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核化生武器袭击条件下灾后救援卫勤保障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7-01-22 09:37桑宇飞汤新华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卫勤武器救援

桑宇飞,汤新华

• 专题论述 | MONOGRAPH DISCUSSION •

关于加强核化生武器袭击条件下灾后救援卫勤保障工作的几点思考

桑宇飞1,汤新华2

核化生武器(nuclear,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weapons, NBC武器)具有突发性、扩散性强、杀伤力大和危害性广等特点,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未出现过动用此类武器的战争,加之重视程度不足,我国在NBC武器袭击条件下卫勤保障救援存在力量建设不足,制度预案流程不健全,指挥协同运作不通畅,专业人员培养不足,缺少专业团队等问题。笔者从袭击特点和卫勤保障特点两个方面并结合实际,分析、讨论和提出了几点关于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的措施以及对未来灾后救援的展望。

核化生武器;灾后救援;卫勤保障

【Key words】 nuclear,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weapons; disaster relief; medical support

核化生武器(nuclear,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weapons,NBC武器)袭击后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物质、病原体或生物毒素等会造成人员的巨大伤亡、财产重大损失和生态严重破坏的现象。自二战以来,全世界尚未出现大规模NBC武器袭击的战例,间接导致我国对此类武器袭击条件下卫勤保障准备和救援指挥力量不足。笔者基于NBC武器袭击特点和卫勤保障特点,以及卫勤保障现状,分析并提出部分建议和展望,为军队和地方救援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1 NBC武器袭击条件下卫勤保障特点

1.1 NBC武器袭击特点 (1)突发性强,杀伤性大。

NBC武器都是新型杀伤性武器,特点鲜明,如洲际战略核导弹最快平均速度是5 000~8 000 m/s,只需1 h洲际战略核导弹就可在地球表面飞行10 000 km,并在抵达的瞬间产生大量伤病员;化学武器袭击后,毒剂会随空气迅速飘散,可迅速作用于人体,具有浓度高,毒理作用强的特点,短时间内将发生大批伤员中毒[1];在现代战争中一旦使用,可造成大面积的传染病流行,直接威胁到我国领土内人民的生存环境。1945-08-06,日本的广岛和长崎遭美军原子弹袭击,两地都无防护准备,瞬间造成的伤亡人数分别达76 000和21 000[2]。(2)扩散性强,危害性广。化学毒剂可通过眼、呼吸道、皮肤和伤口直接染毒,还可能通过地面、武器装备、食品和水源等染毒造成间接染毒[3];在核武器袭击条件下,空气中降落的放射性尘埃和爆炸位置土地均会产生放射性,放射性尘埃随风飘散,造成大面积核沾染。生物武器袭击具有成本低、杀伤力强,使用方法简单、难以防范,危害性和传染性强,渗透范围广、危害时间长等特点[4]。

1.2 NBC武器袭击条件下卫勤保障特点 (1)救治难度大 。在NBC武器袭击下瞬间产生大量伤病员,由于其突然性和瞬间性,会导致救援准备不充分、救援到达现场时间较长、群体性恐慌情绪蔓延,以及救援任务繁重的困难。此外,伤员所受伤为多种伤情复合,放射复合伤和非放射复合伤[3],对灾后救援时医护卫生人员、转移后送人员和洗消人员自身防护和洗消也带来了巨大考验,救治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复杂。(2)特需医药材种类多。NBC武器袭击不仅对人体有直接损伤,又有间接烧伤、放射损伤和相互传染等。灾后救援除需大量抗菌消炎等常用医药材外,还需大量特需药材,给救援带来了一定困难。(3)群体性恐慌情绪蔓延。由于群众对NBC武器的未知感和恐惧感,往往会导致大规模群体性恐慌,社会动荡,犯罪频率增加[5]。群体性恐慌易给受灾群众心理造成重大打击,从而增加灾后心理救援困难。

2 NBC武器袭击条件下卫勤保障现状

2.1 制度预案流程不健全,卫勤指挥协同运作不调

提高灾后救援效率的根本出路是制定合理可行的救援制度,目前,基层对灾害救援的制度、预案和流程关注力度不够,部分预案流程缺乏可行性,有的甚至照本宣科。地方救援部门和军队卫勤机构联系不紧密,救援流程缺少一定的沟通。NBC武器袭击后常涉及保卫、消防、卫生、防化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组织实施救援,既需要保卫部门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寻找源头,也需要消防部门及时疏通气流和人流,还需要卫生部门组织实施救援,更需要防化部门组织洗消,防止染毒区扩大。在遭受NBC武器袭击时,需要多部门协同组织,因此基于现有条件下易导致卫勤协同运作不调。

