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是:低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等。新常态下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居民休闲体育消费意愿不强烈;中国城乡居民休闲体育消费需求明显不足;休闲体育场地设施不能满足中国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的需求;目前中国休闲体育产业人才严重匮乏;中国休闲体育产业的资本市场还没有形成,投资方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确立;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规模较小的问题突出。据此,提出了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驱动中国休闲体育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调整结构,驱动中国休闲体育产业优化升级;改变宏观政策,驱动中国休闲体育产业释放新活力;采取休闲体育产业适度优先与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中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树立可持续休闲体育消费观,促进中国居民休闲体育消费;加强休闲体育场馆设施开发建设力度,加快推动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加快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等几点深化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中国;休闲体育产业;改革;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5-0031-08
Abstrac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new normal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growth,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mode transfer. he main problems of Chinese leisure sports industry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normal include: no strong will for leisure sports consumption, insufficient consumption demand, no enough sports venues and facilities, short of professionals, lack of capital market and the dominant status of investor unestablished, unbalanced development and small industry scale. Accordingly, it is recommended th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e taken as mode transfer to driv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leisure sports industry; the structure be further adjusted to drive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y; the macro policies be changed to promote the release of new vitality; appropriate priority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be taken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he social security [K]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系统阐述了“新常态”,指出新常态的基本特征就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1]。新常态无疑将为中国休闲体育产业的转型发展带来良好的契机,目前,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决定了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必然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那么在新常态下,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如何实现方式转型升级,如何转向创新驱动,如何深化改革使之成为新常态下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1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以低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等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尽快解决许多严重的经济失衡问题[2]。因为他们是产业发展动力衰减的重要的环境因素或者直接的原因。就当前而言,中国比较大的结构失衡主要是两个:一是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之间的失衡。近年来,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中国持续的、庞大的经常账户顺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纠正,其占GDP的比率已连续多年低于3%,外部失衡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问题的重点现在转向了内部失衡。这主要表现为:1)产能与需求失衡,导致严重产能过剩;2)资本收入与劳动收入之间失衡,导致内需被抑制和严重社会矛盾;3)投资、消费、出口三者之间失衡。很明显,这些失衡都是收入分配恶化的直接结果,而收入分配的恶化,又与制造业外向化过度发展的格局有直接的关系。这因为:首先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的中国制造业,缺少与大买家进行讨价还价的市场势力和必要资源,因而只能获取微薄的加工费收入;其次制造业需要密集的资本投入,在收入分配上自然偏向于资本所有者。在资本所有者为外资的条件,利润的大头都自动地流向了发达国家;最后过度发展的低端制造业,必然导致产能过剩和压价竞争格局,恶化劳动者地位并不利于其收入提升。
二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失衡[3]。目前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五个重大的风险因素,即增长减速,产能过剩,地方债务、房价波动、货币泛滥等,这些风险无一不与实体经济之间严重失衡现象有密切的联系,有些还是其直接的结果。这种严重非均衡现象,可以归结为“实体经济不实,虚拟经济太虚”[3]。其中,“实体经济不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尤其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造船、钢铁、平板玻璃、水泥等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为甚;另一方面要素成本上升速度太快,直接导致实体企业严重亏损破产倒闭,大批企业家因为不看好实业甚至放弃实业,很多转向从事泡沫经济行业。
