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内隐自卑的特点

2017-01-20 14:22宋海秀
社会心理科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阿德勒自卑感消极

宋海秀

(辽宁师范大学 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大学生内隐自卑的特点

宋海秀

(辽宁师范大学 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自卑感是对自我评价过低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过度的自卑感会影响个体的一生。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自卑特点,本研究采用用内隐联想测验和Inquisit软件探究大学生的内隐自卑。通过对大学生的内隐自卑进行研究,总结出大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内隐自卑,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自卑感 内隐自卑内隐联想测验

1.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自卑感是对自我评价过低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大学生由于生理或心理缺陷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认为自己不如他人的消极情绪体验。自卑感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认为自己不如他人的情感体验,内隐自卑是指个体不能明确意识到的、认为自己不如他人并视为缺点的消极情感体验。内隐自卑是被个体压抑的、以另一种形式可能表现出来的自卑,如故意搞破坏以引起父母的关注、表现叛逆等。如果个体在特定的人际情景中做出比较高的判断即高的人际交往效能感就能减少自卑感。适当的自卑感可以使人奋发图强、积极进取,但是当利用自卑感去逃避某些事情、产生过度的自卑感,就会有神经质倾向,就会影响个体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

自卑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度的自卑感会影响个体的一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对大学生的自卑感发展有重要影响,自卑还受到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目前对自卑的研究主要在理论研究方面,实证研究较少,探讨大学生自卑感的特点,可以引导大学生更好的协调人际关系和自身自卑的关系,并可以为教育者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以及人际关系方面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自卑感的研究,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调控,促进人际交往以及对自身的肯定,以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1.3 研究现状

心理学上对自卑心理的研究,主要始于个体心理学的创建者阿德勒(Alfred Adler)。自卑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是个人追求优越的基本动力。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的行为的原始的决定力量或向上意志的基本动力。在他看来,人生下来就不是完整无缺的,有缺陷就会产生自卑,但自卑不仅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暴自弃,同时还能使人振作精神、迎头赶上。在阿德勒提出自卑与补偿的理论之后,还有许多心理学家对自卑问题尽行了研究。比较著名的有埃里克森,他在《儿童期与社会》这本书里,提出了人的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其中第四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追溯到本阶段的勤奋感,如果儿童不能发展好勤奋感,使他们对自己将来能否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产生怀疑,就会产生自卑感。对内隐自卑的研究,主要始于阿德勒提出的自卑情结。阿德勒认为自卑情结是指人无法面对问题时无所适从的表现。20世纪末,内隐社会认知的兴起,使人们开始运用IAT范式来研究内隐自卑,拓展了内隐自卑的实证性研究。

1.4 研究假设

1)大学生存在显著性的内隐自卑;

2)大学生的内隐自卑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57名在校大学生作为有偿被试,27名男性, 30名女性,年龄范围在20-24岁,平均年龄约为21岁,所有被试身心健康,均为右利手,视力正常或矫正后正常。

2.2 研究工具

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的选取采用的是半开放性问卷调查和文献法相结合的方法。半开放式问卷调查的问题是:

我的同学比我优秀,因为他她_________ (填写他她表现突出的方面)。

我不如我的同学优秀,因为我_________ (填写自己表现不好的方面)。

通过半开放式问卷和查找资料得出了一下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积极词汇包括勤奋、擅长交际、自伟力强、热情大方、生活条件优越、学习成绩优异、做事态度积极认真、乐观积极。消极词汇包括懒惰、人际交往能力差、自伟力弱、缺乏勇气、没有威信、朋友少、做事不能持之以恒、口语表达能力差。大学生内隐自卑IAT测验的一致性任务为同学+强我+差,不一致性任务为同学+差我+强。自我词的目标概念为:我、我的、俺、俺的、咱、咱的、自己、本人,非我词的目标概念为:他、他们、他的、她、她们、她的、别人、他人。

2.3 程序和任务

实验设计采用的是IAT程序,利用Inquisit软件进行编程,测量个体的内隐自卑,程序可以自动记录被试每一次按键的反应时及其正误。实验采用2×2×2的实验设计,自变量一为目标词的类型(自我或非我),自变量二为属性词的类型(积极或消极),自变量三为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的顺序,有相容任务在前或在后两种水平,测验时采用ABBA方法以消除顺序效应。

实验程序用Inquisit软件编写,在计算机上完成。被试在安静的教室中进行实验,先让被试熟练操作计算机,并简单的向被试介绍整个程序、要求等。请被试阅读指导语,按照计算机的提示进行操作。

实验具体过程:

(1)呈现目标词,如我、我的、俺、俺的、自己、本人;他、她、她的、他的、他人。被试做出一定的反应(看到非我词按E键,看到自我词按I键)。

(2)呈现属性词,如积极词汇:勤奋、擅长交际、自伟力强、热情大方、生活条件优越;消极词汇:人际交往能力差、自伟力弱、缺乏勇气、没有威信、朋友少(消极词汇按E键,积极词汇按I键)。

