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娜
一、 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研究
对民族团结进步中“进步”的认知与现实价值审视/严庆//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5).34~38
多元聚一:民族工作三维度/马英杰//广西民族研究,-2016,(3).39~47
国家整合视角下印尼亚齐民族分离问题研究/周俊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5).18~25
津巴布韦殖民时期的土地剥夺、种族隔离与民族反抗/沈晓雷//世界民族,-2016,(4).1~14
经济社会转型中民族问题的治理逻辑/曹爱军//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5).26~31
拉美区域民族主义的历史嬗变:民族认同与多元表达/李紫莹//世界民族,-2016,(4).22~28
民族地区政治参与机制的扩散效应研究/张宸珲,何丽娟//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4).71~73
民族区域自治立法权与一般地方立法权的关系:以“优惠照顾理论”范式为视角/沈寿文//广西民族研究,-2016,(3).48~54
民族区域自治与因俗而治/马经//云南社会科学,-2016,(5).112~116
民族团结视域下云南藏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实践经验与启示/张应华,李康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5).32~37
区域协同与跨域治理:“一带一路”中的边疆非传统安全治理/张立国//广西民族研究,-2016,(4).43~49
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实践主线: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之一: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研究系列论文之四/杨昌儒,柏友恒//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4). 1~05
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研究系列论文之六/董强,盖守丽//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4).12~20
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主题宗旨: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研究系列论文之五/刘吉昌//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4). 6~11
意大利南蒂罗尔地区自治的实践与挑战/袁剑//世界民族,-2016,(4).29~37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基层社会自治体系及其现代治理启示/贺金瑞//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6,(5). 5~10
二、 理论研究
传统人类学发展理念述论/朱凌飞,高孟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5).72~78
从游离到复归:我国民族文化传承反思/保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4).110~115
“大国崛起”与人类学应用实践:基于英美经验的反思与启示/潘天舒//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4).12~16
反思化约主义思维:关于经济因素在民族问题中地位的思考/侯发兵//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4).13~18
公共人类学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陈兴贵//广西民族研究,-2016,(3).86~93
权力、阐释与自我的追寻:民族志“主体”三种类型论/杨雪//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4).07~12
人类学、医学与中国社会的发展:访凯博文教授/涂炯,张文义/问,凯博文/答,程瑜/校审//思想战线,-2016,(5).04~09
人类学的问题意识与回归活态的文化:附记刘新教授的五次人类学系列讲座/赵旭东//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6,(3).30~44
日本民俗学者岩本通弥教授访谈录/毕雪飞,[日]岩本通弥,施尧//民俗研究,-2016,(5).21~26
社会性别视角下“女性照顾”现象研究: 对农村唇腭裂儿童照顾群体的访谈/杨生勇,谢洪波//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5).115~119
神圣与世俗:人类学仪式与社会研究/刘涛//青海民族研究,-2016,(3).54~59
试议民族社会学的学科定位和内涵/菅志翔,何俊芳//青海民族研究,-2016,(3).70~74
同姓联宗类型研究: 兼论族群认同视野下的联宗/张勇华,周建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6,(5).27~33
推进我国民族理论发展和民族工作创新的“两辆马车”:金炳镐、马戎关于民族问题“去政治化”辩论之辨析/刘吉昌,吴钧//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6,(3).54~64
也论族格:从“天赋人权”展开/朱俊//广西民族研究,-2016,(3).55~64
依法治国视阈下“民族平等”理论内涵新探/徐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4).8~12
质性研究的方法论再反思/应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4).59~63
中国民族志早期实践中的主体建构:基于《江村经济》《金翼》的分析/何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4).13~19
主体民族志与当代民族志的走向/刘海涛//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4).2~06
主体民族志与民族志范式变迁:人类学学者访谈之七十九/徐杰舜/问,朱炳祥/答//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4).39~44
族群认同、族群认同变迁及族属标示及认同/袁同凯,朱筱煦,孙娟//青海民族研究,-2016,(3).33~37
三、 社会、文化及其变迁
城市化过程中家庭的变化/[日]岩本通弥著,施尧译//民俗研究,-2016,(5).5~20
城市转型中的老字号、老商街:首尔与北京的比较/张继焦//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4).17~20
川东、北部墓葬碑刻中的龙纹饰与四川丧葬民俗/肖卫东//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4).53~56
传统民俗复兴的文化乡愁叙事:以上海浦东三林镇为例/游红霞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4).72~76
从“桃姑”到“哈妹”: 京族妇女文化角色变迁的人类学考察/戚剑玲//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6,(5).86~91
从祭祀仪式到表达反抗:防风传说的民间性转化/夏楠//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4).77~82
村规民约与藏区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基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的田野调查/贾伟,李臣玲//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6,(4).16~20
村落文化场域中的濡化机制:海努克人的群体、仪式与口头传统/热依汗古丽·依玛木//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4).61~65
“村落自治”中的国家:日本宫城县仙台秋保町马场村的田野调查/李晶,红英//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5).46~56
地方认同与族际关系的仪式表达:青海三川地区二郎神祭典仪式的考察/刘目斌//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5).17~23
《滇省夷人图说》中的婚俗图像解析/刘星雨,苍铭//广西民族研究,-2016,(4).81~87
断裂与接续:撒奇莱雅族正名后的族群维系与文化重建/郑伟斌,王宏涛//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5).11~16
