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水务局局长阳 昌寿
四川成都:强化水管理增进水福利城市品质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四川省成都市水务局局长阳 昌寿
成都市地处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心地区。属长江流域岷江、沱江两大水系,市境内岷江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0.4%,沱江流域面积占29.6%;辖11个区5个市4个县,另设高新技术开发区、成都天府新区,面积1.43万km2,常住人口1 591.8万。成都是国家中心城市,西部的经济、科技、金融、文创、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府新区主体所在地,先后荣获全国节水型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称号,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美誉。
2013年8月,水利部确定成都市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建设,以“保护生态、塑造形态、彰显文态、提升业态”为基本理念,以“水安城兴、水活河畅、水净物丰、水美人怡”为总体目标,按照“一网三圈,四区六廊”的总体空间布局,统筹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93.67亿元,为计划投资的374.18%。2017年6月,试点建设通过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的技术评估,33项指标全面完成,其中8项指标超额完成。
成都市水资源禀赋优越,有悠久的治水历史、良好的水生态基础和深厚的水文化底蕴,特别是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千年而永续利用,成就了“天府之国”的沃野千里、物产丰饶,塑造了这座千年古城的独特品格、繁荣风貌。在试点建设战略考量上,成都市秉承“善待水、善治水”的优良传统,将水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入城市转型升级总体进程,坚持试点建设与长效治理相结合、示范带动与全域推进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跳出试点抓示范、重拓展,以“保护自然水源、优化千年水网、建设活水成都”为目标,按照生产、生活和生态“三水共治”的思路,遵循全域规划、系统治理、分步实施的原则,推动试点建设任务提标升级、落地生根,突出解决“水缺”“水患”“水脏”问题,努力实现因水而兴、因水而荣、因水而美。
成都市坚持顶层设计、规划引领,注重突出针对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科学引领试点建设管理措施与工程措施同步落地见效。组建规划编制工作团队和专家团队,深入分析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系统梳理水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充分运用先进治水理念和最新科研成果,编制完成《成都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确定5类29项建设任务、13类64个示范项目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总估算投资212.11亿元。2016年,编制完成《成都市水生态系统2025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谋划推动未来10年水生态系统建设,规划实施5类191个建设项目,总估算投资1 949亿元。
针对水环境问题“表现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成都市及时调整治水思路,开启从单一部门治水转变为有关部门合力治水,从政府部门独立治水转变为动员全社会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治水模式。政府层面,把试点建设任务、示范建设项目细化落实到有关区(市)县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并纳入市政府重大工程目标考核,由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水务局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分区的功能定位,建立差异化的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社会层面,开通96110文明投诉热线、12369环保投诉专线及微信投诉平台,有效畅通社会监督渠道;积极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在全社会广泛进行“爱水、惜水、节水、护水”宣传教育,弘扬蜀水文化和用水文明。
坚持以强化水管理、增进水福利、提升城市品质为导向,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塑造现代人水和谐关系,“水安城兴、水活河畅、水净物丰、水美人怡”的现代水城初具雏形,城市品质和竞争力显著提升。试点期间,成都市先后获全国民生改善典范城市、全国最宜居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奖、2015年度最佳时尚生活城市、2015年度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城市、2015年度中国最具人气旅游城市、2016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6年度新一线城市排名第一等荣誉称号和奖项。
实现市、县两级“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全覆盖。“四项制度”有效落实,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纳入市政府目标管理体系。2016年用水总量为58.98亿m3(指标64亿m3),取用水计量率达到99.35%,取水许可实施率达到100%,市本级取水许可管理范围内实施计划用水管理的水量比例为100%,入河排污口监管实施率达到90.46%。在全省率先推行河长制,构建覆盖市、县、乡、村的“三级党政领导、四级河长管理”的组织体系,配置四级河长10 932人,河道总警长、警长214人,“1+8”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完善跨区域水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联动机制,全市水资源管理基础能力显著提升、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先后创建四川省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县3个,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21个,省级节水型小区6个,市级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56个。新建成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4.39万亩(1亩=1/15 hm2),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覆盖率达到75.16%,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7.08 m3,重点用水企业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1.05%。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55.77%,达标河长比例为63.63%。中心城区、县城、乡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6.9%、86%、68%。以2%的用水总量微增长,支撑了全省30%的GDP和承载了全省25%的人口,三次产业结构为3.9∶43.0∶53.1,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31%,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端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市域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建立。
环城河湖水系连通率达到100%。全市主要江河重要区段堤防达标率达到41.6%,已建堤防达标率达到81.2%。完成中心城区1 700 km排水管网病害监测,实施36个老旧院落雨污分流改造及病害治理,新建城区排水标准普遍提升到3年一遇~5年一遇。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9.98%,中心城区和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农村生活用水集中供水覆盖率达到90.89%。形成了全市河流、湿地、湖泊相贯通、能互补、可调蓄的完整水网体系,构建了城乡“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的饮水安全保障体系。
