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要】如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为了更好的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社会不断提高了对于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英语人才,高校应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对开辟第二英语课堂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设对策。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 第二课堂 实践
如今,在素质化教育改革进程不断深入的影响下,高校内的英语教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逐渐从以往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培养学习兴趣以及教授学习方法的教学模式。但是第一课堂用于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对教师与学生来说,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扎实的知识并培养学习兴趣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英语教学可以开辟第二课堂来作为补充,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英语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充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第二课堂为高校英语教学注入活力
1.开辟第二课堂有助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教学环境。要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就需要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并加强课内课外的互动,为学生提供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以往学生所拥有的学习环境主要局限在课堂上,教师在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运用传统单向式的教学模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但不同于其他学科,英语学科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即更注重实践性,要想利用有限的时间来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比较困难的,这不仅无法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而开辟第二课堂则可以为学生创造出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有机会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从而将其转化为实践能力。
2.开辟第二课堂有利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施个性化教学。如今,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并被广泛运用到了教育领域当中。开辟第二课堂为英语教学中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网络技术来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不断的收集与传输教学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与共享,从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着手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培养,以实现素质化教育影响下的教学目标。另外,它还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为学生提供各个层次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明确的定位,从而更好的实施个性化的教学。
二、开辟高校英语教学第二课堂的对策
1.找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点,充分发挥整体效应。高校可以开辟主题式的第二课堂来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开辟主题式的第二课堂主要是用于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它是根据高校英语教学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内容与重点来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训练,以推动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通过让学生表述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所学词汇与语法的印象,强化记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2.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前提,指导教师之间进行明确分工有助于对第二课堂中所有的教学环节进行高效、有序的动态管理。在开展第二课堂的教学时,指导教师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因此高校应完善相关制度来激发指导教师的工作热情。在对教师进行职称评定与年终考核时,高校应合理核算指导教师的工作量,确保考核的结果公平公正,另外,高校还应合理考核教师所指导的第二课堂的教学效果,以督促指导教师不断提高第二课堂的教学质量。
3.实行活动课程化与学分化。高校英语是一门基础的必修课程,每一位在校大学生都需要学习大学英语,这使得第二课堂拥有广泛的学生基础。但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参与第二课堂的学生主要以具备较强能力、性格开朗的学生为主,而性格内向、能力较弱的学生很少,这种非智力的因素使得学生无法拥有均等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所以对第二课堂实行活动课程化与学分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建立科学的管理运行体系与质量评价体系。高校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与质量评价制度来为开辟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提供保障,通过对第二课堂进行明确的分工、系统的规划以及合理的评价来确保第二课堂顺利开展。在设置评价的标准时,高校应以学生对活动的欢迎程度、参与的满意程度以及参与的效果来作为依据,并将学生满意度、活动丰富度以及学生参与度作为考量的指标。另外,高校还应完善质量检查的相关制度来对第二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行考核,从而充分发挥出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英语教学应充分认识到第二课堂的重要价值,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来对第一课堂进行补充以弥补其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不足,为学生营造更为和谐的学习氛围,提供更多学习英语和表达英语的机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英语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一个高素质的综合型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睿.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开辟第二课堂的必要性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08).
[2]肖岭,闵阅.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体系的研究和实践[J].韶关学院学报.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