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改革的探讨

2017-01-21 10:55张洪瑞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项目驱动案例教学

摘 要:文章从学生计算机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最终成绩考核等方面探讨了《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的改革情况,并对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实训;案例教学;项目驱动;延伸学习

1 案例教学面向不同基础的学生

高职学生入学时,计算机使用操作的掌握程度差异很大,因成长和学习的环境不同,有的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就已经通过网络学到了不少计算机使用知识,不仅打字能快速完成,画图也能够熟练操作;同时,也有一些学生很少接触计算机,对键盘完全不熟悉。教师同时面对着不在同一起点,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们,这就给教师把握上课进程进度带来不小的难度。对计算机水平不等的学生们按照以前的大纲从基础知识讲起,必然会产生水平高的学生不爱听,不熟练的学生听不懂、跟不上的矛盾状况。因此,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对基础实训课进行了试点改革。

不再像以往一样,按照教材一步一步的从基础知识讲起,全面同步地由浅入深的练习基础操作;而是引入相应的项目案例,每节课结合案例演示,使学生只掌握本案例所涉及到的知识点。

2 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项目

以往,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一直对各个专业的学生采用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操作练习题,没有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将该专业特色融入到教学环节中。课程改革后,通过对上课学生所属专业的调研,结合未来职业岗位特点和后续课程的需求,针对不同的专业专门设置了精选的项目案例,教师授课时,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项目案例,譬如在演示讲解Excel表格制作的时候,对物流专业学生采用“物流区间配货报价明细表”计算物流运费成本案例,而会计专业则采用“excel函数计算”案例,每个项目案例均为模拟工作情景设定,所以学生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验到真实工作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工作的特点,从而能够提前为自己的就业和学习定制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计划。

3 创建扩展课外内容,引导自由学习

随着各学院专业的逐年增加,《计算机基础实训》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多软件间的相互协作与综合应用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针对不同专业特点的案例练习内容越来越多,但课程的总学时并没有增加,反而相对非常有限,对此我院创建并实施了“第二课堂”的教学方式,即利用学生课外的自由上机时间,让这些对某一专业方向感兴趣的学生,把因上课时间少而无暇接触的案例项目练习放到课外拓展,也为起点较高的学生设置增加了复杂度和难度的扩展案例练习,尽可能地使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在课程进度内获得各自最大化的学习效果。

同时,一边建设一边完善的《计算机基础实训案例库》也面向所有学生开放,库中收集了课程教师精选的多种趣味案例项目,提供给有余力的学生自发的学习。学生也可以通过案例库里不断更新的带有浓厚专业特点的案例练习,提前了解本专业以后的实习方向,片面地体验一下本专业的工作内容和状态,为以后的顶岗实习做好铺垫,也使《计算机基础实训》在有限的课程学习结束后,本课的课程教学在时间上得到延伸,甚至能够一直支持学生到就业工作。

4 开辟多种教学方法

在计算机基础实训课堂教学中,除主要实行的案例教学以外,按照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和专业的不同,也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譬如分组教学、任务驱动、课堂宣讲等教学模式,在对物流专业的教学中,我们把任务驱动和分组教学结合起来,将班级所有同学尽量等分成若干组,每个组领取一个任务项目,每个学生自行负责项目中的一部分工作,这样,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又要兼顾整个小组的进度,也必然会涉及到组员和组员之间工作的衔接,如此就很自然地引入了团队的概念,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在小组内,由于学生各自不同的计算机水平差异,每人都会自动找到自己能够承担的部分,在协同完成整个项目的过程中,为了不拖慢整个小组的工作进度而相互督促和帮助,无形中就增加了学习节奏和动手操作执行的紧迫感,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和其它组员进行对比,这样就会发现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进而加以改正,通过努力学习调换到自己中意的岗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由被动听课、机械地跟随模仿操作转变为主动学习、积极求解,勇于学习、乐于学习,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教师始终在一旁观察引导,清晰地掌控课堂全局,教师的身份也由以往的“盲目讲解员”变成了每个项目中的“总监”和“技术支持”,极大地拉进了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距离,可随时随地就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方便沟通。这遵循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也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5 改革考核方式

《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以往主要是为新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打基础,将通过国家考试取得证书做为唯一标准,这就局限于应试教育,并不能很好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地评价。

课程改革后,我们将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为考核的标准。不设置任何考试,在项目库里,将教师编辑整理的各色项目案例,按照每个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复杂程度分别为每个项目标注相应的分值。在这7天的实训课程中,每个学生都要在不同分值档次的项目中选择够60分的项目案例,独立完成后提交由教师进行评分。这样一来成绩的考核就不会局限于某一知识点或是某一题的范围内,学生可选择的空间更广,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好,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应的项目,选取了自己喜欢的方向之后就自然会更加认真地学习,这样在课程结束后,每个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这门课上,就会在“通”的基础上还有“精”的一面,而且学生在认真挑选项目,各自权衡进行比较的时候,也自然而然地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开阔了眼界。

针对不同的专业的特点,我们引入了不同的考核方式,例如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我们设置为宣讲报告形式的考核方式,利用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Word 、Excel 、Visio和Power point等工具制作自己的产品介绍或是简历,在全班面前进行宣讲,由教师打分。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当众演讲的胆量,又强化了组织语言和规划软件统筹的企划能力,也兼顾了自媒体版面的设计能力锻炼。在有限的课堂上,最大化地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随着试点实践项目的开展,一切从计算机的实际应用出发,以综合素质为基础,结合职业能力,将刻板的传统教学转变为灵活变通的以项目驱动的案例教学,一定会使《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裴来芝,《计算机应用》课程改革的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11

[2]赵巍巍,《计算机教学改革》.统计与管理,2015

[3]宫婷,《对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讨》.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4]孙茂松,《国内一流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计算机教育,2013

作者简介

张洪瑞(1981-),男,沈阳,硕士,教师,助教,计算机技术。

猜你喜欢
项目驱动案例教学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