2.2 缺少日常训练演练,防病防疫力量不足 目前基层部队和地方救援部门普遍对NBC武器袭击救援演练较少,甚至“不可能发生此类事故”的思想占据上风。我军目前专业防化团数量较少,人防部门和地方防化队伍建设水平长期未得到提高,仍处于较低水平。军队基层单位卫勤保障偏向于战时火线救援和转诊后送,虽然多数师以下单位配备防疫洗消车辆,但日常训练时既无专业性的指导规范,也无标准化的训演流程,更无明确的战略背景,绝大多数三防工作停留在较为传统的保障模式下,未针对新时期作战背景而确定规范和统一的三防标准和要求。卫勤保障远远未达到NBC武器袭击条件下救援快速、准确的标准。

2.3 专业人员培养不足,缺乏救援专业教材 军医大学和地方医学院校普遍对灾害救援医学教学和教材编写力度不够,地方医学院校普遍将NBC武器教学列入选修课程甚至不加以开展[3]。此外,基层卫勤人员对NBC武器袭击后的灾后救援和防护知识较缺乏,未定期组织专门的培训,更未组织实战训练。

2.4 灾后心理救援力度不足,缺少专业团队 由于NBC武器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和群众对其认知低,一旦遭受袭击,势必会造成相当程度的恐慌。对于灾后救援不仅要从生理上救治伤员,也应对其心理上进行救援,防治由于过度恐慌而产生的心理疾病甚至癔症[6,7]。

3 加强灾后救援卫勤保障的几点措施

3.1 制订合理的卫勤保障制度预案和流程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战化训练体系势在必行。实战化训练的准备阶段,就应当按照“训练实案化”的要求,根据NBC武器袭击后灾后救援前往的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伤病员受伤的不同种类、不同类型的卫勤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NBC武器袭击条件下灾后救援卫勤保障预案[1]。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特色鲜明、规范和精细的各项制度、预案和流程,内容涵盖每一个步骤、每一种情况、每一项规定,以基本战斗单元为保障机构,围绕驻地灾后救援和机动灾后救援两种模式涵盖各个岗位和机构等战训职责和预案,配合各个岗位战训流程,建立战训规范,从而做到有据可依、有规可查。引入精细化理念,持续完善制度预案,建立流程等突出规范化、流程化管理,成体系的对灾后救援卫勤保障的全领域、全过程的各个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从而提高灾后救援实战训练效果。

3.2 密切军地联系,建立多部门联合训演机制 NBC武器袭击条件下,虽然军队是救援的主力和一线部门,但伤病员的治愈率不仅取决于一线救治能力的高低,还取决于后方医院的救治水平。在未来战争中,NBC武器袭击势必是猝不及防的,军队可能距离袭击地点较远,那么就需要地方卫勤力量第一时间抢先赶赴灾区进行救援工作[4]。因此,要加强军地合作,进一步探讨军地联合保障体系,形成平战结合。军地资源共享机制,军队应当全面掌握地方卫勤部署力量和装备质量,开展军地联合卫勤保障训练,全面提高卫勤保障技术水平和快速平战转换能力,从而提高NBC武器袭击下灾后快速救援能力和伤员的救治率。

3.3 加强灾后卫勤指挥能力和人才培养力度 灾后救援卫勤部门由保障单位转向第一线生命救援,卫勤指挥能力直接关系到救援力度的大小。联合指挥部的卫勤部门应作为独立部门,直接参与决策、部署,提高指挥层级,以便于协同各部门加快救援力度。此外,应对基层卫勤人员和其他部门人员定期组织灾后救援教育和操作培训。例如,军医大学和地方医学院校应将灾害救援医学列入必修课程并加大教材编写力度[8],基层团以上卫勤部门经常性地开展灾后救援训练演练,从而加强灾后救援卫勤指挥协同能力。

灾后救援能力的好坏,决定因素是人,基本出路是提高卫勤救援人员的能力素质,训练结果的评判直接关系到救援训练的导向。因此,应将考核评判标准做精做细,避免过多的人为干预。要牢固树立“未来可能产生哪种NBC武器袭击,平时训练就怎样训;战训工作怎么开展,灾后救援考核就怎么开展”的核心训练思想,做到训考合一,以考促训。此外,定期组织专家授课并现场指导,使基层全体卫勤人员都能掌握NBC武器的防护技能,这样才能在NBC武器袭击下第一时间开赴前线组织救援和完成防护[9,10]。

3.4 加快灾后心理救援力量建设和设备投入 应对灾后心理救援专业性不强和组织力量不足等问题,加快灾后心理救援力量建设,基层团以上卫勤部门应当设置兼职灾后救援心理医师,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地方救援部门应当成立专门负责心理救援的团队或部门,并在第一时间赶赴一线,对群体进行心理救援。加大NBC武器预警监测设备和防护设备投入,不仅可加快确定武器袭击种类和袭击方式,及时组织指挥相关部门协同和判断,缩短抵达现场和救援措施准备时间,还可有效防护救援人员自身和控制感染区面积,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及防止污染扩散,减少二次伤亡,救援时更好的保存战斗力和提高救治率[11-14]。

