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创新在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应用

2017-01-19 12:59蒋伯春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小学体育教师

蒋伯春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当前教育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因此,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形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挖掘教学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智力、技能和技术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90-02

在教学中,笔者积极探索和实践课堂创新教学,创新意识也可称作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当今的时代精神。包括好奇心、探索的兴趣、创新的欲望等。创新意识是直接激励和推动人们从事创新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它对人们的创新行为起导向、激发和催化作用。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并非一种知识特性,而是一种科学的探索,是一种新的观念、意识、思想、精神和行为的系统性的体系。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主渠道。传统体育课中基本部分的学习中,大都是采用教师示范与讲解——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再练习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但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积极性的调动,而且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与创造性的发挥,不但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而且根本谈不上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2.精心的组织,教学分组的变化

小学生好奇心强,所以,在教学中可以从改变教学的分组形式入手,通过学习小组形式的重新组合,来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具体的方法有:(1)自由组合的分组,在教学中,改变过去一般按男女学生高矮分四组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八个小组。目的是让兴趣一致、关系良好的学生结合在一起,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奋斗目标,有利于学习和体育竞赛的顺利进行。(2)互帮互学的分组,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优劣情况和对体育动作、技能掌握的程度,调节各小组人员的组合,使各小组都适当安排一部分好的学生和稍差的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组员间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习质量,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在跳绳的练习中,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好的学生在技术上对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充当小老师,让差的学生学有榜样,学有目标,提高他们的体育成绩。(3)分层教学的分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男女八个小组。结合因材施教和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实行因材施教。这样,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好的学生能得到足够的训练,差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提高,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在各自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3.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1)转变教育理念是首当其冲。我们注意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体育提出了四点课程价值内容。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及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单纯的教师布置任务与游戏课堂并不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课程标准终身体育的理念才能走出副科体育的雾霾,建议教师从学生需求出发,课前多做调研工作,了解学生锻炼喜好,才能构建出一个民主和谐,共同进步的体育课堂。(2)优化课堂精心设计是重要途径。精心设计课程内容,规范化的动作示范与生动形象的举例说明能够浅显易懂地将体育技巧传授给学生,乐趣与学习共存的目的轻而易举地就达到了。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认知和情感变化的规律,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以迎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需要。因此,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4.兼顾分层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因为身体素质的不同一节课中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5.器材的改革寻找身边的可利用物

体育课对体育器材的要求比较高,可是由于多种原因,学校器材的配置上不是尽人意,这样一来就限制了体育课的正常开展,另外,既使有体育器材,时间一长,学生也会对体育器材失去新鲜感而失去对体育的兴趣,这样就给体育教师提出了一个难题。我们不妨从身边去找,我们发现,身边的世界真丰富,报纸、可乐瓶、绳子、酒瓶、玩具、旧自行车胎等等,只要把这些用于体育课,体育课给学生的乐趣是无穷无尽的。有一段时期,学生中流行四驱车,在前一节课中笔者提议学生把装好的四驱车带来,在课堂中,笔者提出了人与车比赛,于是,在操场上车,人你追我赶煞是热闹,学生兴趣盎然。报纸可以一物多用,整张可以顶风跑,可以折飞机进行投掷,团起来可以作垒球用,另外还可以作道具等等。通过身边可利用物的渗透,体育课中学生的身体活动大大提高,兴趣也长久不衰了。

总之,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中,要上好有创新意义的课,老师必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大胆改革,敢于尝度,敢于摆脱原有的模式,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状态,具有不断创造的欲望,不断活动的欲望。同时还要学会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本领。只要我们多尝试、多实践,体育课堂一定会有一片崭新的天空。

参考文献:

[1]肖玉红.浅析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创新[J].2009.

[2]徐燕华.探索小学体育教学创新[J].内江科技, 2005.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小学体育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