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
30例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体会
魏巍
目的 探讨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30例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 本组收治的30例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3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对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行合理的抗凝及溶栓治疗,可得到满意疗效。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疗效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源自于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侵入肺循环,导致肺动脉主干及其他分支栓塞广泛,同时合并广泛肺细小动脉痉挛,阻碍了肺循环,致肺动脉压急速增高而诱发右心衰竭与右心室扩张,常见于严重型肺动脉栓塞[1]。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30例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观察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共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9.24±2.71)岁,全部患者均符合1984年全国第四次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咯血、咳嗽、下肢疼痛等。
1.2 方法
1.2.1 一般治疗 (1)急救措施:肺栓塞最危险阶段位于发病前3 d,应将患者收入监护病房,密切关注呼吸、心率、血压、动脉血气、心电图等。(2)常规处理:患者周围应保持安静,注意保暖,给予吸氧,适当止痛,必要时应用可待因、哌替啶、吗啡,并给予抗生素预防肺内感染[2]。(3)治疗急性右心功能不全:常用药物为多巴酚丁胺或多巴胺,20~40 mg溶于250 ml的5%葡萄糖缓慢静脉滴注,增加心脏搏出量。(4)抗休克治疗:注意补充液体,并防治肺水肿;如补液效果差时,可静脉滴注阿拉明、多巴胺等;体循环收缩压维持在12.0 kPa(90 mmHg)以上。(5)改善呼吸:如患者合并支气管痉挛时,可应用喘定、氨茶碱等支气管扩张剂。
1.2.2 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初期应用肝素,然后以华法林维持,前者作用迅速,后者起效时间较长,并缺乏对神经体液因素的抑制作用,具体如下:(1)普通肝素:起始治疗时应给予足量肝素,静推后再持续静点,根据凝血及体重分析调节静点速度,并密切监测INR或APTF[3]。(2)低分子肝素:常用剂量为4 000~8 000 u/12 h,皮下注射,疗效与普通肝素相同,但因低分子肝素的半衰期较长,故注射简单且无需监测。(3)华法林:应用肝素的最初3 d内应同时使用华法林,避免因延迟使用而增加再发率或住院天数。除此之外,如怀疑为急性肺栓塞时,可先静脉注射5 000 u的肝素,待确诊后,持续静点500~1 000 u/h,为避免形成血栓,使用7~10 d即可。加用华法林可预防肺栓塞反复发作,避免静脉血栓进一步进展,但因华法林易并发出血等不良反应,出血率高达2.4%~10.0%,增加其出血危险性的因素包括60岁以上、肝肾疾病、消化系统溃疡、舒张期高血压、影响华法林疗效与代谢的药物合用等,故应谨慎使用[4]。
1.2.3 溶栓治疗 当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应给予其溶栓治疗,溶栓时间在发作症状后的14 d内,溶栓药物可选择尿激酶(UK)、链激酶(SK)、基因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等,其中UK的负荷量为4 400 IU/kg,静脉注射10 min,以后每小时2 200 IU/kg,持续12 h;或20 000 IU/kg,持续静脉滴注2 h,为避免过敏反应,应于用药前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或苯海拉明。rt-PA的剂量为50~100 mg,持续静脉滴注2 h。溶栓结束后,每隔2~ 4 h测量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或凝血酶原时间,待其水平低于正常值2倍时,再重新行肝素治疗[5]。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肺部哮鸣音消失,血浆粘度、全血粘度、血细胞比容恢复正常,二氧化碳分压下降,血氧分压上升;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部哮鸣音减轻,血浆粘度、全血粘度、血细胞比容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下降或血氧分压上升;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6]。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收治的30例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经上述治疗后,治疗前氧分压(50.60±13.25)mmHg,二氧化碳分压(65.85±0.35)mmHg,中心静脉压(58.40±15.30)mmHg,肺动脉内径(3.15± 1.49)cm;治疗后氧分压(71.23±20.05)mmHg,二氧化碳分压(55.75±0.33)mmHg,中心静脉压(30.10±21.50)mmHg,肺动脉内径(1.95±1.05)cm;临床治疗效果显效者13例,有效者17例,故总有效率为100%。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病程发展较急,当右心室无法顺应肺动脉高压升高时,右心室扩张不会以右室壁肥厚为主要表现特征。急性病程是肺动脉高压出现的主要原因,多见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栓塞等。患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晕厥、乏力、心绞痛、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咯血、咳嗽、下肢疼痛等,其中最先出现呼吸困难,然后是乏力及劳力性晕厥[7]。对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治疗是为了抢救生命并使疾病稳定,降低其右心室后负荷,即降低肺动脉压,优化右心室前负荷目标,改善右心室收缩性能。在急性期治疗过程中,除监测、吸氧、止痛、改善呼吸功能等常规治疗外,还应注意防治急性右心功能不全,采用抗凝治疗与溶栓治疗,从而纠正低血压与右心功能不全,并注意纠正低氧血症、抗心律失常、止痛,溶栓治疗的目的主要在于防止肺动脉血栓出现血栓延伸;抑制因血栓而造成的神经体液因素的分泌;阻碍静脉血栓的进展[8]。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肺疾病,病死率较高,临床上易误诊、漏诊,随着诊断技术与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临床医师对本病认知的不断提高,使漏诊及误诊率减少,并使更多的患者得到了及时的诊断及正确的治疗,降低了本病致残率与病死率。
[1] 王刚. 肺心病并发症的治疗策略[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0):4.
[2] 吾甫尔·米吉提.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123.
[3] 陈丽敏,黄峥慧. 丹参川芎嗪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疗效[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6):593-597.
[4] 许文忠,梅建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36例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2011,33(4):549-550.
[5] 黄斌,张晓云,王筠,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3):372-373.
[6] 田爱平,张红利,赵辉,等.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14,34(8):1494-1495.
[7] 刘美岑,刘蕾,宋迪,等. 缺氧程度对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J]. 西南国防医药,2013,23(7):723-726.
[8] 徐颖. 抗凝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08,4(17):513-514.
The Treatment of 30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WEI Wei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Forestry General Hospital,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30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from August 2013 to August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In this group of 30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After treatment, markedly effective in 13 cases, effective in 17 ca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100%.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undergoing reasonable anticoagulation and thrombolytic therapy, can get satisfactory results.
acute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treatment; effect
R541
A
1674-9316(2017)10-0047-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0.026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内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