(3)联合呈现目标词和属性词,让被试做出反应。(自我词+积极词汇按I键,非我词+消极词汇按E键)。

(4)联合呈现目标词和属性词,让被试做出反应,此为测试阶段。

(5)再次呈现目标词,让被试对目标词做出相反的判断。(看到自我词按E键,看到非我词按I键)。

(6)联合呈现目标词和属性词,让被试对目标词和属性词做出相反的判断(自我词+消极词汇按E键,非我词和积极词汇按I键)。

(7)联合呈现目标词和属性词,让被试做出反应,此为测试阶段。

2.4 计分方法

根据格林沃尔德提出的计分方法,只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具体的数据处理步骤如下:

(1)只选取两个测试阶段的数据,即第四步和第七步。

(2)被试反应时超过3000ms的按3000ms计算,低于300ms的按300ms计算,错误率超过20%的被试的反应数据不进行分析。

(3)对所有正确反应的数值进行对数转换,然后计算各个阶段的均值。

(4)把不相容组的平均反应时减去相容组的平均反应时,所得的分数即为内隐自卑的强度。

3.实验结果

表3.1 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差异比较

由表3.1可以得出,对目标词与属性词匹配的反应时和目标词与属性词不匹配的反应时进行比较,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显著长于相容任务的反应时,说明被试存在明显的内隐自卑。

表3.2 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的性别差异比较

由表3.2可以得出,大学生的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

4.讨论

4.1 大学生内隐自卑在性别上的特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内隐自卑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女生的自卑感总分高于男生。导致女生比男生更加自卑的主要原因可能有有:首先是社会文化的原因,女生的自卑感与社会对女性的传统评价即男尊女卑想法有关。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点在当今社会仍流传着,受到这种思想影响的女生进一步加重了女生的自卑感。其次,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当今社会以瘦为美,大众传媒不断的将女星、模特的形象作为标准大肆宣传,使女生更加注重自我的各个方面,使一些女生为自己的外表所苦恼。最后是学习因素,进入大学,课程还是比较多的,面对着激烈的竞争,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而随着年龄的增加男生在应对学习压力这一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女生面对男生的学业优势和巨大的学习压力,容易产生自卑感。

4.2 内隐自卑研究范式的讨论

内隐自卑的研究范式采用的是内隐联想测验,主要通过测量目标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程度从而实现个体的内隐态度的测量。该测验以内隐自我态度为基础,并通过内隐自我态度的自动化激活及激活的扩散来发挥作用的,研究结果也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在本研究的内隐自卑的测试中,被试表现出了典型的内隐自卑效应,即被试将自我和积极词汇联系在一起的反应时长于将自我和消极词汇联系在一起的反应时。

本研究采用的IAT范式可以很好地排除意识因素对反应的干扰,但该测量结果中难免包含内隐自尊的内容,因为所评价的是记忆中概念的联系强度而不是概念本身,并且所评价的只是概念联系的相对强度,所以内隐自卑研究的准确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5 本研究的局限

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的方法,研究大学生内隐自卑的特点,尽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但仍存在着不足之处:

1)由于客观条件的限伟,本研究未能采用完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样本,且被试覆盖的范围仅局限于鲁东大学,样本分布范围不够广泛,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扩大抽样范围以及样本容量,使研究更有普遍的意义。

2)实验材料的信效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的选取是否有代表性,还有待于验证。

5.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与实验研究,对鲁东大学57名大学生的内隐自卑进行研究,根据所得数据及讨论分析后,可以得出大学生存在明显的内隐自卑,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1][英]阿弗雷德.阿德勒,吴杰、郭本禹译.自卑与超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

[2]郭秀艳,实验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

[3]李艺敏、孔克勤.内隐自卑的实证初探[J].心理科学2008,31(5):1054-1057.

[4]卢荣梅.初中生的内隐自卑、羞怯与认知灵活性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

[5]王宝勇.初中生人格特质、归因方式、家庭教养方式与自卑的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2.

[6]张亚宁、李玲.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卑心理的研究 [N].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2 (39).

[7]韦耀阳.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和自卑感的关系研究 [N].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5-1 (C3).

[8]仇光霞.内隐自尊的结构及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9]黄雅静.大学生自卑感及其与自我归因、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

[10]李新建,金银山.大学生社交自卑感的成因与调适 [N].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01(4).

宋海秀(1992-),女,汉,山东威海,辽宁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辽宁师范大学黄河路850号。

猜你喜欢
阿德勒自卑感消极
初二学生的自卑感与交往焦虑关系的相关研究
走出孤独:阿德勒孤独十五讲
把童年还给童年
把童年还给童年
让人深思的声音
自卑不可怕 自信最美
让自己发光
把书包留在墓地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