推进锦城湖、青龙湖等环城生态区六库八区建设,梯次推进锦江生态带、南丝路水上走廊等河流生态廊道建设,打造双流区白河、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等一批湖泊湿地,环城生态区内湖泊河道水系面积比例为17.11%,湔江、西河、南河生态基流满足程度达到95%,新建河湖生态护岸比例为100%。全面完成全市413条黑臭河渠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53段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47.44%。结合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全域覆盖,创建“水生态文明示范村”10个,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精准扶贫。成都市民对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满意度达到91.2%,尤其是“湿地公园、湖泊增多”“河道、水面更加整洁”成为市民的明显感受。“山水田林园”生态本底不断优化,滨水空间逐步扩展,有效促进旅游业等涉水产业加快发展,2016年全市共接待游客2.003亿人次、同比增长4.68%,实现旅游总收入2 502.25亿元、同比增长22.65%。
开展成都水文化调查与整理,形成成都市水文化资源库,启动《成都水文化》编撰工作。传承保护都江堰清明放水节文化,启动18项在用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保护工作,开展端午节龙舟会、水龙节、望丛祠赛歌会等水民俗活动。推进铁像寺水街后续建设,开展御河公园项目前期工作。依托活水公园、武侯祠、黄龙溪水文化展览馆,分别建成环保教育示范基地、节水教育示范基地、水文化展示基地,接待参观公众30余万人次。建立水生态保护志愿者行动平台,举办“金沙讲坛”系列讲座3次。既传承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文明,弘扬李冰治水“道法自然,人水和谐”的理念,又引入多方位立体视角,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全面升级。
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结合成都实际,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市情水情“五个并重、五位一体”的建设模式,即坚持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并重、源头减污与末端治理并重、生态修复与人景交融并重、提标管理与文化传承并重、顶层设计与持续提升并重“五个并重”,形成水资源支撑、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水文化建设和水安全保障“五位一体”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格局。
在水资源供给端,不断优化城乡供水体系,特别注重夯实中心城区、“东进”战略区域城乡供水保障。试点建设期间,超常规推进第二水源李家岩水库工程前期工作,创造了大型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的“成都速度”,第三水源三坝水库工程纳入国家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启动编制《成都市实施“东进”战略水资源保障专项规划》,并积极配合推进“引大济岷”工程前期工作。在水资源需求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从源头上拧紧水资源需求管理的阀门,以节能式节水式经济发展模式取代高耗能高耗水模式,推进区域发展方式转型,促进城市产业升级。研究建立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水耗指标等用水效率评估体系,把节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将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
在源头减污环节,编制完成《四川省成都市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纳污核定和分阶段限排总量控制方案》,严把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准入关,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从源头上构筑起高耗水、高污染项目“绿色屏障”。在处理回用环节,大力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通过向全球征集改造方案,第三、四、五、八污水处理厂在不新增建设用地、不停产正常运行的条件下进行扩能提标改造,开创了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的先河。改造后,这4个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均由一级A标提升至地表水Ⅳ类标准(不计总氮)。在末端治理环节,推进黑臭河渠、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和中心城区“截污再行动”,共治理下河排水口超过1.1万个,全市河渠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呈稳定好转趋势。在总结试点建设的基础上,出台“成都治水十条”,打好重拳治水主动仗,加快实现城乡水环境治理由流域治理向全域治理转变。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以尊重自然、保护和修复生态为核心,重塑“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城市风貌和聚居环境。例如青龙湖按照“生态先行、涵养文脉、动静分区、人景交融”的设计理念,秉承自然格局和林木布局不变的原则,通过静态保育区和动态活动区的分区布置,将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融合起来,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湖区。又如龙泉湖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开发、严格管理、永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统筹规划、区域联动、综合治理、依法保护”的思路,对标自然保护区管理建设及城市饮用水水源规划保护要求,加快推进龙泉湖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有效促进龙泉湖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
在行政推动上,用好“全国首批试点”这块“金字招牌”,《实施方案》经省政府批复实施,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统筹推进;市委主要领导向水利部专题汇报《规划纲要》,向省委专题汇报“东进”战略区域水源保障事项,实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双总河长制”,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纳入市政府重大工程目标考核,形成纵横交叉的“加筋”合力。在社会投入上,积极推行PPP等投融资模式,试点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93.67亿元,其中中央和省、市县政府投入财政资金278.88亿元、占35.14%;社会融资514.79、占64.86%。在文化传承上,开展在用古代水利工程普查与保护工作,并采取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弘扬和发展治水文化,传承先贤治水的伟大精神,汇聚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合力。
《实施方案》《规划纲要》是相互联系、一脉相承的整体,《规划纲要》体现了时间维度更长的特征,保障了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能够以项目化、工程化方式持续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和“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城市空间优化布局,正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城乡统筹示范城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现代化国际城市、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倒逼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将根据中心城区“11+2”的规划调整和产业生态布局定位,聚焦“中心城区+郊区新城”的空间层次和产业生态,重点围绕“东进”水资源保障、“南拓”水生态系统建设、“西控”水生态涵养、“中优”水网体系建设,促使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始终与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无缝衔接”,实现文脉、水脉、绿脉“三通”,打造人水和谐、业态融合的水生态文化,激活“河湖连通、水韵悠长”的成都记忆,让市民在亲水赏绿中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责任编辑 张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