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的问题分析及维修管理探讨

2017-01-19 23:23:56符德贵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广州510317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23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器械医疗

符德贵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 广州 510317)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的问题分析及维修管理探讨

符德贵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 广州 510317)

对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维修人员、维修设备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问题制定相应的维修管理策略。分析结果显示,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的问题主要为维修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设备维修零件的匮乏、维修手段落后。应加强维修人员的业务培训、调动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严谨性、增进与设备厂家的合作沟通。

医院医疗 器械维修 维修问题 管理策略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医疗器械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各种高端医疗器械的使用也得到了医疗领域的普遍重视[1]。医疗器械的性能与医疗工作的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对于医疗设备的维修与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2]。本研究拟从本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维修管理策略。

1.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维修人员的工作素质

目前而言,医疗器械维修人员还未形成较为完善统一的准入制度,从本院器械维修部门的维修人员履历来看,人员学历不统一、工作经验不一致,在上岗前,多数维修人员未经过系统的正规培训,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问题无法独立处理,在器械维修中暴露出很多问题,甚至导致器械安全隐患的产生。另外,部分医院对于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再提高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接受培训与再教育的机会较少。

1.2 维修人员的工作态度

在目前的医疗体系中,器械维修人员虽然作为医疗系统中的一份子,却因为非医疗一线岗位、医疗系统相对新兴壮大的组成部分、从业门槛较低等主客观原因,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工资待遇等方面也远不如医护人员,使得部分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责任感不强。

1.3 设备维修零件和工具的匮乏

医疗器械设备核心部位零件一般都被厂家垄断,医院从生产厂家购置后,且受到医院成本的局限等原因,并没有足够的零件备件,同时,在市场上不能及时购置到相应的设备零件。虽然厂家有着售后维修保障,但医疗器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售后服务流程繁多,厂家很难及时对设备进行有效的售后管理与维修,从而影响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另外,医疗器械本身一般具有高精尖的技术特点,在进行检测和维修时也要求使用现代化的检测工具、维修工具,目前部分医院在这一方面任何和投入仍有相当的局限,维修知识、手段较为落后,检测手段、维修工具较为陈旧,使得器械维修水平不能跟上器械更新的步伐,造成医疗器械在实际使用得不到良好的与维护与故障检修,影响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

1.4 维修检查浮于表面不到位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没有对医疗器械进行定期检查和日常维护,缺乏对医疗器械的定期维修检查。现代化的医疗器械对于精度、性能及参数都有相当精确的标准,因此需要定期对医疗器械展开检查,以便于及时的发现问题。但目前部分医院并没有将检查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也缺乏对器械设备进行常规性的保养,以至于在出现小问题的情况下,不能及时发现,继而导致故障率的攀升,这时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2.医疗器械维修中的维修管理策略

2.1 完善器械维修人员准入制度,提高维修人员整体素质

需要严格准入制度,维修人员必要拥有正规的从业资格证书,在投入维修工作时首先需要一段时间的实习期,在实习过程中必须有专业的器械维修人员亲身指导,实习期结束后统一进行考核,分为实践考核与专业知识考核,考核通过才可作为正式维修人员投入工作,否则需要继续培训与实习,以提高医疗器械维修人员的整体素质。医疗器械的每次更新都有着新兴科技的融入,对于器械维修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因此,器械维修人员需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培训的周期需要根据器械更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保证维修团队能胜任不断发展的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工作。

2.2 充分调动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对于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调动,需要从医院本身、维修团队内部两个方面出发。首先,要加强院方领导层对于维修团队的重视,加大对维修团队建设的投入,相应提高维修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组织维修人员相关的业务技术培训,提高维修业务水平。其次,从维修团队内部而言,需要树立严格的责任制度、监督制度、奖惩制度。将维修人员的工作责任明确章程,将维修工作中的每个节点责任具体到个人,将责任制度与奖惩制度相结合,对于责任意识较强的维修人员进行奖励,对于消极怠工的维修人员进行惩罚。将责任制度与监督制度相结合,每个责任节点需要安排相应的监督人员,可维修团队上下级监督、同级监督、下级监督上级等。将责任具体到个人,每个维修节点出现问题由相应的节点负责人负责,采取责任连带制度,维修节点出现问题为进行监督干预,则节点负责人与节点监督人共同承担责任。