而“虚拟经济太虚”,则主要表现为“四个高”[3]:1)利率高。不断上升的利率已达到制造业可以承受的极限。一方面实体企业贷不到款,或无贷款意愿,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不敢把款贷给产能过剩、利润微薄的实体企业;2)汇率高。人民币汇率持续大幅度升值,直接导致了出口企业的大面积亏损倒闭。同时高利率诱惑国外热钱借道流入国内市场套利,推动了国内资产价格的严重虚高,同时反过来影响实体企业生存;3)资产价格高。主要是拉高M2和利率,是使制造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4)债务率高。企业和地方政府目前的负债,严重的不是债务水平,而是债务的结构,即中国地方政府主要是对商业银行负债,负债的实物构成中很多是回报率倒挂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负债的抵押物主要是价格虚高的土地资产,因此,这种负债结构极有可能诱发系统性、大面积的金融危机。
面对新常态,中国服务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4]。而作为服务业的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必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因为,目前在中国产业业态中制造业与服务业比例也严重失衡,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桎梏。根据有关资料显示[5]:在美国,制造业与服务业之比大约为3:7,而在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之比大约为7:3,与美国刚好相反。这种严重的产业失衡状态,无疑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经济失去了原动力。这正说明中国的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急需大力发展。总之,在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迫切需要加以调整。鉴于此,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外向化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将会显著缓解中国经济的内部失衡,推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使失速的经济恢复动力[6]。
毫无疑问,作为服务业的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其发展的空间极其辽阔,潜力巨大,必将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和主引擎。可见,大力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则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休闲体育产业作为服务业,发展好了对GDP的贡献是不可小视的。比如,2014年美国体育产业总值已达到4 850亿美元,给美国GDP的贡献已经达到3%,从总体看,休闲体育健身娱乐业就占了差不多整个体育产业的一半。而中国体育产业总值占当年GDP至今还不到1%,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值为1.4万亿元,实现增加值4 000多亿元,占当年GDP的0.64%。即便是2008年占比最高的年份,也仅达到0.65%[7]。但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的体育产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应抓住时机,大力发展休闲体育产业。这不仅可以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调整中国产业结构,而且还可以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
2新常态下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中国居民休闲体育消费意愿长期被传统消费观和休闲价值观束缚
在中国传统消费观中,崇俭是中国传统的主流消费思想。时至今日,“成由俭,败由奢”仍然是被广泛引用的一条古训。在家庭和个人消费上强调节欲勤俭,反对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以俭为美德。显而易见,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一致崇尚的黜奢崇俭,不仅对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休闲体育消费心理和休闲体育消费行为均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已经成为中国城乡居民休闲体育消费观的核心内容[8]。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中国城乡居民收入虽然有较大的增幅,2014年中国人均居民储蓄存款已接近4万元。国家也采取了多种宏观政策来刺激消费,如降低储蓄利率等。但是,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休闲体育消费愿望却并不是那么强烈,中国城乡居民的休闲体育消费仍未能有较大的突破。[JP+1]
此外,中国传统的休闲价值观也严重地束缚中国城乡居民的休闲体育消费意愿。在中国传统的休闲价值观中很推崇“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赞誉“体静心闲”,其理念是:主“静”重“养”,即于静中求动,于“健”中求“寿”和“道”。具体主要表现为:中国人的传统休闲活动以静态为主,中年人的乞求安稳以及老年人的比较保守[9]。这一价值取向,尤其在中国广大农村居民身上表现更为突出,并且可以预见的是这一价值取向,只有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才能发生较大改变。可以肯定的是,在新常态下,具有这种价值观的人会继续坚持以往的小农生活习惯;继续坚持省吃俭用;继续坚持存钱准备他用。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将继续限制自己对物质享受。甚至他们并不认为:休闲体育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休闲体育是健康的必须和助推器。更为可怕的是,在许多时候,他们认为参加休闲体育活动是“负担”,而不是“放松、愉悦和健康”。因此,具有这种价值观的人从内心并不愿意多参加这样的休闲体育活动,更不愿意参加诸如体育的休闲活动。宁愿呆在家里看电视,也不愿意进行休闲体育消费,而这在中国城乡居民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见,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休闲消费意愿和休闲体育消费意愿并不强烈。显然,这与我国传统的休闲价值观密切相关。
事实上,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们的消费观、休闲价值观、幸福观、经济理论、时间与金钱状况和休闲情况是有区别的(具体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农业社会里,人们崇尚的消费观是“节欲勤俭”、休闲价值观是“劳动至上,休闲是罪恶”、幸福观是“物”以及休闲状态是“有闲无钱”的休息。这种传统观念,必然会导致居民缺乏和抑制休闲体育消费意愿,必然会导致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刚住进城的农村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的“不适应”,甚至会出现休闲体育消费“换挡”时期。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和激发中国城乡居民休闲体育消费意愿,促进中国城乡居民休闲价值观和休闲体育消费观念的转变[10]。要抓住新时期所形成的健康、快乐、时尚的新休闲体育消费形象,从多角度调动大众多样化、分层化的休闲体育消费意愿,以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中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总之,休闲体育消费大众化和休闲体育市场的扩大化是形成休闲体育产业化的重要基础。
