。

六是众创空间等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对于改善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发挥重要作用。广州创新谷、深圳柴火空间等一大批众创空间的涌现,极大地提升了广东创新创业的活力和水平,优化了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生态。

2 广东依靠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措施和经验借鉴

近年来,广东省认真贯彻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把握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点,努力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推动产业中高端发展,不仅实现了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而且实现了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其关键在于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较早地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上取得主动,实现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2.1 先发布局以创新促转型

由于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广东先于全国进入增长阶段换挡期,较早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由过去粗放的发展阶段进入到一个复杂的转折时期,产业层次偏低、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结构效益低下等深层次的产业结构矛盾日趋显性化。最早感受到转型升级压力的广东先行一步,以先发布局谋划创新引领转型发展,以“腾笼换鸟”突破了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的重要拐点。近年来,通过实施《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粤西北振兴发展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等系列措施,坚定不移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广东经济转型升级。实施以重大项目拉动投资、促进新型消费、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等政策,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拉动经济增长[4]。

2.2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广东在《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中提出通过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制定全省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方案,重点聚焦并力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制高点[5]。以新思路、新机制凝练实施9个省重大科技专项,在计算与通信集成芯片、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与器件、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技术等关键领域,重点打造一批科技“明珠”工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采用股权投资、贷款贴息、直接补助、事后奖补等方式,推动先进制造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重点引导55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2.3 多管齐下培育更多更具活力的科技创新主体

应当看到,外向度一直较高的广东为了把创新驱动切实落到发展上,在着力推动外源型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的同时,抓住“互联网+”带来的产业革命机遇,发挥信息化先导作用,加快推动互联网与转方式、调结构最紧迫的领域相融合,发展互联网与各领域融合新业态。围绕建设自主创新的经济体系,立足长远做大做强内源经济增量,发布《关于省属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出台全省新型研发机构总体规划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专项规划,实施大型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全面建设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引导更多创新资源向企业集中。

2.4 形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众多专业镇接续,推动区域转型稳步快速发展的“梯次结构”

在区域发展布局上,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自主创新示范区始终发挥创新驱动的引领作用,着力完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全面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巨大能量,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率先实现了发展动力转换。以广州、深圳为例,在传统增长动力减弱的情况下,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稳增长调结构,促进经济提质增效,2015年GDP分别达到1.81万亿元和1.75万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4%和8.9%,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依托专业镇,实行一镇一策的产业转型升级改造,广泛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加强创新平台、创新载体、创新网络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专业镇向创新型转变,使之成为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力量。

2.5 积极构建创新生态、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

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广东把科技型创新创业摆在突出位置,将大众创新创业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与各项重点科技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方面作用,出台加快科技创新12条政策,在经营性领域开展技术入股改革试点、科研人员股权期权等,充分释放科技人员积极性,完善技术服务体系,以及完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的18条政策措施等,使得新一轮创新创业热潮蔚然成风。广东通过不断完善创业孵化体系,孵化器达到233家,在孵企业超过1.5万家;众创空间140家,在孵项目和团队超过3000个。深圳实施“大孵化器”战略,建立了从创客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特色产业园的全程孵化体系。深圳2015年初已累计商事主体176.1万户,这意味着深圳1500万市民中,有超过一成的人在创业[6]。创客经济的兴起,为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优良土壤。

3 广东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增长的启示与建议

3.1 关于区域发展转型的几类启示

区域创新转型发展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载体与支柱,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与依托。从广东依靠创新驱动取得有效益有质量增长的经验,可以得到区域创新转型发展的几点启示:一是转型要早。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但是科技创新对于稳增长、调结构作用周期相对较长,尤其是地方结构调整,靠临阵抱佛脚往往不能取得很快的效果。区域转型发展应对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尽早布局、及早谋划。二是决心要大。经济转型发展,要承受增长速度下滑、财政紧张等一定的转型之痛,但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目标一旦确立,就应坚决推进下去。以深圳市为例,金融危机后,深圳市着力转型,增长速度落后于其他许多地区,正是承受了转型之痛,才有了今天依靠科技创新取得新发展和有效益有质量的增长。三是方向要明。区域转型发展应紧扣世界科技创新发展和产业变革趋势,把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新兴产业成长以及大众创新创业放在突出位置,将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增长作为明确的目标导向。破除创新就是发展高精尖,忽视传统支柱产业的优化升级,重研发轻应用,重硬件轻服务,重招商投资轻创新生态营造的认识误区。四是措施要实。转型发展既不能延缓拖延,也不能急躁冒进,应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点,把发挥基础优势与培育新兴增长点结合起来,确保创新政策落到实处。