2.3 增进与设备厂家的合作沟通

目前,很多医疗器械特别是大型医疗器械,其维修的主体是生产厂商与售后部门,在医疗器械出现故障后,如果是核心零件方面的问题,只有生产厂商才有相应的技术支持。而医疗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多数情况下,售后服务无法及时对医疗器械进行维修,从而影响医院服务质量。因此,在医疗设备的购置时,院方应与厂家进行协商,通过与厂家工程师的充分交流,确保医院维修工程师掌握医疗器械的操作原理以及设备故障类型,了解日常保养的方式与方法,让医院维修团队可以胜任器械基础故障的维修。在设备运行期间,如果发现核心故障需及时向厂方反应,在维修过程中组织医院维修工程团队进行观摩,学习相关的维修方式与经验,为日后的保养与维修奠定基础。

2.4 完善维修管理制度

随着医院医疗体系的不断发展,对于设备的引进购置越来越丰富,各种设备在引进的同时还需要扩大维修团队的工作范畴。无论是维修人员、维修制度或维修技术等方面需要及时更新。在维修工作进展过程中,相应的维修管理制度也需要及时完善,如责任制度、培训制度、监督制度等,在维修人员工作时,需要将每部分维修进行实名登记,如维修人员、维修时间、故障原因、故障类型、维修效果等。

2.5 强化医疗器械日常维护

在医疗器械管理中,强化日常维护,做好日常消毒,优化设备使用环境,一部分高精医疗设备对环境温度和湿度都有要求,控制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将减少设备故障的概率,可大大提高器械的使用寿命。同时,需注意定期清理设备上的灰尘,过多的灰尘积聚在散热系统上,不仅严重影响其散热功能,也有可能导致设备的电路短路等故障,应当每隔两到三个月就进行一次除尘保养。

2.6 强化医疗器械日常检查

对于医疗器械日常检查,做到不定期日常检测。不定期检测作为医疗管理基础,可有效避免器械事故发生,减少器械故障率。强化医疗器械的功能和精度的检查,主要是对仪器的各项功能进行测定,看是否符合仪器说明书和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在医疗器械管理中,日常检测作为器械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前提,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在使用之前,对器械稳压装置、电源电压运行状况进行检测,仔细检测器械的水路、光路和电路运行状况,仔细做好设备的使用记录。待使用完毕之后,加盖防尘布罩,如果器械出现故障,及时汇报维修人员维修,严禁擅自拆动机械,做到定期日常检测,由专业维修人员负责定期检测,给予周期预防维修,检测器械耗损度、精确度,有效消除故障问题,使医疗器械使用寿命得以延长,为顺利完成日常检查,医护人员必须与维修人员积极配合,做到定期护理、清尘,并仔细做好记录。

3.结论

医疗器械在现代医院运行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先进的医疗器械不仅能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更能提高诊治水平,同时促进医疗工作效率的提高。需要从维修人员内部出发,从提高工作积极性来提高工作态度;从提高业务培训重视程度,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健全医疗器械管理机制,强化日常养护、维护,提升维修队伍建设,是解决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问题的关键所在。

[1] 吕俊.医院医疗器械维修问题及维修管理对策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53.

[2] 陈松.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22):111-112.

Problem Analysis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in Hospital

FU De-gui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Guangzhou 510317)

1006-6586(2017)23-0138-03

R197.39

A

2017-09-05

符德贵,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医院医疗器械工程师。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器械医疗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医疗装备(2020年10期)2020-06-13 01:34:36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1:00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8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01-24 07:00:03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淮海医药(2015年1期)2016-01-12 04:33:11
幼儿园自制户外体育器械一览表
健身器械
意林(2015年20期)2015-10-21 11:21:08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