2.2中国城乡居民休闲体育消费需求明显不足
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直接影响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城乡居民具有休闲体育消费愿望和具有实际休闲体育消费能力的消费群体的大小决定一国休闲体育市场发展水平[11]。根据2016年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人均GDP为4 9351元,约8 016美元,已有10省市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应当说这为中国城乡居民休闲体育消费需求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然而我们看到的现实是:目前支撑中国休闲体育市场发展的城乡居民的休闲体育消费需求水平仍在低位“摆动”,城乡居民的休闲体育消费需求明显不足,休闲体育市场发育的动力不够、活力不强。这似乎与其他国家在这一时期,休闲体育市场发展的情况大不一样。但是,当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就会不难发现这样的事实:当前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热点,主要集中在住房和汽车等商品上;投资热点2015年主要集中在股票市场上;有近50%的农村居民,基本上不进行休闲体育消费,而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消费人口总数又无明显增长;中国富人占有国民存款大部分;人们对中国医疗、教育、住房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担忧以及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4.77%,与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已接近或高于80%相比,还有比较大的距离。中国城镇化整体水平不高,无疑影响和制约了中国休闲体育消费经济的发展。总之,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休闲体育消费需求不足,与以上因素密切相关,这也是当前中国休闲体育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因此,要培养中国的休闲体育市场就必须从激发、调动和创造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有效的休闲体育消费需求入手。
2.3休闲体育场地设施不能满足中国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的需求
目前,人们休闲体育消费所依托的场地设施主要包括休闲体育设施和公共体育基础设施,而此两种设施的建设在中国还比较落后[12]。比如:偏远地区的健身道路情况差,休闲体育场所难觅停车位等,这些无疑都影响了中国休闲体育消费者对休闲体育的满意度和休闲体育消费需求。休闲体育场地设施的空间分布和结构不合理问题也十分突出,休闲体育场地设施大多集中于城市中心地带,而城郊及农村少有分布。与此同时,城市中的休闲体育设施供给比较单一,现有的休闲体育俱乐部、休闲体育健身中心以及居民区公共体育场所等建设总体落后,不能够及时满足中国城乡居民因收入增长、视野开阔而引起的休闲体育消费需求结构向高层次演进的需求。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休闲体育场馆设施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较大差距。从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来看,中国的休闲体育场地设施,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仍显不足。这就必然导致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可供开展休闲体育服务经营的场所不够。事实上,目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休闲体育场地设施的缺乏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休闲体育健身需求之间的矛盾是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总之,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当前中国休闲体育场地设施紧缺的现状仍然严重制约着中国城乡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的需求。
2.4目前中国休闲体育产业人才严重匮乏[13]
近年来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休闲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休闲体育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正逐渐进入“深水区”,专业化人才对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休闲体育产业人才的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休闲体育产业人才存量上。一方面休闲体育产业人才数量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中国休闲体育产业人才质量不高。普遍存在精英不多、创新能力弱、知识老化等突出问题。二是在休闲体育人才培养上。与休闲体育产业实践的快速发展对休闲体育人才的需求相比,中国开设休闲体育产业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还远远不够,普遍存在着办学的基础力量不足的问题,培养的休闲体育产业人才与休闲体育市场的需求存在较为突出的供需矛盾[14]。况且目前中国用来培训专业休闲体育人才的机构还太少,很难满足当前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三是在休闲体育产业人才引进上。在中国由于体育行业人才链的自我封闭性,其他专业人才很难进入休闲体育产业。尽管我们采取诸多的引进人才优惠政策,但实际效果并不令人乐观,高层次、优秀的休闲体育产业人才仍然严重匮乏。
2.5中国休闲体育产业的资本市场还没有形成,投资方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确立
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资本是其重要要素之一[15]。由于近年来休闲体育产业成本的不断增加,现有的资金完全无法支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更何况,在中国众多休闲体育产业中,中小型企业占多数,在现实中,他们难以找到相对有实力的大企业作担保人 。于是,形成一个巨大的休闲体育产业融资需求市场。然而,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的发育还不充分,休闲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成熟度还远远不够,盈利模式并未廓清[16]。商业银行“嫌贫爱富”现象表现突出,不能为众多的中国休闲体育产业企业提供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融资渠道,所以绝大多数的中国休闲体育产业企业不能在社会上筹集足够的资金。本来市场的投融资能够为中国休闲体育产业提供新的生命力,但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落后状况,中国休闲体育产业的资本市场还没有形成,投资方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确立,从而抑制了投资者对休闲体育产业的投资热情,使整个行业资金供给明显不足。最终导致目前中国休闲体育产业企业,在融资方面,出现明显的供求矛盾以及陷入“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局。
2.6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规模较小的问题突出[17]
