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应用

2017-01-21 03:29:02刘鼎力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7期
关键词:中层颈动脉斑块

刘鼎力

吉林省脑科医院超声科,吉林四平136000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应用

刘鼎力

吉林省脑科医院超声科,吉林四平136000

目的研究在健康人群体检中实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应用效果以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来该院体检的200名健康人群的所有资料,对所有体检者实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检查斑块发生率、内中膜增厚以及颈动脉内膜粗糙等情况。结果在经颈动脉超声检查200名健康体检人群中颈动脉内膜粗糙发生率25.5%,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7.5%,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发生率11.1%。随着年龄增长斑块发生率逐渐升高,男性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对血管硬化程度进行动态观察,以便于及早发现斑块以及动脉硬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效预防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超声检查;健康体检;应用

动脉硬化是动脉发生的非炎症性病变,是引发老年多种疾病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导致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1]。在人们健康体检过程中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化是动脉硬化早期表现。超声检查属于非侵入性检查措施,已经在健康体检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临床超声检查多应用在胆、肝、脾、肾、胰、子宫附件以及乳腺等检查中,在健康体检中颈动脉超声检查没有得到更多关注以及重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少学者发现颈动脉超声检查是评估以及诊断血管壁病变的无创、有效方式,可以预防发生脑血管疾病,值得未来深入分析与研究。现对该院200名健康人群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体检的200名健康人群的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体检者均实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排除颈动脉体瘤、颈动脉瘤、颈动脉变异以及多发性大动脉炎等患者,所有体检者在对该次研究相关内容进行充分了解之后均表示自愿参与该次调研工作,并且均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积极配合调查工作。其中女性体检者76名,男性体检者124名,对所有体检人员烟酒嗜好、舒张压、收缩压等情况进行记录。依据患者不同年龄阶段将体检者人员分为4个阶段,40名<40岁体检者,60名40~50岁体检者,80名50~60岁体检者,20名60~70岁体检者。其中28例高血压患者,20例2型糖尿病患者,10例两者并有患者,16例血脂异常患者,32例既往脑卒中患者。

1.2 方法

对该次研究的200名健康人群均实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查过程中采用S2000超声检测仪,采取体检者平卧位,将枕头垫在颈背上,头往后仰,暴露颈部,采用5~12 MHz的探头频率,在颈根部对颈总动脉近心端进行探查,沿着血管走向将探头往头方向移动,跨过颈动脉分叉部位,然后对颈外以及颈内动脉进行检查,尽量扫描颈部最高部位,然后对血管内膜中层厚度以及各个血管内径进行分别测量,检查其中是否存在斑块、管腔是否狭窄,斑块形态、大小、性质以及发生狭窄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内膜面粗糙不平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0~1.1 mm;内中膜中层增厚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2~1.4 mm。斑块为内膜向管腔内凸出,内膜中层厚度超过1.5 mm,硬斑回声相对比较强并且伴有声影;软斑回声相对比较低;混合斑回声强不一致。

1.4 统计方法

此次研究中200名健康人群的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n(%)]表示,实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在经颈动脉超声检查200名健康体检人群中出现51例颈动脉内膜粗糙,发生率为25.5%;15例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7.5%,其中8例软斑,3例混合斑块,4例硬斑块;22名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发生率为11.1%。

