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玛娜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提出了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为学生减负给课堂增效的课题。怎样才能更好地给学生减负,怎样做才能使课堂高效呢?
【关键词】减负增效 高效课堂 分层次布置作业 优化评价方式
一、提高课堂效率,“减负增效”,应聚焦课堂,引导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向40分钟效益
1.首先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现在,知识信息正高速发展,系统的新事物也是层出不穷,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多媒体的制作,软件的开发等等。教学方法更是不断优化和创新,具有其先进性。所以,教师得不断学习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为高效率的教学创造自身条件。
2.其次是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在备课上应多研究,多斟酌,多进行教学探索。有句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充分,对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逻辑清晰可见,教学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为此,教师应化几倍于一堂课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堂课。
3.及时掌握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教师不能不知,在教学中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很必要的。获取反馈信息的方式很多,可提问一些中差生,可面向整体学生发问,可让学生上黑板练习,可以在讲授完某一知识点、某一练习后让学生举手示意获取反馈。根据反馈信息教师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直到学生理解和掌握为止。
4.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是取得课堂高效的重要一步。很多时候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听讲效果差,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做好听课前的预习,从而给听课带来了各种困难,结果上课时间被白白浪费。而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授课,就可以避免这种被动局面的出现。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也要备学,这就是预习。课前预习是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和不可缺少的环节。
5.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是取得课堂高效的前提语文教学中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二、分层次布置作业
所谓分层次布置作业,即根据学生的个性、学习动机、心理特征、习惯、兴趣接受能力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情况,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当然,这三个层次的学生的划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实施动态管理,要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适时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调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实施动态管理,要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适时对学生的分组进行。
1.作业的内容,从类型上可分为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按其形式可分为听力作业、口语作业与书面作业;按照题型来分,听力作业又分分层次布置作业即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学习动机、兴趣、习惯、接受能力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情况,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当然,这三个层次的学生的划分为听句子,选择句子中所包含的信息;听对话,选择最佳答案;听短文,填写所缺单词等。口语作业包括自编自演对话、朗读或背诵课文等。书面作业包括阅读文章后做题、书写单词、短语、用词或短语造句、写作文等。
2.每次给学生布置何种类型、形式和题型的作业,要依据每单元不同的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地按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布置作业。布置的作业要层次分明,结构合理,题量适中;作业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更不能太简单,难易要适中,多少要适量。例如,《人教版》BookIII Unit5:Dinnersready对于第一节课后的书面作业,程度好的A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编写有关饮食爱好方面的对话,B组学生要求他们写3-5个有关饮食爱好的句子,而对于C组学生,则要求他们记住本节课学过的对话即可。
三、分层次对学生进行评价
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评价必须以激励性为主。如果教师的评价过于简单、单调,甚至评价不当,都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脆弱的自尊心。如:A组学生的作业,写评语时,应该多使用Excellent!或Perfect!对B组学生来说,写评语时,可使用Well done!All right!、Great!、OK等。而对C组学生来说,教师要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如:I hope you can do better!、Keep it up!、Keep working on it,youaregettingbetter!等。这种客观地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心理上均产生心理优势,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通过我的实践和探索我觉得做到了以上的几点,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和课务负担,学生对学习非常感兴趣,学习效率也明显提高,能力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1]谭顶良.学习风格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12.
[2]陈红兵.学习风格的差异与学习方法.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