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与面授课堂的融合与冲击

2017-01-20 01:21杨春睿王成祥
青年时代 2016年31期
关键词:慕课融合

杨春睿+王成祥

摘 要:慕课自2012年以来迅速走红,作为在线学习的一种方式,慕课的出现对传统大学教育形成了一定冲击。与传统大学相比,慕课具有教学方式新颖灵活、授课教师声望高、学习者学习自主性强等特点,在慕课大力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教育面对此挑战该怎样发展,以什么方式发展呢?于是很多人担心,在互联网上可以免费学到这们好的课程,那么我们传统的面授课堂会被慕课替代么?笔者从慕课自身的特点,慕课与传统课堂的各自优缺特点来分析,只有慕课和传统课堂相融合,才会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慕课;面授课堂;融合

一、慕课自身的优势

慕课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以及教育技术的一种“集成创新”。由主讲教师负责,通过互联网开放支持大规模人群参与的,以讲课短视频、作业练习、论坛活动、通告邮件、测试考试等要素交织有一定时长的教学过程。

(一)技术资源

慕课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它之所以有如此的趋势,与它自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原始”驱动力: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同时,降低提供教育的成本 2. 便利性: 任何人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免费学习任何名校名师的课程。3 技术的发展,现如今网络基础设施、音视频流媒体技术,云计算等等技术的发展也为慕课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教师资源

教育者之间主要的差异体现在知识更新能力方面。慕课的知识传授者基本都是名校的教师,这些人都是有名望的教授或是副教授,亦或是访问学者,不论是教学还是研究都堪称一流,有相对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及时更新知识,所讲述的知识接近学术前沿,学生能学习到最新的知识。学习者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三)时间分配

调查表明,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大概停留在8分钟,传统课堂的45分讲授,学生极容易分心,对教学的重难点掌握的不是很好。 而慕课的授课形式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以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形式存在。而且在几分钟的讲授中,还需要回答提出的问题才可以继续听课,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保持注意力,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慕课还有完整的学习系统,通过学习平台、讨论、提交作业、测试等等手段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慕课的局限性

慕课是网络课程,它具备了网络课程的优点:精炼、灵活和便利性。但是他也有局限性,比如: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所适合的讲课模式也不尽相同,还同时要求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学能力。而且,自古以来就有“因材施教”这一说法,教师对学习者的理论基础、知识结构以及学习目标都有一定的把握,教师只有在和学生多接触的情况下,才能对学生更好的了解。而且老师可以动态的掌握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但这些慕课是无法做到的。有的面授课程学时量有限,老师在课堂上只能尽量的完成知识量的传授,而不能研讨更深层次问题。学生可以利用慕课来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点的获取,然后在课堂上可以和老师进行深层次交流,由此可见,慕课虽然发展前景很好,但从根本上还是无法代替传统大学。慕课给不了大学所给的那种校园氛围,给不了实践操作的平台,给不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沟通所产生的感情。慕课只能是对传统课堂的补充与拓展。因此,慕课还是不能取代传统课堂。尤其是外语类的慕课,语言的学习是需要交流的,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语音、语貌、语感等方面进行纠音和培养,而语音的训练,慕课是绝对取代不了传统课堂的。而且英语的授课现在都采用参与式教学, 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来督促学生的学习,比如:角色扮演、拼接式教学模式、对话、小组讨论等等。这些教学的互动模式,慕课是无法解决的。所以慕课可以作为一个网络工具辅助传统大学的发展,可以为大学教学提供一个教学维度。只有将慕课和传统课堂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更好的达到学习效果最大化。

三、结语

慕课虽然很火,但是它不会代替传统教育,它也没有动摇高等教育的教学思想,它只是在教学形式上做出了改变。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但其实对高等教育并没有太多冲击,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平台,慕课的学习是接受性学习而不是探究性学习。但慕课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也确实给高校教育敲响警钟,应该尽快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尝试改变以往相对保守的上课模式。慕课是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确实给学习者带来了自主学习的契机,其便捷性和前瞻性确实为现代教育注入生机和活力。然而,无论从人文教育还是素质教育角度来看,慕课都只能作为传统大学教育的辅助工具。

参考文献:

[1]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15-16.

[2]汤敏.《慕课革命》[J] 中信出版社,2015.01.

[3]李曼丽,张羽.慕课正酝酿一场教育革命[N].中国青年报.2013-05-23.

[4]郭英剑.“慕课的六大发展趋势”[J]中国科学报,2014,02.

猜你喜欢
慕课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