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陶刻的刀法

2017-01-18 22:15徐寅飞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陶刻刀法紫砂

徐寅飞

摘 要:在紫砂陶刻中,书法装饰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件好的作品,书法的题刻和主体之间在内涵上是息息相关的。紫砂陶刻在文字内容上,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通常采用吉语和颂祈之词。

关键词:紫砂,陶刻,刀法

中图分类号:J4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5-0019-01紫砂质朴醇厚,凝重坚实,似脂玉般温润朴雅,耐人寻味。文人和紫砂好似天生就是一味,紫砂所蕴含的一些特质如内敛清雅的品质正如文人的心性一般,也正是基于此性质文人喜爱紫砂也就成了一种必然。文人与紫砂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书画艺术与紫砂器皿的结合上。从明清时代开始,文人的诗词名作就开始在紫砂作品中相应诞生,但是并不多见。大约在嘉道到民国时期,大多数文人出于对紫砂器皿的喜爱而将自己所作的书画诗词刻篆到了器物之上。而宜兴作为紫砂的发源地,也出现了一大批热爱紫砂陶刻的紫砂爱好者,他们不但为文人篆刻,也适时地发表一些自己的感悟和临摹一些前人的大作。由于紫砂较之纸,纸更易收藏,因此现存的一些精妙刻篆才得以保存至今。

紫砂壶作为紫砂工艺品的一个代表分支,在于书法刻篆上的结合更显得相得益彰。陶刻装饰艺术也成为紫砂艺术的一种特有表现形式。将诗词、书画、文学、刻篆于壶体之上,让一些脍炙人口的佳作铭传千古,让也让紫砂壶艺推向更高的层次。它们的结合充分体现了美学的目的,使人们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情操,积累知识增添生活情趣。或许正是因为陶刻艺术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文化内涵,使得一批又一批的文人与陶人不断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自陈鸿寿开创陶刻壶铭新风之后,又有朱石?、瞿应绍、邓奎、胡公寿、梅调鼎、徐三庚等一批字画家积极介入其事,对紫砂陶器向艺术的升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进一步发扬光大了这门装饰艺术。

清末,宜兴有名的字画金石家崔克顺、陈懋生、陈研卿、沈瑞田、卢兰芳,碑刻家韩泰等,是造壶店商礼聘的兼职陶刻的宜兴文人,他们笔法老辣、技艺熟练,讲究布局的程式化与完整性,亦具风貌,雅俗共赏。陈少亭(少庭)、任淦庭等就是师从卢兰芳的闻名陶刻艺人,同时期的陶刻艺人还有饶寿川、戴雪生、杜顺六等人。紫砂陶刻的师承徒习制是从邵云如开始的。邵云如,字筠如,又名祖庆,笔名北岩、北研、北岩生、蜀麓隐士,斋号适然轩主,约出生于19世纪80年代。邵云如祖籍宜兴川埠上岸里(今川埠乡紫砂村),其父邵赦大时迁居蜀山,并在蜀山北厂开陶器店。邵云如自学成才,擅长花鸟画,有署刻癸亥春月、己未春月、壬戌仲冬等年月的作品存世。他陶刻的作品布局匀称,陶刻功夫深挚,富有金石和陶刻味。邵云如陶刻用印有:“适然轩主”印为小篆阳刻长方印;“北岩”印为方形,两字一阴一阳;“筠如”印为小圆印,阳文篆书。

陶刻多为薄型斜口刀,它的切口整齐光滑,细如毫毛的牵丝和书法中笔锋止、行、留的精彩细部。而在表现书法的运笔转折处能笔意连绵地用刀尖轻轻带过,相当于书法用笔的提。陶刻用刀薄而利,陶坯质地润而嫩,以执笔法执刀只须指腕用力,就能运刀如笔、心手相应地表现出十足的笔味。紫砂陶刻的刀法主要有两种,即为双刀正入法和单刀侧入法,而这两种刀法也是围绕(笔杆)这个中心来设计的。双刀正入就是从墨迹的一边下刀,刀杆微侧,用来表现书法中的侧锋。而用刀的轻重、深浅、粗细、力度的刚柔、线条的曲折等则皆能表现作品的意念和思想。双刀正入一般要在陶刻前先用笔墨书写,后循真迹而运力,技法讲究运行自如、不留痕迹,上刀吃力重,复刀轻行,亦可顺刀自左至右、逆刀自右至左,但行刀时要一刀到底,不要滞刀,恰到好处,各种书体和画面的表现也有不同用刀的方法来处理。其中要领是以明快果断、气息相通来表达笔墨的神韵。

单刀侧入一般不易掌握,它要汇集书画、金石、文学修养而综合的表现操作,并且一定得具备双刀正入法的熟练基础,扎实的运刀技巧,并能通晓诗、书、画、金石等诸艺术恰到好处地融汇在一体,要达到较高的境界则要操作者胸有成竹、意在刀先,下刀时准确而干练,一刀起落都要注意笔划的起落和收势,刻时要全神贯注、一气呵成,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准,干净利落,胆大心细才能从刀中见神采、刀下见神韵,这样的作品给人以气势磅礴、奔放雄浑的感觉以及极大的精神享受。笔者长期从事书法篆刻与紫砂陶刻,书法线条力求浑厚又不乏飘逸,端庄稳重,宽博灵动,把书法理念融进陶刻,运用各种刀法充分表现书法的韵味,努力追求书画与紫砂的有机结合,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

在紫砂陶刻中,书法装饰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件好的作品,书法的题刻和主体之间在内涵上是息息相关的。紫砂陶刻在文字内容上,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通常采用吉语和颂祈之词,如“长乐安康”、“延年益寿”、“宜子孙,大吉祥”、“饮之甘泉,长乐无极”、“饮者寿”等等,表示一种追求和祝福。作为糊口日用品和民间工艺品,由于文人的钟情和积极介入,尤其是清代才子陈曼生的泛起,在壶上题诗作画篆刻铭文,使一把小小的紫砂壶,成为艺术品。陶刻装饰赋予了紫砂壶灵气,由此文通气贯,风骚韵畅,多彩多姿,万种风情。

参考文献:

[1]卞宗舜.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曲延波;中国明清紫砂壶艺鉴赏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出版.

猜你喜欢
陶刻刀法紫砂
以铜为纸 以刀代笔
刀法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现代紫砂陶刻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
浅谈紫砂陶刻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的历史渊源
武师授徒
用劲刻
《读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