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史观视域下中国梦实现的致思理论与实践探索

2017-01-20 00:02郝俊潇
青年时代 2016年31期
关键词:实现中国梦实践

郝俊潇

摘 要:中国梦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大表态。中国梦提出之后,使得全体中华儿女逐渐汇成了一股潮流和力量,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进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注入了新鲜活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必须在群众史观视域下,凝聚共识,引导人民群众在思想上形成合力;强化宣传,促进中国梦在群众中落地生根;为民谋利,让中国梦有坚实丰厚的现实基础。

关键词:群众史观;中国梦;实现;理论;实践

一、凝聚共识,引导群众在思想上形成最大合力

(一)提出“中国梦”是凝聚党心、激发民意的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毫不动摇地促进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在国际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出现了很多不良的问题和现象,如理想信念的缺失,是非观念的模糊,道德底线的沦丧,物质丰富而精神贫乏等等,一些不良的消极的价值观在一定范围内不断蔓延。在这样的问题和现象面前,能否坚定不移地做出正确的选择,能否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立场,需要一种强烈的信念,这个信念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构成了中国梦最坚实的基础。

(二)唱响“中国梦”是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需要

从国内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比如:党面临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压力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等。它们有些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有些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有些是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造成的。迎接挑战,攻坚克难,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用中国梦来统领,既要顶层设计,也作底线思维,用激情来追寻梦想,用热血来浇灌梦想之花。

(三)倡导“中国梦”是应对渗透、提升自信的需要

从国际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这对于我们借鉴和吸取西方有益的东西是十分重要的。但也要看到,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渗透,使一些人出现了所谓的“信仰危机”,人生观和价值观被西方文化观念同化,动摇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动摇了社会主义信念,这种信仰危机不仅使他们对自己、对社会失去信心,而且对社会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能否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能否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切实维护好国家形象;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主动,赢得国际社会友好力量的支持,需要我们运用一种国际化的话语体系,那就是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一直追求的一个梦想,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一种选择,一种愿望。中国梦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邪路”;中国梦要发扬中国精神,反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攻击和诽谤;中国梦要凝聚中国力量,反对西方文化的渗透和销蚀。中国梦汇聚了中国发展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强化宣传,让中国梦在人民群众中落地生根

(一)深刻理解中国梦是人民梦的本质

中国梦是最大多数中国人的梦,是全国人民的最大共识,是所有追求梦想的中国人都有的权利。量上的最大多数,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每个人得到健康的、合乎天性的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如果把建设强大的中国当作是盖摩天大楼,支撑这座大楼的坚实的地基,就是人民群众无比丰富、具体真实的一个个小小的梦想。从质上看,中国梦就是中国人的共同利益。在中国社会,人民既是社会中每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人,又是政治术语中一个有着最大共性的集合体。共同利益会产生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梦想、凝聚起来的人民。当共同利益实现时,各自有差别的小的利益的实现也就顺理成章。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梦是中国进步的方向,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未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全体人民确立了一种理想,一种目标追求。“中国梦”的主体是人民,历史证明,人民群众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搞好各项工作的力量源泉。正如习近平所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二)正确认识中国梦的导引作用

实现“中国梦”的过程,就要使国人的信仰重建起来。面对现实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国乃至世界现行的主流思维和行为方式已经渐显疲态无法根治。在中国GDP增速保持在较高程度时,在国人物质享受前所未有地丰富时,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失去生命的方向感。为何会在物质逐渐丰富的今天会发生道德情操的缺失?是因为人类精神心灵的成长与升华并没有和物质科技的发展与丰富实现同步提升,即没有实现正相关的发展关系。为续接文化传承的血脉,“中国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其一,要为我国的发展指明方向,将每个人的梦想和中华民族的理想结合起来;其二,要让每个人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看到自己未来发展的希望;其三,要让每个人参与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美好梦想而奋斗;其四,就是让所有认同中国梦核心价值的其他国家参与到世界多极化进程的建设中,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三)创新宣讲,深化中国梦的社会影响

对于中国梦的宣传,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正面宣传,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因此,宣传系统的工作者在中国梦的传播中需要勇担责任,不断创新方式,深化中国梦的影响。在中国梦的宣讲中,确立了“既要讲好‘普通话,也要讲好‘地方话,更要讲好‘百姓话”的思路,创新理论宣讲方式,在中国大地上唱响“中国梦”,把“中国梦”的声音“讲得幸福落满坡”“讲得梦想落心窝”。在宣讲组织上,可以组建起一个由专家、教授、讲师、百姓为主要成员的理论“合唱团”,真正实现了把讲台让给群众,把话筒交给百姓,让“老百姓讲身边的故事,讲自己的故事,讲中国的故事”。在宣讲形式上,课堂内外,人们的梦想交汇。在机关、学校、街道、乡村、企业、军营,实现了梦的交流、思想的碰撞。

三、为民谋利,让中国梦有坚实丰厚的现实基础

(一)为人民造福,带领群众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中国梦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价值取向和奋斗方向之下,在体现为个人梦的时候,首先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涉及每一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发展的成果,让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过上幸福生活,是中国梦的最终价值目标。人民看到改变现实的希望,看到美好的未来,就会树立起信党、爱党、始终不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孔繁森、焦裕禄等人民的好干部辛勤付出,使得当地人们得到了切实的利益,由此相信他们,追随他们。正是一个个这样的基层干部,树立起了党为人民的形象。由小及大,要赢得人民的认同、信任、拥护和支持,我们就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出发点,坚定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和最终价值追求,了解人民群众的真正需求和根本利益,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时刻从群众立场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二)为人民造福,深化改革使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自然会进一步提出精神品质的追求。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已经初步意识到了“尊严”在一个人幸福生活中的不可替代的位置。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已经认识到,很多有财富的人生活得没有尊严,表现为国家民族意识的淡漠、人情亲情的冷漠等等。可见,尊严不是通过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得到的,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只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幸福有直接的关联,而与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没有必然的直接关联。我们必须要有意识地通过思想文化的价值观建设,来塑建有尊严的民生。

(三)为人民造福,为每一个人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人的家庭出身、先天禀赋是无法选择的,社会的责任不是去消灭这些差异,而是保证每个公民都站在同样权利起跑线上。机会平等,意味着不受家庭出身、个人所处阶层的影响,不受任何种族、性别、年龄差别的影响,而只受个人自主活动能力和努力程度的影响。社会应该毫不偏袒地为所有人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每个人都享有梦想成真的可能,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让每个人都享有梦想成真的可能,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

如果说过去的改革难在突破思想禁锢,那么今天改革的攻坚方向主要在于利益调整。无论是教育改革还是医疗改革,无论是收入分配还是住房政策,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都会遭遇多元的“利益矩阵”,甚至是某种“博弈困局”。但也因为看到了这种“难”,改革的勇气因此高涨,改革的智慧由此激发,改革的韧性不断生长,社会公正问题也越来越为政府所重视。实现社会公正,既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也是进入攻坚期的中国改革的内在目标。

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奇迹开始的地方。正如习近平指出:“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中华民族要完成伟大复兴,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与其中的每一个成员有关。当然,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正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每个人都能免除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每个人的梦想都能找到落实的地方,“中国梦”就能像水滴汇集,化作绚丽的彩虹。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3-1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猜你喜欢
实现中国梦实践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