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应用能力口语考试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与对策

2017-01-21 02:45沈健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网络课堂教学

沈健

摘 要:为了提升学生的考试通过率,通过模拟考试了解学生学习现状,结合考试内容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重点训练,强化第二课堂,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丰富英语口语教学资源,提升了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口语考试;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网络

2000年6月,教育部高教司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江苏省高等学校英语能力口语考试正是为了补充英语口语教学所增设的考试,旨在“以考促教,以考促改”,强化高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高职学生在职业活动和未来工作中熟练应用的口语能力。2014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在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试点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口试考试,口试成绩等同于笔试成绩,有1000多考生参加了口语考试。2015年,我院作为全省30个考点之一,也将在全院推广高等学校应用能力口语考试。很明显,口语考试将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产生深远影响,增加了英语教学中与职场相关的内容,提升学生今后对岗位的适应力。

1 分析考试现状,提出对策

为了准确了解学生的口语学习现状,学院在2015年开学之初组织了一次口语模拟考试,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共有200名学生参加了模拟考试,通过率不足50%。从分项得分情况来看,第一部分朗读短文都相对较好,但第二部分提问—回答、第三部分汉译英和第四部分看图讲话得分都比较低,这说明学生英语口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较差。考试的总体情况表明,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很多学生由于在中专或高中阶段没有打好英语基础, 对英语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 词汇量较少,在用口语沟通时想说却说不出口,同时,学生们接触的口语情景都是诸如谈论天气问路和指路这样的日常英语口语, 与职场英语口语接触较少。针对上述情况,在此提出了通过分析我院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口语模拟考试的薄弱的环节和需要强化的知识点,结合英语应用能力口语考试的题型和考试的重点难点,构思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设计和调整教学内容,将课程教学与考试相结合。

2 根据上述的现状分析,对于教学做出的调整和改革对策

2.1 总结考试内容,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从江苏省口语考试大纲来看,英语口语考试主要分为Loud Reading,主要测试考生的语音、语调、断句等朗读技巧和流利程度,属于口头交际范畴,如开场白、电话转述、口头通知等。;Questions & Answers,主要测试考生就交际话题提出问题或给予回应的能力,考生将读到一段实用性的涉外交际活动文字,如广告、启事、通知等,考生要根据文字材料内容和所扮演的角色补全该对话。Chinese-English interpretation,主要测试考生在日常涉外活动和涉外业务中的口头翻译能力。Presentation,主要测试考生用英语进行连贯的口头表达能力,考生将在电视屏幕上看到几幅图片、照片或一个图表(包括简明文字提示),内容涉及广告、产品/公司介绍、信息发布、业务交流等涉外业务交际,在听到系统提示后,考生需对图片、照片或图表的内容进行连贯陈述。主要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交际范围表为依据,来考察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从学院组织的模拟考试来看,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较差,必须针对考试要求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提升学生的口语水平。我院学生第二学期选用的教材是《职业核心英语》,选用这本教材的最大好处是每章的前后都有speaking,我们在这一部分教学时主要就结合口语考试的Loud Reading,让学生发出声来,并不断纠正其发音和音调。教材的第一章(communication),主要就是讲语言交流,在授课时除了课本知识外,刚好与口语考试的第二部分Questions & Answers结合起来,为此,我们将近几年出现过的口语第二部分试题集中起来,做成PPT,在课堂上让学生组成小组模拟练习,迅速提升其问答水平。教材的第二章(workplace etiquette)主要是讲工作礼仪和工作电话礼仪,在这一章教学时重点结合考试的第三部分Chinese-English interpretation,训练学生的口头翻译能力,在授课中除了历年考试真题外,还准备了大量涉外交流的翻译题,提升学生翻译能力。另外在授课过程中,将历年考试的第四部分图片陈述贯穿于教材的每一章中,把教材中学到的词汇和短语加以概括总结,并用于图片陈述部分,促使学生的口语陈述能力有所提升,在每章学习时,要求学生结合上课内容进行图片陈述,在第四章和第八章学习时还结合授课内容进行考试第二部分的训练。

2.2 开展第二课堂,延续口语实践

从口语考试来看,只靠每周两次课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除了在课堂进行专项口语训练,还必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不断的应用,英语口语需要不断的强化练习,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授课教师专门负责组织筹划了多项具体活动项目,利用课外时间举办多种形式的竞赛,包括英语短剧表演、英语演讲、英语歌曲、快速阅读等比赛。在固定时间,提供专门的场所,组织口语角活动。通过英语联谊会、英语文艺演出、英语晨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能力的平台,并邀请外籍教师参与,全方位培育课外语言交流环境,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和应用能力。课外活动的目的是强化学生实际应用技能,特别是听说技能的训练,提供平时课堂教学难以实施的实践活动。 第二课堂充分利用使英语教学从单一的小课堂教学转移到以校园为主的英语学习的大课堂,形成一个学习氛围更浓厚、范围更广大、参加人数更多的大的英语口语学习环境,多形式、多渠道、多手段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能力,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英语的效率。

2.3 采用信息化教学,开展自主学习

从口语考试来看,英语口语练习需接触大量真实自然的语言资料,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好切合英语口语学习的这一客观需求。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实时和跨地域查询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进行探索式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与全世界的英语学习者进行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自主学习教师制作的课件,不断扩大语言的输入量。并学习教师收集的大量跨国公司有关专业的资料,提升学习的实用性。利用网络为学生在线提供大量的教学录像片和课件,以便学生业余学习时使用,大大缩短了教学过程,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口语考试中各种涉外业务,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际交流情景的链接网址,在线答疑,实时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学生在课余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提升了学生间的英文交流。

5 结束语

通过分析学生口语模拟考试的薄弱点,将考试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并通过拓展第二课堂和网络教学,提升了学生口语学习的兴趣和效果。2015年6月,所授班级共有88名学生参加了首次口语考试,82名学生通过,表明前述的口语教学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后期将在全院做推广。

参考文献

[1] 程颖. 英语应用能力口语考试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3(1):14-17.

[2] 王悦.高职非英语专业口语考试引发的思考[J].金田,297:140.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网络课堂教学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