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生 王小文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200062
大学生整体发展现状及规律研究
李秋生 王小文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200062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发展调查问卷》对250名本科生进行调查,探索大学生的发展现状和规律。结果显示大学生发展状态较好,不同年级大学生发展问题和不满意感无显著差异,发展问题与不满意感显著正相关,情绪低落、学习落后、未来忧虑显著正向预测不满意感。本研究发现八种发展模式,大二时积极发展更多,大四时消极发展更多。大学生整体发展较好,发展模式多样,可能出现大二高峰和大四低潮。
整体发展 调查 大学生 大四低潮
众多研究探索了大学生的发展状态,并指出二年级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发展常呈现“V”字形趋势[1]。这种消极发展阶段被称为“大二低潮”(sophomore slump),在许多领域的研究中得以证实。如学习动力在大二时出现减弱,而后开始增强[2]。大二学生开始思考未来职业问题,并感受到较高就业压力[3]。自信在大二时也是最低的[4]。大二学生具有较低的成就感,较高的情绪低落[5]。孤独感也表现出随年级递增趋势[6]。
但更多国内研究表明,大学生发展模式存在着显著的多样性。如大学生人际亲密能力不存在显著年级差异[7]。学校适应不存在显著年级差异[8]。人际关系和幸福感不存在显著年级差异[9]。大二时学习适应性和大一同样高,学习压力显著低于大三[10]。大二学生状态焦虑显著低于大一[11]。大二学生学习动机显著高于其它年级[12]。大二学生专业满意度比高年级更高[13]。大二学生人际信任显著高于大一[14]。大二学生自我评价比高年级更高[15]。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发展模式和规律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这是一个需要继续探究的重要课题。针对大学生发展现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大一新生,大二学生往往被忽略。很多研究没有将大四纳入进来,难以清楚阐释发展的转折和连续性。本研究试图揭示所有阶段大学生的现状和发展模式,并验证“大二低潮”是否存在。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邀请华东师范大学、长安大学、湖北大学等校本科生参与研究。男生117人,女生133人。大一70人,大二66人,大三59人,大四55人。发放问卷254份,回收250份,回收率98.4%。
1.2 研究方法
在文献查阅和访谈基础上,编伟《大学生发展调查问卷》。发展问题分为学习落后、未来忧虑、生活颓废、情绪不安四维度,各六个具体发展问题,采用七点李克特评分,分值越高问题越严重。并要求大学生对自己不满意感做1-10评分,分值越高越不满意。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23.0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
2.1 描述统计
大学生学习落后维度得分2.94,未来忧虑维度得分3.66,情绪不安维度得分3.64,生活颓废维度得分3.95。可见大学生发展问题得分普遍较低,表现出较好的发展状态。最严重的具体发展问题有习惯性晚睡、生存压力、手机上瘾、睡懒觉、担忧工作。最轻微的具体发展问题有挂科、学习无用、旷课、游戏上瘾、前途无望。不满意感平均分4.80,表明大学生对自己整体发展较为满意。
2.2 差异检验
方差分析表明发展问题四维度及不满意感均不存在显著年级差异(P>0.05)。具体发展问题上,只在“工作担忧”上表现出显著年级差异,LSD事后检验表明,大二学生比大四学生的“工作担忧”更高。
表1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工作担忧上的方差分析
2.3 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学习落后与未来忧虑显著正相关,与生活颓废显著正相关,与情绪不安显著正相关。未来忧虑与生活颓废显著正相关,与情绪不安显著正相关。生活颓废与情绪不安显著正相关。不满意感与学习落后、未来忧虑、生活颓废、情绪不安都呈现出显著正相关。
表2 发展问题及不满意感的相关
2.4 回归分析
以发展问题四维度为自变量,不满意感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线性回归方程F=55.844,P<0.001,整体解释变异量达到显著。进入方程的变量分别为情绪不安、学习落后、生活颓废,重要性依次减少,可以解释因变量方差的47.4%。回归方程为不满意感=1.733+0.408情绪不安+0.222学习落后+0.188生活颓废。Beta值为正值,表明发展问题各维度越严重,不满意感越高。
表3 不同维度发展问题对不满意感的回归分析
2.5 发展趋势
做发展问题四维度、不满意感、具体发展问题的年级变化图,见图1,图中数字代表加重或者减弱的内容数量。每个年级都表现出加重或减弱的转折,共八种发展模式。
图1 发展问题及不满意感年级变化趋势图
“低低低”模式表现为持续减缓,如缺乏理解。“低低高”模式表现为大二大三减缓、大四加重,如游戏上瘾。
“低高低”模式表现为大二减缓、大三加重、大四减缓,如不信任他人。“低高高”模式表现为大二减缓、大三大四加重,如无成就感。
