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劳动合同纠纷的预防方法

2017-01-21 01:06汤轶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预防方法特点

汤轶

摘 要:劳动合同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协议,长期以来在维护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保证双方各自权利以及规定双方义务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社会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劳动合同制度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果企业与员工不能更好地采取措施顺应这种变化的发展,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长此以往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就此,笔者通过对企业劳动合同的特点及产生劳动合同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矛盾纠纷的预防方法同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企业劳动;合同纠纷;特点;原因;预防方法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逐渐增强,企业日益崛起,发展不断壮大。2008年《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劳动合同制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企业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数量日益增多,员工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在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中,部分企业只片面追逐经济效益,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关系逐渐被市场化、利益化,导致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矛盾不断增多,劳动合同纠纷时有发生,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呈持续上升态势。长此以往将对企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需要对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劳动关系进行全面分析和充分预判,提出解决方法,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 企业劳动合同的特点

企业的劳动合同是企业依法对自身和员工权利义务的重要约定,是员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合理使用劳动力,减少劳动争议与矛盾的发生,促进员工高效工作,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企业的劳动合同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2.1 特定性

即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企业,另一方是职工本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和统一。除非有明确授权,任何一方都不得由其他组织或个人代替签署,否则就是无效的劳动合同。

2.2 合规性

即劳动合同必须以国家现行的劳动合同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条款及内容严格受法律规范的约束。如:企业欲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除与当事人协商一致外,还必须符合《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规定的条件,否则属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2.3 从属性

即劳动合同的主体双方除了存在经济关系,还具有从属关系。企业职工除了为企业提供劳动,获得劳动报酬及保险福利待遇外,还必须接受企业的管理,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服从企业的工作安排。

2.4 平等性

虽然职工和企业具有从属关系,但是合同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不因组织和个人性质不同使职工处于弱势地位。企业不能强制或胁迫职工签订不平等条款及内容,必须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否则属于无效合同。

3 劳动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

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劳动合同纠纷的产生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3.1 市场劳动关系的变化

文章的开始提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市场经济的复杂化和利益化,这是劳动合同出现纠纷的重要客观因素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在法制环境下,受劳动合同法和实施条例等相应法律法规强制约束的合同制关系。其内容包括合同期限、工作时间、劳动纪律、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方面。无论哪方面的约定出了问题,都会引起矛盾,发生纠纷。

3.2 员工维权意识的提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越来越注重对基层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也逐渐提高。企业员工在签订和履行企业合同的同时,十分注重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企业的劳动合同条款中有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的内容,将会在履行阶段引起矛盾,导致合同纠纷的发生。

3.3 企业监管力度的缺失

部分企业过分追求经营指标和经济效益,而对企业与职工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情况较为轻视,如劳动关系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偏弱,将会导致企业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的执行处于无人监督状态,给企业埋下法律风险的隐患;同时,在出现矛盾纠纷时,因企业管理者对合同纠纷的解决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企业内部专职负责劳动监督检查的人员较少且不专业,一旦出现矛盾纠纷时则处理强差人意,小事变大,甚至还会引起仲裁或诉讼发生,给企业带来经济和声誉损失。

4 劳动合同纠纷的预防方法

针对企业劳动合同的特点及纠纷发生的原因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合同纠纷的预防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

4.1 加大教育力度,增强监督检查

企业应当不断加大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与宣传力度,增强职工的法制意识,定期开展劳动合同法知识问答等各类活动,加强对《劳动合同法》及条例等法律法规相关条文的理解。认真学习本企业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规范自身行为,正确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要加强基层员工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双方感情,建立和谐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同时,还应加强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完善企业法务机构,培养法律专业人才,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有效解决矛盾和纠纷,规避法律漏洞,防范法律风险,确保企业利益不受损失,职工的权利得以保障。

4.2 完善合同制度,加强规范管理

企业劳动合同不仅是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协定的书面证据,还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协定。在签订流程、法律规定、落实责任方面有着具体要求。签订流程规范主要是指企业劳动合同必须注重书面化,要对员工的入职时间和合同签订时间予以区分,注意让员工先签字公司再盖章等等;法律规定明确则主要是依法对企业和员工权利义务关系进行明确规定,在实践中要督促双方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履行义务,主张权利,违反合同规定的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惩罚或弥补,防止出现部分劳动者以各种原因拒绝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现象,尽早预防法律风险;落实签约责任则是指人力资源部门要依法按时与职工签订合同,具体用工部门则负有协助人力资源部门通知职工尽快签订合同的义务。因劳动者个人原因出现合同未能按时签订或过期的,应当由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履行告知义务,以免除企业的法律责任。

4.3 合理解决纠纷,促进公平公

合同纠纷一旦发生,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处理劳动合同纠纷的各机构间应当形成合力,明确各自的职能,承担各自的责任,应当努力用最简方式依法协商解决问题,过程中注意保留证据,多咨询企业的外聘律师,争取做到每一环节都依法合规进行,确保不出现新的纠纷和矛盾。一旦协商不成,尽快通过劳动争议协调委员会等机构进行调解。涉及到劳动者财产、人生安全等重大问题的合同纠纷,则可通过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等法律途径,合理合法、公平公正地解决劳动合同纠纷,吸取经验教训,举一反三,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注意和预防。

5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企业劳动合同的特点及纠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如何有效预防合同纠纷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在我国企业经济处于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预防和减少劳动合同纠纷案件的发生就显得更加重要,更应当下大力气加强、完善和规范劳动合同的管理。相信在国家、企业及个人的共同努力下,随着法制环境的日臻完善,企业的劳动合同纠纷发生率一定会大幅度减少,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会更加和谐健康,将会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平公正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卫.浅析劳动合同纠纷的防范与解决[J].金融经济,2009.

[2]马越.企业劳动合同纠纷预防和解决方法[J].经济与管理,2011.

[3]沈宝刚.劳动合同纠纷中违约受害人补救之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3.

[4]马越,朱佳伟,李良鸿.企业劳动合同纠纷的预防和解决方法[J].人力资源,2011.

猜你喜欢
预防方法特点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论员工教育在预防媒体危机事件中的重要性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