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制约了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速度,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服务性消费、文化消费、享受型消费比例偏低,从总体上限制了休闲体育产业的市场规模[18]。当前,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区域上的不平衡。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在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上呈现出较大的差距。东部地区各省份在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上远远高于内陆尤其是西部省份。二是布局上的不平衡。休闲体产业设施和服务经营单位大多集中在大、中、小城市的商贸中心,而在小城镇、在城乡结合部,尤其是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则缺乏配套的休闲体育设施和服务经营单位。三是项目开发上的不平衡。目前开发较多的项目是:有氧健身操、羽毛球、各种舞蹈、网球、瑜伽、乒乓球、台球等,而其他项目则开发较少。在服务项目上同构化比较严重,服务产品无明显差异,休闲体育产业经营缺乏特色。四是休闲体育产业结构上的不平衡,休闲体育用品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快速,成为休闲体育产业的主要增长点,其制造业在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体育产业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休闲体育用品制造业相比,中国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竞赛表演业和体育旅游业发展不够理想,整体规模不大。但发展很快,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近十多年,虽然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从总体规模上看还是不大,甚至偏小;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活力不强,结构不够合理,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健身产品差异化小。市场主体发展不充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调动和保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未充分发挥,政府推动休闲体育产业工作体制机制不完善,尚未形成多部门联动[19]。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缓慢,供给能力有限,产品单一,服务不佳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休闲体育产业规模的扩大[20]。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休闲体育产业规模较小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21]。
3新常态下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对策
3.1把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驱动中国休闲体育产业转型升级
回顾过去的30多年来,率先发展起来的中国休闲体育制造业始终伴随着工业化进程中的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的发展。在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劳动密集型的休闲体育加工制造工业成为休闲体育产业的核心支柱。新常态下,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增速主动放缓和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中国产业趋向“产品差别型和生产工序型”深化分工,技术密集型产业将进入中心位置[3]。伴随着中国产业类型的转换升级,必将带动中国休闲体育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入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新常态,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将发生深刻变化,产业水平和效率将实现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传统的高消耗、低产出的产业发展方式,显然无法适应新发展。因此,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新的体育经济模式,依靠自己、走自主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使创新成为体育经济增长的动力,促进体育经济总量和体育经济质量的双重增长。
3.2进一步调整结构,驱动中国休闲体育产业优化升级
中国将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第三产业发展力,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并采取由工业优先发展向服务业适度优先发展的战略转型,最终实现从工业大国向服务业大国的彻底转型。面对这一新常态,一方面,国家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必将加快化解休闲体育工业部门的产能过剩与休闲体育服务业部门的供给不足并存的困局。因此,加强“休闲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推进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升级;另一方面,伴随着国家收入和资本存量的增长,必将明显提升休闲体育服务业的多元需求,尤其是推动休闲体育中介、休闲体育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优化休闲体育产业结构。
同时,区域结构从各“自”为战到协调发展。多年来,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区域结构始终处于严重失衡状态,依靠天然优势和政策红利,东部地区休闲体育产业规模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之间休闲体育产业存在极大的落差。而在新常态下,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强调“一弓双箭”的战略布局,逐步实现“区域一体化”,“一弓”覆盖东部沿线的东北、京津冀以及海上丝绸之路;“两箭”贯穿东西部的长江经济带与陆上丝绸之路[22]。强调“全国一盘棋”,区域协调发展为中国休闲体育产业注入强大的动力,应该说,“一弓两箭”的一体化创新发展战略格局,将是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新动力。总之,新常态下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是区域发展从非均衡转向均衡的三大新战略,也是区域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必将为中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驱动力。
3.3改变宏观政策,驱动中国休闲体育产业释放新活力
多年来,决策者更多地使用粗放投入刺激,弥合产出缺口,未来十年,面对经济的进一步下行压力,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在政策上,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消化前期政策,发掘经济的持续性增长潜力。从体制层面创新打破未来十年产业增长的供给侧瓶颈,创造新供给,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高供给体系与效率,从宏观政策上厘清市场、政府、社会的职能和定位来对冲潜在增速的下行压力。
