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后肌群对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影响的研究分析

2017-01-17 20:21张瑞许慧敏
东方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肌群显著性实验组

张瑞+许慧敏

1股后肌群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影响的理论分析

短跑是体能主导类运动项目,追求高速度与大力量,因此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现在在对短跑运动员的下肢练习中,对于股外侧肌群、股直肌等大腿前侧的肌群都有着专门性的练习,比如说深蹲练习、半蹲练习、负重跨步跳练习等都是发展的股前侧肌群的力量,但是对于短跑运动员的股后肌群的训练,很少有教练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这违背了体能训练的一个原则,就是训练的整体性原则,腰腹是个圆柱体,大腿同样也是,每一侧的力量都得针对性进行发展与提高。

在训练前后可以发现,很多运动员对于股后肌群的训练一般都是通过拉伸韧带的方式去提高自己的股后的柔韧性,但是柔韧性的稳固提高,力量得不到同步的发展,这会严重影响短跑运动员在全程跑中的肌肉弹性,从而减慢了自己的动作速率,最终会严重自己的运动成绩,这就是很多韧带好的运动员反而比韧带非常差的运动员的短跑成绩要差的原因。

股后肌群的好坏影响了运动员在后蹬时每一步的位移距离,如果运动员的发力方式对的话,强大的后作力会给运动员带来很好的向前性,运动员在起跑到加速跑再到途中跑最后再到冲刺跑上的过程中,因为有着很好的后作力,运动员跑起来会更加的轻松,对于运动员体能的消耗也会有所减少。

股后肌群的伤病永远是科学研究者们一直在研究的课题,股后肌群的拉伤在高强度的比赛中,在大负荷量度的训练中是短跑运动员中最为常见的伤病。通过经验可以知道,很多短跑运动员是在自己刚出完成绩以后会经常性发生股后肌群的拉伤,这在运动训练学中和运动生理学中可以解释为运动员的肌肉力量跟不上自己的竞技状态以后,就会伤病,同理就是因为这些短跑运动员的股后肌群相对于其他组织肌肉力量有所欠缺,在协同用力的时候,由于跟不上其他组织的用力大小,非常容易出现拉伤的现象。

力量一直都是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基础,力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短跑运动员的整体技术动作,股前侧肌群的力量影响着短跑运动员在全程跑中的抬腿高度,而股后肌群的力量则影响着短跑运动员的后蹬动作,只有股后肌群力量足够,运动员具备技术能力的情况下他们的后蹬才会更加的充分,动作连节中才会更加的流畅。

2实验前后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在关键素质上的测试结果分析与总结

2.1实验前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在关键素质上的测试结果分析

短跑运动员最为关键的素质则是自己的速度能力以及爆发力,因此选择30米跑、150米跑、立定跳远作为测试内容,根据这些测试内容来分析短跑运动员的关键素质能力。

根据表2我们可以看到南京市公园路体育运动学校和清凉山体校的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中,实验组的运动员中30米跑的平均成绩为3.68秒,150米跑的平均成绩为17.56秒,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为2.79米;对照组的运动员中30米跑的平均成绩为3.65秒,150米跑的平均成绩为17.53秒,立定跳远的运动成绩为2.81米。

在显著性上,对照组和实验组的30米跑成绩之间的p值大于0.05,这说明了两组运动员的30米跑运动成绩不具备显著性差异;150米跑运动成绩之间的p值也大于0.05,因此两组运动员的60米跑的运动成绩不具备显著性差异;立定跳远的运动成绩之间的p值也同样大于0.05,所以两组运动员的跳远的运动成绩不具备显著性的差异。

因为这些关键素质上,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的运动成绩都不具备显著性的差异,因此,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分组上是符合实验的条件的,本实验可以根据这样的分组继续进行。

2.2实验后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在关键素质上的测试结果分析

如表3所示实验后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在关键素质上实验组30米跑的平均成绩为3.59秒,150米跑的平均成绩为17.10秒,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为2.91米;对照组的30米跑平均成绩为3.61秒,150米跑的平均成绩为17.42秒,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为2.85米。

在显著性上,对照组和实验组的30米跑成绩之间的p值都小于0.05,这说明了两组运动员的30米跑运动成绩具备显著性差异;150米跑运动成绩之间的p值也小于于0.05,因此两组运动员的60米跑的运动成绩具备显著性差异;立定跳远的运动成绩之间的p值也同样小于0.05,所以两组运动员的跳远的运动成绩不具备显著性的差异。

因为这些关键素质上,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后的运动成绩都具备显著性的差异,所以可以说经过实验后,实验组的运动员的运动水平相对于对照组的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因此可以说进行专门性的股后肌群力量训练以后,南京市公园路体育运动学校和清凉山体校的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们在相对于传统的训练状态下,短跑的关键素质上有了更好的提高。

2.3实验前后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在关键素质上的测试结果总结

根据表4可以看到实验前后,实验组的运动员在30米的测试中实验后比之前快了0.09秒,150米跑的测试中实验后比之前快了0.46秒,立定跳远的测试中实验后比之前远了0.12米;对照组的运动员在30米的测试中实验后比之前快了0.04秒,150米跑的测试中实验后比之前快了0.11秒,立定跳远的测试中实验后比之前远了0.04米。

在三项关键素质当中,实验组的运动员进步幅度都要大于对照组的进步幅度。因此可以进一步的断定,经过专门性的股后肌群力量训练,南京市公园路体育运动学校和清凉山体校的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们在相对于传统的训练状态下,短跑的关键素质上有了更好的提高。

猜你喜欢
肌群显著性实验组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大成拳核心训练之六顺势而发及深化练习
标枪运动员躯干旋转肌群训练研究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浅谈商标的显著性对于商标应用的影响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理论剖析武术套路中的跳跃动作
五招简单练习 增强核心肌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