“高低低”模式表现为大二加重、大三大四减缓,如担忧工作。“高低高”模式表现为大二加重、大三减缓、大四加重,如挂科。
“高高低”模式表现为大二大三加重,大四减缓,如学习无用。高高高模式表现为持续加重,如旷课。
3.1 发展现状
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发展问题四维度程度较轻、对自己发展较为满意。发展问题四维度间显著正相关,表明其整体性和相互影响特点。发展问题四维度与不满意感正相关,且情绪不安、学习落后、生活颓废显著正向预测不满意感,从这些内容入手可以提升大学生自我满意感。发展问题四维度未表现出显著年级差异。具体发展问题上,大二学生更害怕找不到工作,可能因为他们还不了解就业情况。大四学生逐渐开始实习和工作,丰富的就业知识经验减少了工作担忧。
3.2 年级特点
本研究发现了一些具发展内容上的“大二低潮”现象,大二时共8个发展内容加重。但大二时共21个发展内容减缓,远多于加重的内容数量。这一发展缓解阶段可称为“大二高峰”,此时个体积极发展,问题最少,生活和情绪上都处于较优越状态。
大三时共有14个发展内容加重,15个发展内容减缓,作为大学生涯后期的开端,大三将面临日益严重的问题。
大四时共有19个发展内容加重,只有10个发展内容减缓。可见临近毕业的大四是消极发展的一年。大四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学习,需要更多自由准备应对未来生活压力。大四学生处于从学校向社会的转型期,很可能经历“大四低潮”,甚至采取玩游戏等消极方法逃避。
3.3 未来方向
本研究揭示了大学生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不同大学生的发展问题表现各异,在每个年级都可能减缓,也可能加重,未表现出固定的变化趋势。本研究将所有大学生纳入探索范围,增强了研究的连贯性和说服力,揭示了更丰富和深刻的发展规律。
未来需要增加更丰富多样的样本,追踪毕业之后的发展情况,以及将硕士、博士纳入研究。还应该考虑诸如爱情、家庭等更多内容的发展现状。单一的问卷调查形式可能存在社会期待效应,未来应结合访谈、他评等不同信息来源。
[1]吕素香.大二低潮现象原因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5(10):56-58.
[2]陈运普.大学生学习动力变动趋势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4): 102-104.
[3]魏炼,雷光辉.普通本科生、高职(专科)生就业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 [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2):95-99.
[4]戴冰,杨炳,张惠.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自信现状调查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 20(11):1727-1730.
[5]庞智辉,游志麒,周宗奎,等.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5):654-656.
[6]谭雪晴.贫困大学生孤独感特点及相关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8):1509-1510.
[7]刘翠英.大学生人际亲密能力发展特点与现状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2): 1832-1836.
[8]潘朝霞,吴丹萍.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及其与心理分离的关系研究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139-141.
[9]赵松立,杨雪花.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幸福感的影响:性别的调节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4):566-569.
[10]葛明贵,余益兵.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33(5):602-606.
[11]袭开国,董博,崔诣晨.贫困大学生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19(11):1378-1379.
[12]高晓雷,高蕾.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投入特点及年级差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2):274-277.
[13]王婧,梁丹,谭琰,等.高校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2): 1896-1898.
[14]李娇,金一波.地方大学和军事院校大学生人际信任情况的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21(1):139-141.
[15]何腾腾.大学生自我评价与成就动机的关系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8): 1238-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