在市场作用方面,应从基础性向决定性转变。着力培养公平开放的创新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是创新驱动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根本。在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也进一步强调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23],这种政策的创新对破除体育产业发展的上升阻力,确立市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控掘市场的内在潜力,释放市场的核心活力,提升市场配置资源的动力,推动体育产业做大做强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相关企业要紧紧围绕《意见》调整自身发展战略,借助《意见》提高自身竞争力。
在政府职能方面,应从权力型向服务型进行创新转变。新常态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针对体育产业,《意见》中也指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微观事务管理。加强规划、政策、标准引导,创新服务方式,强化市场监管,营造竞争有序,平等参与的市场环境”[23]。这对政府改变传统的“权力型”定位,逐步实现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也为激活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潜力奠定了基础。为此,各级政府应秉承“中央事权事项坚决执行,地方事权事项大胆创新”的原则,着力加强政策措施创新。对创新驱动尚不相匹配的体育金融支撑体系,应尽快突破一些技术、法律和体制上的藩篱。同时,政府要积极搭建休闲体育投融资服务体系,为小微休闲体育企业提供强大资金支持。通过改革突破、协同创新,打造一个适宜休闲体育产业创新的生态环境。完善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等。
在创新社会参与方面,应从限制型向开放型转变。休闲体育产业是一个高度自由、竞争、开放的行业,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介入和支持。在新常态下,将进一步打开社会参与的上行通道,社会组织融入休闲体育产业的深度和广度将进一步拓展。为此,《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都要向社会开放”[23],从而为突破各种隐形阻力,全面放开各种制约,深度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3.4采取休闲体育产业适度优先与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中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新常态下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将持续上升,消费结构也将不断升级转化,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将迎来大发展。因此,各级政府要抓住时机,在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时应采取休闲体育产业适度优先发展战略,推动中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城区之间,不同消费群体之间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均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导致了目前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然而,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必将从各“自”为战到协调发展。在国家强调“一弓双箭”的战略布局下,我国将逐步实现“区域一体化”。具体是:“一弓”覆盖东部沿线的东北、京津冀以及海上丝绸之路;“两箭”贯穿东西部的长江经济带与路上丝绸之路[22]。在强调“全国一盘棋”,区域协调发展将为中国休闲体育产业注入强大的动力,应该说,“一弓两箭”的一体化创新发展战略格局,将是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新动力[22]。总之,新常态下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是区域发展从非均衡转向均衡协调的三大新战略,也是区域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必将为中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驱动力,必将有力地推动新常态下的中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3.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树立可持续休闲体育消费观,促进中国居民休闲体育消费
中国居民休闲体育消费需求不足,不仅仅是休闲体育消费能力不强所致,还在于中国城乡居民对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问题顾虑较多,消费预期较差、消费观念陈旧所致[24]。因此,扩大居民休闲体育消费需求,必须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收入分配的调节器”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25]。要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中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使不同地区和部门、不同群体和个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加快健全中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逐步解决择校、入园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制度上保障居民生活,使居民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这样可以减轻居民的生活压力,增强居民的休闲体育消费意愿,形成良好的居民休闲体育消费预期,从而使整个社会释放出巨大的休闲体育消费潜力。同时,应大力倡导可持续休闲体育消费,开展全民休闲体育教育,摒弃陈旧落后的休闲体育消费观,树立可持续休闲体育消费观,促进中国城乡居民休闲体育消费。
3.6加强休闲体育场馆设施开发建设力度,加快推动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