3.2 对于推动区域发展转型的几类建议

“十三五”时期,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各地相继步入“新常态”攻坚期和面临经济发展的拐点,面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发展转型的问题。广东通过较早地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结构调整、构筑经济增长新动能,实现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增长,探索了道路,提供了示范。基于以上认识,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引导地方探索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模式。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区域改革创新决策部署,抓好中央系列文件落实,深入贯彻中发6号、8号和国发11号、64号、32号等重要文件要求,制定落实有关重要文件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确保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地方、见效在地方。国家层面在产业和企业创新以及创新人才、平台、政策等方面加强引导,根据不同区域发展特点和需求,鼓励地方加快探索各具特色的创新发展路径,构建形成各具特色、合理分工、协同联动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

二是对区域转型发展进行总体谋划和布局。结合编制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和政策安排。对东、中、西部地区和重点区域,在科技项目、基地、人才等资源配置上实行差别化的支持政策,促进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建设北京、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若干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拓展延伸创新型省市试点建设,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改革政策先行先试。启动全国8个地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推动区域间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互联互通和市场化配置。从国家战略全局需求出发,加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创新中心、高新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等各类区域创新平台的衔接,加强梯次布局、互补协同,推动形成引领中国创新转型的“雁阵”格局。力争在“十三五”时期,构筑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创新高地和增长极,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三是开展科技促进区域创新发展行动。坚持创新驱动,以改革增强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围绕经济转型发展布局谋篇,找准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在全球视野下开展区域产业及创新战略设计,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围绕区域转型发展重点领域和产业,主动集成创新资源、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珠三角等地区布局建设一批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和推广服务平台,发展一批科技服务产业集团。在全国高新区启动实施“创业中国”行动,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以众创空间为代表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支持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的创业模式,共助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成长。

四是积极培育区域创新创业“策源地”。要对营造良好区域创新生态的认识要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上来,着力打造区域创新创业的文化和生态,形成全社会推动创新创业的共识,充分激发市场和社会创新活力。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中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政府和市场“两只手”高效协同。推广以“四众”新平台为代表的新型孵化模式,围绕区域发展特点,打造链条化服务体系。

五是加强对广东等先进地区转型发展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当前中国区域转型升级进入一个关键时期,鼓励地方善于抓住时机、勇于创新实验,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相互借鉴,积极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江苏、浙江等许多省份都在积极推进专业镇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大部分专业镇的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驱动,在人才、技术积累方面都比较薄弱。广东通过充分整合产学研用资源,积极对接高校科研院所,打造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创新链和有效协同和精准对接的专业镇转型升级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

[1]中国科技网.广东: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EB/OL].http://www.wokeji.com/special/2015/2015qglh/gdkjtzgg_8625/zbz2/201503/t20150313_994472.shtml,2015-03-13/2015-08-10.

[2]孟辉,吴冰.广东加快专业镇转型升级述评:科技,引领岭南新跨越[N].人民日报,2011-08-29.

[3]南方网.广东省级专业镇创GDP2.05万亿 占全省GDP三成[EB/OL].http://tech.southcn.com/t/2014-11/21/content_112675874.htm,2014-11-21/2015-08-21.

[4]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省长朱小丹.经济新常态:早进入 早适应 先引领[N].广州日报,2015-03-10(A1).

[5]广东省科技厅.省委省政府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决定[EB/OL]http://www.gdstc.gov.cn/HTML/zwgk/zwyw/14055870549125761470575441510448.html,2014-07-17/2015-07-17.

[6]深圳商报.深圳商事主体总量全国第一[EB/OL].人民网http://sz.people.com.cn/n/2015/ 0508/c202846-24782457.html,2015-05-8/2015-08-10.

EnlightenmentandSuggestionsofthePracticeofGuangdongProvinceinImplementingInnovation-DrivenDevelopmentStrategytoLeadthe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

Ding MingLei,Chen Baom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Beijing 100038,China)

Through the strategic design in advance,Guangdong promotes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builds new economic growth relying on S&T innovation,which provide demonst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wide effective and quality growth in the New Normal.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main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s in Guangdong,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key lies in taking advantage of S&T innovation in the early structural adjustment,which adapts to and lead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New Normal.It puts forward fiv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the region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S&T innovation;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Leading development;Guangdong

F204

A

国家软科学计划“‘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思路研究”(2013GXS6K201),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委托课题“科技创新驱动区域转型发展研究”阶段研究成果。

2016-03-14

丁明磊(1976-),男,河北石家庄人,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区域与产业创新。

(责任编辑 沈蓉)

猜你喜欢
广东驱动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在808DA上使用WIFI进行驱动数据同步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广东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