俄罗斯非穆斯林地区居民的伊斯兰教印象:基于阿穆尔州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李昕,[俄]E.A.Bopoнкова//世界民族,-2016,(4).77~86
“公共的但不文明”的空间:乡镇敬老院“规训”的在场: 基于山东省H镇敬老院的个案研究/刘林,豆书龙//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6,(5).34~40
惯习区隔与政策壁垒:北京市公立学校随迁子女文化融合困境的人类学分析/何颖//广西民族研究,-2016,(4).19~25
国家认同视阈下越南骆越文化的研究流变:以对“安阳王建瓯骆国”史料解读为线索/周智生,杨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5).38~45
哈尼族聚居区的哈尼族与汉族居民相互文化适应研究:基于云南省金平县马鞍底乡的调查/赵永乐,何莹//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5).106~113
哈尼族青少年的文化适应及其心理效应/胡发稳,李丽菊,荀利波//广西民族研究,-2016,(3).94~104
海南渔民《更路簿》的时代考证与文化特征/夏代云,牟琦,何宇阳//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5).54~59
花亡配婚:广西南宁地区的冥婚:兼与香港、台湾冥婚的比较/吕永升//民俗研究,-2016,(5).146~157
基于大众文化视角下少数民族电影的变迁/王埃亮//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4).121~125
基于非遗名录统计分析的少数民族曲艺保护与传承研究/刘琪,王月月//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6,(4).59~67
吉林省40个城乡社区老年产业营销服务状况的调查研究/杨怀印,边浩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5).114~118
老字号的空间嵌入性:香港甄城记糖果公司的个案研究/高崇//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4).21~25
流动文化与教育塑造:对城市随迁子女学校教育状况的人类学研究/冯跃,周宜,马敏//广西民族研究,-2016,(4).10~18
蒙古族萨满教的历史文化根源/包桂芹//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5).24~27
民族村寨传统饮酒仪节的现代旅游体验模式研究/赖斌,杨丽娟//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4).135~141
民族地区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影响因素评价研究:以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为例/黄朝明,董友琴,李泽慧//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6,(5).18~26
民族嵌入式社区建设实践的理论思考:基于云南大理关迤社区的调查/杨刚,李若青//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5).47~50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蒙古族穆斯林民族认同、宗教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调适与共存/乌小花,郝囡//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4).33~37
宁夏兴泾镇回族的割礼仪式解读/周晶,陶瑞//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5).28~31
青海牧区民族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以青海湖南岸ZQH村为例/乔益洁等//青海民族研究,-2016,(3).75~79
“人本文化”的口头表述和行为实践:彝族火把节的文化人类学透视/李祥林//广西民族研究,-2016,(3).79~85
萨满文化的动漫化保护和传承/宗世英,王礼华//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4).164~168
陕北传统民居浅析/马本和,宗千翔//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4).144~148
“圣物”与“商品”之间:青海热贡唐卡交换二重性特征的人类学分析/李元元//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5).5~10
天水人的人文特征:西北汉族族群研究之三/徐杰舜//青海民族大学,-2016,(3).1~6
文化数字化保护视域下藏族民间舞蹈研究:以藏族锅庄舞为例/冯涛,毕研洁//青海民族研究,-2016,(3).181~184
我国主流宗教观的历史变迁与当代革新/牟钟鉴//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4).19~24
西南民族地区农民生计方式的变迁与演进:基于乌江流域穿青人的视角/熊正贤//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5).100~105
湘鄂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龙山县捞车村和来凤县舍米湖村为例/姜爱//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6,(4).11~15
新疆离婚人口变化及其地域、民族、城乡差异分析:基于第四、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肖建飞//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4).131~143
新媒体背景下民族地区文化传播的困境及对策:以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例/王建华//青海民族大学,-2016,(3).19~25
酉水流域摆手舞文化的和谐共生/莫代山//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5).60~64
中国与非洲:能否跨越制度与文化的边界:基于某中博合资玻璃厂的工商人类学考察/徐薇//青海民族研究,-2016,(3).43~48
中原地区婚俗变迁初探:以河南开封尉氏县L村为例/纳日碧力戈,马静//民俗研究,-2016,(5).117~124
主体民族志研究:布与贵州苗寨的当家女人/简美玲//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4).27~38
走出国门的中医:以针灸在美国近十年发展趋势为例/景军,崔佳//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4).26~31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断裂与冲突:马来西亚华人穆斯林身份转换的现象和本质/马进,王瑞萍,刘建宁,周芳//世界民族,-2016,(4).55~62
作为研究视角的“社”信仰:以广西龙江流域村落历史及祭祀习俗为个案/覃慧宁//广西民族研究,-2016,(4).88~96
四、研究动态、综述与书评
从渔业社区到海权问题:国外海洋人类学研究述评/赵婧旸,张先清//广西民族研究,-2016,(4).74~80
德国的纳西学研究学术史略/杨福泉//思想战线,-2016,(5).48~54
动情的观察者与历史感的抒写: 对铁穆尔文集《苍天的耳语》的人类学阐释/巴战龙//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6,(5).77~85
国内外学界对埃及科普特人问题的研究/彭超,陈天社//世界民族,-2016,(4).104~110
将人类学作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2016年中国人类学学科建设座谈会纪实/周大鸣,高丙中,范可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4).47~58
近年来我国回汉民族关系研究述评/闵文义//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5).42~46
近三十年来美国犹太人的社会性变迁/孙晓玲//世界民族,-2016,(4).87~94
“人类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座谈会纪要/徐杰舜,周大鸣(执笔)//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4).45~46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20年回眸(1997-2016)/邓玉函//广西民族研究,-2016,(4).65~73
〔责任编辑:陆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