4 展 望

NBC武器袭击虽看似遥不可及,但绝不能麻痹大意。随着世界多级化发展和作战理论、作战体系的改变,未来战争中无法保证敌方不使用NBC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NBC武器袭击条件下,伤员的存活率和治愈率不单取决于医疗救治水平,更多的取决于NBC武器袭击下的卫勤保障效果和急救水平。因此,通过制订合理的卫勤保障预案和流程,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增加三防经费投入和加快军地协同准备是进一步完善军地联合保障体系,形成平战结合,快速机动的卫勤保障模式的有效举措。此外,随着我国近年来几次重大救灾行动,如5•12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及每年各省的抗洪抢险等,完善了医学地理调查结果,增强了对军队和地方卫勤机构装备的掌握情况及提高了技术力量和保障能力等,为灾后救援提供了宝贵经验。

[1]司莉玲. 灾后传染病控制措施及施行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16): 2-3.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16.002.

[2]李铁虎, 张增利, 夏志强. 核生化恐怖事件规律的探索与争议[J]. 现代军事,2008(4): 54-56.

[3]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DOE needs to take action to further reduce the use of weapons-usable uranium in civilian research reactors [J]. GAO Reports, 2004(6): 28.

[4]王恒德. 针对核和辐射恐怖袭击的应急准备和响应[J].辐射防护通讯, 2006, 26(3): 6-8. DOI: 10.3969/j.issn.1004-6356.2006.03.002.

[5]张雁灵. 关于重大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的思考与建议——在国家卫生部“重大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组织与管理研讨会”上的大会发言摘要[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8, 15(7): 601-603. DOI: 10.3969/j.issn.1008-9985.2008.07.002.

[6]孟秀红, 郝加虎, 陶芳标. 从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探讨人才培养创新[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1, 9(1):12-14. DOI: 10.3760/cma.j. issn. 2095-1485. 2010.01. 004.[7]章志红, 朱小康, 熊 艳, 等. 突发灾害性事件的人群心理应激反应[J]. 中国临床研究, 2011, 24(4): 340-341.

[8]戎文慧, 支国成, 蒋鹤生. 医学模拟训练在美军中的应用研究[J]. 解放军医药, 2013, 25(2): 77-79. DOI:10.3969/j.issn.2095-140X.2013.02.026.

[9]胡卫建, 李元峰. 建立灾难医学区域性紧急救援医疗体系的构想[J]. 西部医学, 2010, 22(3): 393-395. DOI:10.3969/j.issn.1672-3511.2010.03.001.

[10]王一鸣. 灾后相关人员心理援助干预研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14(2): 78-82.

[11]虞庆胜, 潘俊友, 袁 元,等. 加强海上灾害救援卫勤保障工作的几点思考[J]. 海军医学杂志, 2010, 31(2):125-126. DOI: 10.3969/j.issn.1009-0754.2010.02.016.

[12]常留栓, 赵艳梅, 张婷婷,等. 武警基层卫生部队NBC事故防护与应急救援现状[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4, 32(2): 133-134.

[13]周祥峻, 林 中, 李 静,等. 加强基层部队“三防”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OL].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5, 4(2): 94-96.

[14]高树田, 张晓峰, 王运斗. 国外核化生医学防护装备现状与发展[J]. 医疗卫生装备, 2011, 32(1): 67-68.DOI: 10.3969/j.issn.1003-8868.2011.01.025.

(2017-02-27 收稿 2017-09-19 修回)

(本文编辑 宋宫儒)

Discussion on medical support for post-disaster rescue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nuclear,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weapons attacks

SANG Yufei1and TANG Xinhua2. 1.
Department of Security, No.95246 Troops,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nning 530007, China; 2.No.1 Student Brigade of Air Force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Xi'an 710032, China

SANG Yufei, E-mail: 329088348@qq.com

Nuclear,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NBC) weapons attacks happen abruptly and can result in large scale injuries,fatalities and widespread destruction. Due to infrequency of NBC attacks, and the resultant lack of focus and attention, our nation has insufficiently trained and prepared rescue forces, and does not have a sound response planning process or command and coordination system and is unprepared for dealing with the consequences of such attack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ypes of attacks, and the reality of the medical support required in the event of such an attack,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medical support capability and prospects for future disaster relief efforts in responding to these types of attacks.

R129

10.13919/j.issn.2095-6274.2017.10.011

1. 530007 南宁,解放军95246部队保障部;2. 710032 西安,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学员一旅

桑宇飞,E-mail: 329088348@qq.com

猜你喜欢
卫勤武器救援
抽组卫勤力量应对重大疫情的应急培训模式探讨
紧急救援
军事卫勤一体化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3D打印大救援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海外卫勤机构配备研究
一张图看懂武器发展史
请放下你的武器
退役武器去哪儿了?
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