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 俊
美丽,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形容词,从未像今年一样,让人感到那么深沉,那么振奋。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特征——十九大报告新增“美丽”二字,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美丽如何实现?十九大报告给出了明确方向——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更加具体,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回首2017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步伐,一步赶着一步,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一日接近一日。已有的成绩,让我们充满信心,踏上新的征程,我们充满期待。
改革顶层设计,为美丽守住绿色之底。比如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其中当属生态红线最为吸睛,首次开启生态保护红线战略,明确提出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我们期待,一条线,一张图,可以尽揽绿水青山,守住生态安全。
攻坚污染防治,为美丽扫除灰色之垢。气,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圆满收官,蓝天基本重现;水,《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发布,首次覆盖全国重点流域;土,污染状况详查陆续启动,相关法律进入立法审议程序;排污许可改革元年,15个行业,上万家企业持证排污。我们期待,咬定目标,砥砺前行,污染防治攻坚战正在打赢。
强化问责力度,为美丽清理执行之弊。中央环保督察,已实现全国31个省份全覆盖,问责党政领导干部1.8万余人,以雷霆万钧之势,扫除陈年顽疾,直接推动解决8万多个突出环境问题。“绿盾2017”,剑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巡查全国130个自然保护区。我们期待,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成为一股风气;直面问题,直指本心,守护美丽山水,成为一种自觉。
设立雄安新区,为美丽树立城市典范。关于雄安,现在讨论的其实是未来。未来雄安,中央提出了七方面重点任务,展现了雄安发展的宏伟蓝图。而其中的前两项,强调的都是绿色和生态。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是三个关键词。我们期待,未来雄安,首先是绿色智慧新城,绿色雄安,将是未来生态文明典范之城。
百舸争流,浪遏飞舟。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浪潮中,在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行动中,我们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在用或强大或微小的力量,迸发,前行。
一年一度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作为研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问题、分享工作经验、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平台,在岁末递上了一份答卷。今年的主题是“生态文明,绿色引领”。绿色,是自然本色,是发展方式的生动描述,也是通向美丽中国的引领。发现美丽,倡导美丽,引领美丽,是初衷,是动力,是责任。
争渡,争渡,还大千中华美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