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

2017-01-17 18:39付晓哲
商情 2016年45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绿色环境

付晓哲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环境问题层出不穷:雾霾,水污染,垃圾处理不当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节能减排社会责任感科技创新环保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当代社会的发展不仅要实现“小康”,更要实现“健康”,因此走绿色发展之路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环境与经济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21世纪的中国,经济正在实现中高速增长,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绿色发展这一概念正是顺应当今时代发展要求而提出的,即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单位、每一家公司、每一个政府部门都应该身体力行,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

纵观世界的经济发展史,国家在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先污染后治理型。以德国为例,工业革命后,德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环境质量急剧恶化。从 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国家发展战略从经济发展优先逐步调整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法律,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严重的环境污染得到治理。到20世纪90年代,德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二是中途醒悟型。以日本为代表。二战后随着工业发展,日本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日本一开始寄希望于在不妨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保护环境,结果没有摆脱公害事件爆发的厄运。从1970年开始,日本确立环境优先原则,实施世界上最严格的环境法律和标准,经过几十年努力,基本解决了工业污染问题。三是提前预防型。以新加坡为代表。新加坡在工业化初期就开始实行城市功能分区,将工业区与居住区分离,避免市区环境污染。经过加快建设完善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较好地保护了城市环境,成为举世闻名的“花园式城市”。

然而我国在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的道路上也面临着着重重阻碍。从政府层面看,个别市县政府不能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没有认清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一味注重发展经济,对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态度不鲜明,对严格环境执法心存顾虑。一些地方环境规划、立法和政策介入相对滞后。从社会层面来看,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同步,大部分省市的高投入、高能耗、重污染、低产值的产业仍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从企业层面看,部分企业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的关系。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既得利益,漠视环保法律法规,私自停运环保设施、超标排污、偷排偷放,面对环境执法往往以龙头企业、纳税大户、就业功臣自居,对问题敷衍塞责;一些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排污不治污,把利益留给自己,污染留给社会,责任推给政府。从个人层面来看,居民的环保意识不足,垃圾随意丢弃,不能积极地响应国家政策节能减排,见到污染的企业不及时举报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会给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扫清障碍。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破坏环境的老路不能再走了,也走不通了。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论英雄,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是终身追究。”要想提高环境执法力度和成效,必须严格环境执法。政府决策机构和相关执法人员应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建立绿色发展长效综合管理机制,坚持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重点做好规划指导,完善法规标准,制定相关推动政策,严格执法监督,切实落实环保法律,决不能容忍“以牺牲环境赚钱,靠污染环境致富”的现象发酵。积极研究绿色投资政策,促进重点产业的绿色化生产,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推动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建立相应的统计、跟踪和评价机制,科学预测绿色发展趋势,为更好地制定绿色发展相关政策提供有效支持。通过相应的政策优惠和技术支持,引导企业加强产业布局和规划,提升能源节约认识,增强环境风险意识,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平台和通道。

企业应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积极开展节能降耗、污染治理,促进企业生产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积极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关注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注重推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建设等环节的节能增效,加强保护生态环境。技术进步和创新是绿色产业的重要支撑,要加大对节能减排降耗和环境保护等绿色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强创新链各环节的衔接。要建立公开透明、稳定的激励机制,形成可预期的投资回报,促进企业进行长期创新投入。

同时对于社会公众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呼唤全民参与节能减排行动,增强全民节约意识,普及有关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从改变居民的生活习惯做起。居民个人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做到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及时举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绿色发展是一条艰难而又必须的道路,我们要坚持绿色惠国、绿色惠民,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更好地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参考文献:

[1]吕薇.把握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N].经济日报,2016年9月8日.

[2]张志宏.正确处理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关系[N].甘肃日报,2015年3月23日.

[3]邓卜平.推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融合[EB].中国经济网,2012年3月13日/2016年11月3日.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绿色环境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环境清洁工
漫观环境
追踪绿色的秘密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再造绿色
论环境雕塑