休闲体育设施与公共体育基础设施是开展休闲体育活动、提供休闲体育服务的一个基础性条件。政府在加大开发建设力度的同时,应放宽限制,鼓励民间投资,通过整合民间资本和政府资本,充分发挥资本最大[LL]效益[26]。在休闲体育场馆设施和休闲体育项目的开发上,应根据时代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重点着力体现多元化休闲体育消费,多层次休闲体育消费和多地域休闲体育消费的特征。要根据不同群体的消费者推出适当的休闲体育产品,就当前而言,特别要注意开发适合低收入者的休闲体育产品,以此来提升中国居民的整体休闲体育消费质量。具体举措包括:一是制定有关休闲体育场馆设施的专门政策或规划,对中国休闲体育场馆建设数量、标准以及位置进行规划,并且纳入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发展建设的一部分,以达到合理使用的目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要加强乡间、原野、小城镇休闲体育场所的规划开发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户外运动场所。二是加强城市社区、农村新社区、乡镇的健身活动室或站的建设[27]。尤其应加大对县域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投入比重,解决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缺位严重的问题。这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预先作好安排,提前统筹的问题。总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农村休闲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将极大地促进中国农村休闲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应加快推动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以满足广大城乡居民的休闲体育健身需求,提高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率。在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中县域地方政府必须要主导,如果地方政府部门管理缺位,那么开放工作将会停滞不前,必须要让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进入新常态。
3.7加快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水平的休闲体育产业专业创新人才对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由于中国过去长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办体育,中国具备休闲体育知识的真正创新型人才并不多,他们大多数缺乏应有的休闲体育产业经营意识和知识,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热情。从全国来看,中国的休闲体育工作者总体来说缺乏创新、市场观念不强,知识结构也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而对于一般的产业经营者来说,他们往往又缺乏休闲体育运动的专业知识。总之,当前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切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休闲体育产业的创新型人才缺乏问题。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大力实施休闲体育教育改革和创新驱动战略,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地加快休闲体育产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和步伐。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培养更多更好的休闲体育创新型人才,从而为休闲体育产业健康的快速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EB/OL].[2014-11-09].http://www.news.cn.
[2]洪银兴.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J].经济学家, 2013(1):5-11.
[3]刘志彪.从全球价值链转向全球创新链:新常态下中国产业发展新动力[J].学术月刊,2015,47(2):5-14.
[4]胡舒立.新常态改变中国[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4.
[5]陈文化.腾飞之路——技术创新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1999:1-44.
[6]张来武.论创新驱动发展[J].中国软科学,2013(1):1-5.
[7]喻坚,向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与政策建议[J].改革与战略,2014(7):114-117.
[8]喻坚.制约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探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2):35-39.
[9]周玲强,范平.我国小康社会大众休闲价值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35(6):12-18.
[10]张利.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休闲体育产业[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32-24.
[11]张健.公共体育消费的约束因素与提升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6):27-31.
[12]《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体育强国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213.
[13]黄海燕,张林,姜同仁.我国体育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措施[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3(3):1-5.
[14]喻坚.“生活化健身”理念下的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新探[J].四川体育科学,2014(4):35-37.
[15]李建臣.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0-13.
[16]缪伟舰,王颖,吴国生.迈进体育强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创新体系发展战略[J],体育与科学,2010,31(2):33-36.
[17]胡笑寒,王静.我国休闲体育产业成长机理研究初探[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76-179.
[18]喻坚.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4):45-48.
[19]鲍明晓,邱雪,吴川.论市场在群众体育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0):1-6.
[20]钟秉枢.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提出与体育休闲健身产业的发展[J].体育科学,2015,35(11):19-23.
[21]苏睿.国外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现状与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1):47-49.
[22]姜同仁,夏茂森.新常态下中国体育产业发展与趋势预测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5):47-55.
[2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6号)[R].2014-10-02.
[24]潘龙.城镇化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4:38.
[25]李克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2(1):4-10.
[26]杨越.我国体育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重点分析[J].体育科学,2015,35(11):24-29.
[27]张森,王家宏.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管理优化路径研究[J].体育科研,2014,35(4):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