2.2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斑块情况

40名<40岁体检者,其中2例患斑,占据5%,男性22名,1例患斑,18名女性,1例患斑;60名40~50岁体检者,其中4例患斑,占据6.7%,38名男性,3例患斑,22名女性,1例患斑;80名50~60岁体检者,其中7例患斑,占据8.8%,50名男性,5例患斑,30例女性,2例患斑;20名60~70岁体检者,其中6例患斑,占据30.0%,14名男性,4例患斑,6名女性,2例患斑。随着年龄增长斑块发生率逐渐升高,男性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国内逐渐步入到老龄化社会,具有老龄化进度与程度速度快、基数大、负担重以及底子薄等特点,被叫做跑步进入老龄化[2]。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加剧了老龄化发展的趋势,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老年人因缺血性脑血管病致残、致死,不仅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也给社会以及家庭带来极大负担。依据近年来抽样调查显示发现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位居国内死亡原因的第1位。如果能够早发现疾病,给予及早干预以及治疗,能够起到一、二级预防的效果,能够为人民以及国家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3]。大量研究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之间存在一定关系,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越重,表明狭窄处血流部位存在越快的速度,明显降低远段血流速,因此存在越严重的脑血流低灌注情况[4]。此外,狭窄段存在越快的血流加速度,给斑块表面带来的血流切应力作用也就变得越大,十分容易引发斑块表面破裂进而诱发新血栓,最终脱落成栓子。如果出现上述两种作用机制,会存在更加显著的缺血性卒中危险性。西方学者经不断研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之后得到卒中与狭窄程度之间存在关系。25%的缺血性卒中疾病都是因颈动脉病变诱发的。但是也有的认为以颅内动脉病变为亚洲人卒中主要形式,但是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亚洲人颈动脉颅外段病变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5]。也有研究人员发现30%中国皮质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均高于50%,但是目前还没有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有效机制。早期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并且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卒中致残率以及病死率。

超声检查属于非侵入性检查,具备无辐射、无痛苦、立即做出诊断、操作时间短等优势。目前在健康体检中超声检查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6]。但是目前仅仅只是大量应用在胆、脾、肝、胰、肾、子宫附件以及乳腺等部位体检中。随着超声技术以及医疗技术的全面发展,在血管系统疾病检查中超声检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颈动脉病变检查诊断中。因超声检查具有可实时成像、操作方便等特点已经逐渐发展成为首选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措施[7]。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年龄以及性别的关系,有研究学者指出随年龄的不断增长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显著提升,55岁之后每增加10岁,发生脑卒中危险就提升两倍,并且随年龄增长男性患者发生中风可能性显著高于女性。所以,健康体检过程中对50岁以上人群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8]。

该次研究显示,在经颈动脉超声检查200名健康体检人群中颈动脉内膜粗糙发生率25.5%,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7.5%,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发生率11.1%。男性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斑块发生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上述结果可能与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对抗动脉硬化等因素有关,并且也可能与男性饮酒吸烟、饮食不合理等有关,有资料表明动脉硬化不仅与性别、年龄等因素相关,也可能与高血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血脂异常等有关。

综上所述,健康人群体检中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当做筛查手段,可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作用。

[1]肖渊茗,陈志恒,武留信,等.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应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6(1):66-70.

[2]赵利,徐景军,孙心平,等.应用颈动脉超声对远郊区404例中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 33(8):78-79.

[3]刘晓明,魏文志,刘艳茹,等.健康体检人群中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对预防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分析[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4,8(1):68-69.

[4]吴震中,金玲,邓燕妮,等.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超声检查的调查报告[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3,15(6):515-516.

[5]中国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超声检查规范[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5(4):254-260.

[6]Kashiwazaki D,Yoshimoto T,Mikami T,et al.Identification of high-risk carotid artery stenosis:Motion of intraplaque contents detected using B-mode ultrasonography.Clinical article [J].Journal of Neurosurgery,2012,117(3):574-578.

[7]张芳,许黎阳,陆永梅,等.某单位驾驶员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22):3458-3459.

[8]张桂芳.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5):130-131.

R445.1

A

1672-5654(2017)03(a)-0158-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7.158

2016-12-05)

刘鼎力(1968.6-),男,满族,吉林四平人,大专,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超声在颈动脉疾病筛查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中层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自我保健(2021年2期)2021-11-30 10:12:31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妇女之友(2021年9期)2021-09-26 14:29:36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双麦克斯韦分布下极区中层尘埃粒子带电研究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百姓生活(2019年2期)2019-03-20 06:06:16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企业中层管理团队在运营中的困境与作用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22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从组织支持谈中层管理者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