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孝崇,陈俊国,刘彬
1.第三军医大学护理学院护理管理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2.第三军医大学医学教育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 3.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 400038
对医护生入职前人文素养培养的思考
何孝崇1,陈俊国2,刘彬3
1.第三军医大学护理学院护理管理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2.第三军医大学医学教育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 3.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 400038
作为未来医护事业接班人的医护生,是社会医学发展与卫生事业改革的中坚力量,如何适应新的形势、胜任新的任务,成为我国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除了需要精湛的医护技能,还需要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责任感,也就是说医护生需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所以医护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是医学院校面临的一项重大的任务。该文从对入职前的医护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出几点思考建议,以供探讨。
人文素养;医护生;培养;医学院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1]。就医学院校来说,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现代医学发展和新时期医护工作者职业属性的内在需求。医护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提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互相融合,必须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把他们培养成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有仁爱之心和高尚职业道德的人类健康的守护者。
医学模式从单一维度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环境”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新医学模式,这就要求把人不仅当做生物体来看待,还应从整体性上来认识人、理解人;在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时,更应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角度来全面进行[2]。这对医护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未来医护事业接班人的医护生,是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如何适应新形势、胜任新任务,成为我国医学卫生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医护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是医学院校面临的一项重大的任务。
目前国内医护生人文教育越来越被重视,许多医学院校提高了人文素养的意识,强调提高医护生临床技能和科研素养的同时,还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价值和深远影响,并通过各种途径使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时代发展对医学、护理教育的内涵和学生素质的要求,使之树立新的医学专业教育理念,并将新理念在专业学生中进行科学的教育引导。但是,目前国内医护生的人文素养仍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医护生人文素养不足,表现在这些方面:医护生缺乏人文知识,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不高;人文质量弱化,心理素质存在缺陷;品味相对较低,精神生活相对空虚;人文价值模糊,思想道德素质不容乐观等。造成这样的现象,分析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护生对人文教育不够重视,精力和时间多花在专业课程的学习;教学课程体系的不完善,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全面;教师知识结构不全面(如医学院校教师的缺少人文素质与护理专业的融合,另外对医疗、护理了解较少的专门从事人文、社会学科课程讲授的非医学专业教师,在人文课程的讲授中,不能很好地将医学、护理学与人文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课程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的影响等。
临床实习阶段是医护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医护生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而且在这个时期内培养其人文素养不仅让医护生的人格、修养等精神层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还可以帮助其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责任感,为将来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医护人员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临床实习阶段,部分高校没有专门设置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的继续学习,因此医护生的人文教育落在了各教学实习医院的医护专业人员身上。在此阶段,人文教育课程的实施者不再是高校教师,而是各实习医院的临床管理人员和全体医护人员。因医护人员人文素养参差不齐,加上医院工作任务重,精力有限,对人文素养的重视不够。教育的方式也不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更侧重于医学的经验式和医护人员的言传身教和现身说法。但是,部分临床医护人员自身都缺少人文素养的教育机会,不是很清楚人文素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如何来考核医护生的人文素养,自然也就无法向医护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示范和规范化的培养。所以亟需建立健全以医德医风建设为主的伦理、法律、心理、社会环境、人文情怀的大医学视野下的内容。
医护生人文考评的方法较为单一,主要以知识点记忆的试卷考核为主,缺乏情景对话式、现场模拟的方式、平时计分式、小组研讨式以及社区服务等多种方式方法的考评[3]。
医护生的人文素养除了表现为热爱祖国、科学审美观、善于沟通合作、关注社会等普遍意义的目标外,更主要表现为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维护患者医疗权利和健康利益,对人格尊严和人格需求予以关注、关怀、关爱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规范医护生人文素养的内容,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医护生、医疗队伍、高等医学教育乃至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医护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能提高医护人员的科学创新能力,通过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培养,营造更加有利于为科学创新的人文环境和可能途径。
医护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打好职业道德的基础,高等医学教育的宗旨是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医护人才为己任,在医疗实践中,医德与医护技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纵观古今中外,医德所要求的具体内容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也是相一致的,所以医学教育从开始就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规范医护生人文素养的内容,有利于医学教育的实施,针对医护生入职前须具备人文素养的要求进行相关人文素养的培训及相关课程的设置,能够丰富完善医学教育的内容。
医护生正式入职前必须取得国家执业资格,目前在医护执业考试中加重了医学人文素养的考核比重,如果在入职前通过人文素养的培训及考核,这将有利于提高医护生执业考试的通过率。
要培养医护生的人文素养,首先需要理解人文素养的内涵。人文素养的内涵很多学者都有自己的见解。从字面的表达和组合来理解,“人文”即“人文科学”(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素养”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2个要素组合而成的,人文素养就是人的内在品质的一种体现,体现在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中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换句话说,文素养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人文知识、人文能力、人文精神。而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是具有“仁爱救人”高尚的道德品质,精湛的职业技能,谦虚谨慎、一丝不苟的医风,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感[4]。
医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氛围,加上医学工作的特性就决定了作为医护人员培养人文素养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医护生的素质才更完整,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服务社会,同时这样的素养能使他们终身受益。所以,培养医护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更加有意义。培养医护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目前部分医学院校对医护生入职前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行了探究,例如从学校层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比如整合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创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5]。同时营造校园人文环境,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多层次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结合医学专业开展参加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宣传、社会福利院义工、参加医院爱心志愿者活动等[6]。
随着,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矛盾复杂化、信息网络化、人际关系功利化等,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错位。一些医护人员出现惟利是图、急功近利的心态,甚至把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尊奉为人生信条[7]。这样的价值观不是医护生人文素养中要求的价值观,更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教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祖国的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真正培育起来[8]。”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培养医护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指导方向。所以在人文素养教育工作中,要有正确的导向,提升社会正能量,准确把握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所以对人的品质的评价与考核需要全面。对人文素养的考核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而且考核的方式也应该是多样化的。现在医护执业考试中加重了医学人文素养的考核比重,这也证明了医护生入职前的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医护生踏上临床工作岗位的一门必修课,有助于职业素养的塑造和提升,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地提升医学生们的人文素养[9]。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2]汪杰,田东升.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优化融合职业教育,2012(2):171-172.
[3]李瑛.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4:238-240.
[4]沈小美.传统文化视阈下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问题与[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4):5-8.
[5]宋扬,赵鹏,邓林.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5,28(9):106-108.
[6]于淑秀,周万春.医学生人文素养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3):114-116.
[7]郝茜,张爱莲.我国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思考[J].中国医学继续教育,2016,8(28):30-32.
[8]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90.
[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01-204.
Opinions on Humanity Qualities Culture of Pre-employment Paramedical Students
HE Xiao-chong1,CHEN Jun-guo2,LIU Bin3
1.Nursing Manageme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Room,School of Nursing,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38 China;2.Med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Room,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38 China;3.Tianxing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Shapingba District,Chongqing,400038 China
The paramedical students,as future medical career successors,are the backbones of social medical development and health enterprise reform,how to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and shoulder the new task and how to become the qualified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social medicine and health enterprise needs the exquisite medical skill but also need the noble morality qualities and good sense of occupational responsibility,namely,the paramedical students need the better humanity qualities,therefore,the humanity quality education and culture of the paramedical students is a major task faced by the medical colleges,and the paper puts forwards several suggestions and opinions of humanistic qualities of pre-employment paramedical students for discussion.
Humanity qualities;Paramedical students;Culture;Medical college
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7)11(c)-0190-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33.190
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CQGJ15331C。
何孝崇(1980-),女,湖南益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医学教育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2017-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